中国当代国画名家精品丛书之一。雷甲寿的写意花鸟艺术在外享有很高声誉,他的众多作品曾多次获奖。本书所展示的是他艺术旅途中偶遇的风景,他艺术生活里的零碎片段,他艺术精品里的一组小画儿,单纯,宁静。现在就请你随着艺术大师的笔触来领略国画的画理、风情、美境……
来玳珊笔下的女性人物个个优美传神,所有知性丽人都可以在这儿找到无法用语言陈述的情愫。画中人的温文典雅的气质,打动着观者的心,给人以精神的愉悦,这是十分重要的。画中唯美浪漫的氛围,是画家心欲营造一个理想世界的追求。来玳珊创作思想开放,创作手法多样,她的画既富传统审美情趣,又具现代手法;这种绘画的表现形式既符合我们民族的欣赏习惯,又大胆吸收西方的一些色彩表现经验,这是她取得成功的原因。本书精选作品百余幅。
本书收录了那些比较珍贵的,讲述质量非常高的工人师傅的访谈。通过本书的阅读,走进10位真实工人的精神世界。这10位工人的年龄段不一样,在工厂里面的位置也不一样。有的是1958年就进厂的老工人,最年轻的有一位是33岁,已经变成电视台的主持人,这里有很大的命运变化。而且有工厂的党委副书记,也有一般的装卸工人。希望通过这本书带给大家一种过去50年计划经济时期工人印记的印象。
《中国画题款答问》针对当今画坛在题款上的弊端,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讲明题款的基本法则,逐一回答有关题款的各种疑问,通俗地介绍中国画题款的相关知识。包括题款的由来,宋、元、明、清各代题款的特征和发展规律,款题与绘画间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题款的方法、位置,穷款与长题的题法;题款的内容,如何防止“看图识字”式的款题,款识的各种忌讳;立轴、屏条、手卷、横披、扇面等不同画式的题款方式;题款中年代、月份和署名的种种提法,上下款的题法,如何称呼对方;题画诗的写法,怎样给他人的绘画作品作题跋,如何通过款题提升作品境界;款字与书法、画风的关系;如何通过审视款题分辨绘画作品的年代真伪,以及提高题款水平的途径等。 《中国画题款答问》在写作上采取综合、归纳和类比的方法,在分析
由历代名家册页丛书编委会编的这本《湖山清远》是历代名家册页丛书之一,以高精度、大幅面、等同于原作的形式,展示了历代名家经典山水作品,包括王原祁的《仿宋元山水图册之一》、原济的《唐人诗意图册之一》、吴历的《仿古山水图册之一》、文点的《荆楚诗意图册之一》等,为学习者提供了学习借鉴的范本。
潘君诺广泛涉猎宋元明清名家山水花鸟草虫画,练就一手好字、好画。他师从赵叔孺,花鸟小品展露才情才华。后师从郑午昌,学习山水,其气韵心境在山水之间忽然开朗。而潘君诺学山水想借鉴山水画中的笔意蕴涵,为自己的花鸟画创作增加养料,拥有大胸襟。《荣宝斋画谱221(草虫部分)》精选潘君诺花鸟草虫40幅。
山西古代壁画现存数量居全国之首。从南到北,寺庙道观乃至普通人家的炕围皆有遗迹;从汉魏到明清,不同时代和风格皆有所存。《画说山西古代壁画》将此集萃一册,其中多有之前并不为世人所熟知者。全面而又有所侧重,通俗而不失、文化内涵。集全面性、趣味性、观赏性、研究性于一体,既表现了壁画所蕴载的佛道风貌,展示了古代社会世俗之风情。
《花卉图案大全》共三个部分,包括常用花卉图案,衬底纹样图案,花边纹样图案。《花卉图案大全》介绍了1000余种全新花卉图案,各具特色,可供艺术专业读者参阅。《花卉图案大全》突出实用性,运用花卉装饰中的组合、分割、交错、回环、重叠、对称等美学规律,使画面疏密有序,高雅经典,为不同设计领域提供参考性资料。
本书精选陈洪绶先生册页山水作品约30幅,陈洪绶的山水画早年直接受蓝瑛影响,构图奇特,用笔古拙。用笔追求干淡、疏松,与重视笔墨皴染的文人画不同,他取法的对象是元以前。山石以线条勾勒为主,空勾少皴,用笔方硬古拙,拙中寓巧,追求晋唐人的高古意蕴。全书为高清图,便于大家交流学习。
《二十四节气农耕图谱》立意吉祥,并别出心裁,以四季为划分,以章内容,图、文、诗并举展示了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并附有若干雅致节气景致的展示。每一节气以诗、注、题解三个角度进行阐释,内容十分有趣、详实。加之精致的节气小景,使得全书别有一番民俗风味。
张兆祥编著的《百花诗笺谱(上)》收录花卉作品100幅,木刻气味浓重,线条粗细适度,且能曲直,色彩端庄纯正,刀锋精细,浓厚有力,简炼精粹,富有质感,耐人寻味。每幅花卉皆姹紫嫣红,绚丽多姿。画面布局又不乏求同存异之妙,单枝或多枝,走向与伸展富于变化。花卉恢宏大气、栩栩如生、惊艳夺目。
张兆祥编著的《百花诗笺谱(下)》收录花卉作品100幅,木刻气味浓重,线条粗细适度,且能曲直,色彩端庄纯正,刀锋精细,浓厚有力,简炼精粹,富有质感,耐人寻味。每幅花卉皆姹紫嫣红,绚丽多姿。画面布局又不乏求同存异之妙,单枝或多枝,走向与伸展富于变化。花卉恢宏大气、栩栩如生、惊艳夺目。
《芥子园画传》是清代一部 画谱。 集山水,为清初王概以明李长蘅的课徒画稿增编而成;第二集梅、兰、竹、菊与第三集草虫、花鸟,为王蓍、王概、王臬三人合编;第四集人物,是后来书商就丁皋“写真秘诀”杂凑其他图谱而成。各集首列画法浅说,次列图例并附简短说明,末为摹仿各家画谱。全书介绍中国画的山水、花鸟、人物基本技法,编辑比较系统,图例说明浅显易懂,便于初学,因此流传很广,影响很大。 本书是其中的第三集,由沈心友编。
本书整理自南怀瑾先生2004年至2006年间在上海的五次讲演记录。讲演的听众包括学者、官员、工商界人士、新闻传媒界人士等,话题也涉及古今中外的政治、经济、历史、哲学、教育等方方面面。南师的讲述,沿袭他拈提古今、深入浅出的一贯风格,讲演内容看似东拉西扯、天马行空,但当所有话题和问题纠集到一起,我们会发现,南师无一不是在强调做任何行业、任何事情,都有其社会责任和文化责任,承担了这些责任才能成就济天下、利苍生的大事业,可谓苦口婆心,用心良苦。
《二泉映月》的作者阿炳(华彦均)是贫苦的小道士出身,生逢乱世,一生坎坷,是二十世纪中国音乐界一帧的精神肖像,也是中国音乐史上千载难逢的传奇人物;据传他生前创作和改编的乐曲有七百多首,但迄今流传下来仅6首。本书是一部关于这个双目失明的苦难的天才的专题散文集,一个侧面反映了作曲家本在过去年代里不幸而灿烂的命运,具有一种痛彻肺腑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