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伯敏、童中焘编著的《中国山水画的透视》首次出版为上世纪80年代,印数达到几万册,是美术工作者人手一本的经典读物。本次出版是对经典图书的重新编辑与修订。书中列举了大量图例,为读者阐述关于山水画创作的透视问题。内容详尽,经典。特别适合当下对于中国画创作和研究工作。
本书是一本针对国画基础学习者使用的入门技法书。书稿着重对国画蔬果的一些元素,如蔬菜类的大白菜、南瓜、丝瓜、红薯;水果类的葡萄、荔枝、柿子等,进行了分步骤介绍,搭配了详细的文字解析。收录的蔬果元素形态多样、造型生动,不但有作品元素供临摹,其提供的讲解也相对详细,适合向广大读者推荐,是初学国画者学习蔬果画的资料。
由历代名家册页丛书编委会编的这本《湖山清远》是历代名家册页丛书之一,以高精度、大幅面、等同于原作的形式,展示了历代名家经典山水作品,包括王原祁的《仿宋元山水图册之一》、原济的《唐人诗意图册之一》、吴历的《仿古山水图册之一》、文点的《荆楚诗意图册之一》等,为学习者提供了学习借鉴的范本。
张兆祥编著的《百花诗笺谱(上)》收录花卉作品100幅,木刻气味浓重,线条粗细适度,且能曲直,色彩端庄纯正,刀锋精细,浓厚有力,简炼精粹,富有质感,耐人寻味。每幅花卉皆姹紫嫣红,绚丽多姿。画面布局又不乏求同存异之妙,单枝或多枝,走向与伸展富于变化。花卉恢宏大气、栩栩如生、惊艳夺目。
张兆祥编著的《百花诗笺谱(下)》收录花卉作品100幅,木刻气味浓重,线条粗细适度,且能曲直,色彩端庄纯正,刀锋精细,浓厚有力,简炼精粹,富有质感,耐人寻味。每幅花卉皆姹紫嫣红,绚丽多姿。画面布局又不乏求同存异之妙,单枝或多枝,走向与伸展富于变化。花卉恢宏大气、栩栩如生、惊艳夺目。
《她这样的一生:爱琳娜·马克思传》 爱琳娜·马克思是一位杰出的女性。她是首位把福楼拜的著作《包法利夫人》翻译成英文的译者,也是易卜生戏剧的倡导者,还是英国码头工人及煤气工人工会的首位女性领导者。马克思与恩格斯之间深厚的友谊对她的人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恩格斯更是将她当作自己的女儿一样对待。作为秘书和研究员,她不知疲倦地为她的父亲马克思工作了许多年,编辑了不少马克思的重要作品,这些著作奠定了马克思理论的基础。爱琳娜也是一位女性主义先驱。对她而言,性别平等是一个社会发展的首要条件。 本书通过对爱琳娜·马克思不平凡的一生的生动描写,刻画出了一幅迷人而又丰满的维多利亚时代后期的英国、美国及欧洲大陆的生活图景。
《水浒人物》由黄永玉绘,里面有142幅人物图,画了137个水浒人物,并附有一篇傅光明主持的在现代文学馆的演讲文字,对《水浒人物》的创作做了说明。将永玉先生提在图中的文字附于每幅图后面。
这部画集收录了张仁芝30余幅近作,其笔下秀润苍茫的江南风光,凝重拙朴的北国山川,淋漓恢宏,气象万千。他善以灵动、秀逸的线条结构画面,将繁杂的表象世界凝铸于简炼的笔墨中。张仁芝现为北京画院一级美术师。其作品曾入选第六、七、八、九届全国美展及百年中国画大展,并有多部作品获奖。
这套《唐人诗意图》共16页,涉及四位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诗人各四首共16首诗。这套《唐人诗意图》的特点是,笔触特别轻松潇洒,无论是人物或景物都像是随手写来,给人一种舒畅痛快之感,的确是“往往醉后”的神来之笔。而其章法的奇峭多变与别具巧思,又使人感到画家在下笔之前是如何地苦心经营。整套图册清新可爱,风格极其鲜明,幅幅精湛,堪称精心绝品。 1948年夏天,傅抱石先生择取唐朝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诗人共16首诗,以小幅册页来表达他的诗情逸志。作品绘在日本美浓纸上,画家以自己的心与古人之心交融、合拍,用画笔表现诗作的精神、竟境和作者情感,16首唐诗在画家的手笔下形象而丰富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使人既为诗人的作品所感染,又为画家的神笔所折服。这是次与大陆读者见面,从轻松而恢宏气魄中,
欣赏和学习中国画,离不开对画史上经典名作的了解。中国画的历史源远流长,由于种种原因,古代流传至今的绘画名作非但数量十分稀少,而且散佚于世界各地。缘于此,我们编辑了这套《国宝在线》丛书,按绘画题材,风格技法等要素重新进行分类,将中国画史上的名作聚于一堂,精心印制,并尽量放大至原寸,为学画者提供了下真迹一等的范本。此外,我们还对书中收入的每一幅名画进行了详尽的介绍与分析,叙述这些流传千年的国宝背后的故事,并插入与之相关的其他名画的照片与材料,为广大喜爱的中国艺术的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欣赏素材和参考资料。 《富春山居》对书中收入的每一幅名画进行了详尽的介绍与分析,叙述这些流传千年的国宝背后的故事,并插入与之相关的其他名画的照片与材料,为广大喜爱中国艺术的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欣赏素材和参
牡丹花雍容华贵,浓情娇姿,被国人尊称为花中之王,誉其为。千百年来工画者甚多,从而积累出丰富的表现手段。唐代边鸾,五代徐熙、黄筌父子,至南北两宋众佚名画师,元人钱舜举,明之沈石田、陈道复、徐渭,清恽南田、蒋廷锡,近代吴昌硕、于非癎等,大都为当时擅写国色之高手。 中国传播画牡丹的技法大致有白描双钩、工笔重彩、没骨赋色、写意点染等等。 本书有文字讲解和大幅彩色图版。详尽介绍写意牡丹画的用笔、用色、技法、结构等并附大量范画供参考。
郭传璋早年师从祁井西、李鹤筹学习山水画和花鸟画,并研习宋元明清诸家绘画及画论,传统功力深厚。在广泛吸收前人传统的基础上,不为古法所囿,经常深入名山大川,接受大自然特别是黄山的启迪。通过长期艺术实践,以造化为师,勇于创新,逐步探索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语言。创作了大量的、具有时代气息的山水画作品,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
作者简介: 晁谷,原名张京华。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协联谊中心艺术总监。花鸟画家,著有《金鼠画法》及晁谷水墨画辑多种,并画有《盛世百牛图卷》,作吕长10米宽0.5米。
朱仙镇木版年画起源于唐,兴于宋,鼎盛于明清,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国四大木版年画之一,历来为国内外美术界重视和敬慕。其制作采用木版与镂版相结合,水印套色,种类繁多,所用原料为炮制工序,用纸讲究,色彩艳丽,庄重深厚,题材和内容大多取材于历史戏剧、演义小说、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年画乡土气息浓郁,民间情趣强烈,具有独特的地方色彩和淳朴古老的民族风格,是民间工艺美术中的一支奇葩。本书从旅游的角度对朱仙镇年画的由来、历史历程、传播、种类意义娓娓道来,旅游工作着若读此书,既得到自身享受,同时也积累了民族文化的精髓,可谓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