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汇集了威尔第歌剧不同角色咏叹调,并根据演唱和教学的需要,按声部分成五册,这部《威尔第歌剧咏叹调集》不仅对我国的歌剧教学和演唱有很大的实用价值,而且对西方音乐史研究者全面了解这位具有里程碑地位的作曲家不同时期音乐风格的流变也有重要意义。
亨德尔是18世纪著名的英籍德国作曲家,1685年2月23日出生在德国的哈勒,1726年加入英国籍,1759年4月14日在伦敦去世。他一生共创作了46部歌剧(其中有些是历史剧,还有一些是神话题材的作品),30余部清唱剧(26部英语清唱剧,2部意大利清唱剧,2部受难清唱剧),约40首奏鸣曲(一半是独奏奏鸣曲,一半是三重奏奏鸣曲),36首协奏曲(18首键盘协奏曲,12首大协奏曲,6首木管与弦乐队的协奏曲)和100余首康塔塔(大部分是世俗题材)以及一些管弦乐作品及乐队组曲(如《皇家水上音乐》、《皇家焰火音乐》)。 亨德尔是巴洛克时期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也是这一时期英国古典音乐的代表人物,他的戏剧音乐创作对海顿、贝多芬、门德尔松等人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同时,他是一位的戏剧音乐作曲家,是巴洛克时期意大利歌剧的作曲大师,也是清唱剧这种体
明清时期西洋美术在中国的传播,是西学东渐的重要内容,其历史过程始于16世纪西方殖民者的航海东来,既有通过天主教东传的宗教渠道而来的天主教艺术品,也有通过中西贸易的商业渠道而来的世俗美术品。由于与中国传统绘画面貌迥异,这些西洋美术品引起了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关注和反应。就整体而言,由于艺术旨趣完全不同,明清时期传统中国绘画所受洋画技法的影响并不大,中国传统的审美情趣依旧决定着中国画的面貌。 《清代洋画与广州口岸》主要从清代岭南洋画遗存、清代岭南诗的洋画观和清代广州外销画三个方面,探讨清代洋画与广州口岸的关系。这些历史内容,既充分反映中西美术的差异和交流,又体现出广州鲜明的口岸特色,有助于从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广州口岸的历史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