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世界是美妙的,它给人一种情感上的满足,之后使人的心灵得以净化和提升。21世纪是信息、科学高速发展,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艺术教育必须融入新世纪时代的激流,满足人们对艺术及艺术教育的需要与渴求。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推进,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实施全面素质教育,艺术教育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人们认识到,艺术教育不仅对人的自身发展、提高人的自身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还可以通过艺术经验更大地丰富人生和焕发出人性中的激情。从古到今,在人类的历史进程中艺术始终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给人以希望和力量,人的才智得以充分地发挥和展现,心灵得以充分地交流与沟通。艺术对人的成长有着特殊的意义。艺术不仅能够表达人的情感,展现人的创造性的才能,而且还能够在创造性的活动中培养
本书章,内容是前人多次涉及过的,如今我力求写出新意。 后边的三章,是我看戏多年的感悟,积郁心中很久了,如今写就争取一步到位。
《京剧大家绝艺录武生篇》汇集编纂了一批武生行老艺术家谈艺论道的口述实录,如王金璐、郭景春、李幼斌、祝元昆、李幼麟、杨少春、马玉璋、李卜春、高牧坤、双翼翔、梁斌、俞鉴、李春仁、李润声、张善麟老师,谈南北武生表演特色,是《京剧大家绝艺录》的开篇之作。采访目的主要是挖掘老艺术家身上的特殊表演技能等“宝藏”,采取谈艺说戏的形式,兼顾艺术特色、文化特色、历史特色,使本书成为保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动教材,也是培养京剧人材,培养京剧观众的典范之作。
《凯特·迪卡米洛作品典藏:魔术师的小象》一次看似平常的唤醒了男孩彼得模糊的梦——原来他还有亲人在世,原来他的妹妹还活着!而且只要跟着小象,就能找到妹妹!但这又像一记重拳将他打落谷底,因为在巴尔提斯市,从来没有小象出现过…… 魔术师正在这个小镇进行盛大的巡回表演。可是,一个失败的魔法却造成了骇人听闻的意外事故。更令人意外的是,这场事故的罪魁祸首竟然是一头小象! 随着这头小象的从天而降,彼得的人生也被彻底改变了……
《鸿影莲香集:京剧漫谈》以科学家的严谨和求真务实的精神,以思想家的深刻和睿智的目光,以诗人的率真和坦诚,以艺术家的勇于创新与浪漫主义情怀,就我国京剧事业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的振兴、发展与繁荣的问题,进行了多种层面、多种角度的观察、探索和思考。作者虽系梨园行外人士,却以论文、随笔和小品的形式,直抒己见,其见解多有独到的创获。相信《鸿影莲香集:京剧漫谈》对于我国京剧事业的未来与发展,将会有所裨益。
巴西当代名作家菲格莱德的剧作《伊索》,通过古希腊智者伊索的悲剧命运,鞭挞了可诅咒的奴隶制度,揭示出“宁为自由死,不做奴隶生”的主题。经过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众多艺术家的精彩演绎,不仅在美与丑、善与恶的强烈对比中体现了剧作的深刻内涵,而且创造出带有古希腊风格的浓郁的舞台诗意,使其成为北京人艺的经典保留剧目,并在中国话剧舞台上独树一帜。 本书融严谨的学术性、丰富的史料性和强烈的观赏性于一体,既有宏观的文化视野,又具生动的细节把握,从而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话剧《伊索》的舞台艺术成就。
于万海和王决编著的《笑谈相声》是百花文艺出版社《中国曲艺文库》丛书之一种。本书曾为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专题讲座的整理稿,是王决、于万海两位专家利用广播的形式举办的一个关于相声的系列讲座,其角度是横向的相声的形式与结构以及组织包袱的手法,而非纵向的相声的发展与演变,也就是对相声进行的一次解剖式研究。
《昆曲的传播流布》尝试运用传播学的观点解读昆曲的文化传播意义和影响。通过梳理,把剧本学创作中的具体情况纳入到三种文字传播模式中,并分别进行了简要的评述。《昆曲的传播流布》探讨了昆曲文化传播过程中的文字传播和口语传播的对立统一,并进行了扼要的分析。书中还涉及了口语传播和地方宫廷行为模式的关系,传统文化传播模式的巨变与昆曲兴衰的关系,大众传播媒介兴起后对昆曲文化传播的影响以及昆曲的流布等方面的问题。
上海木偶剧团继承了中国各类传统木偶的特点,发展了海派木偶艺术。它有别于中国其他地区的木偶艺术在于不局限于表现传统戏曲,而是更多地吸取其他戏剧表演样式,如歌舞、儿童剧等。在表演手段上以杖头木偶为基础,又创造出许多新的木偶品种。代表作《春的畅想》《卖火柴的小女孩》等在编导演、木偶设计、舞台灯光等各方面对传统木偶艺术都有重大突破,在国内外木偶艺术节上频频获得最高艺术奖项。本书对海派木偶戏的历史、现状、传承人、演出技艺、代表作品等作了全面介绍。
本书是俄国作家赫尔岑的回忆录《往事与随想》的一部分。作者由1848年法国革命的失败及对其信仰和信念上的沉重打击开始,追忆了在阴郁沉闷的时代氛围中发生在他家庭的“戏剧”:他终身至爱的妻子娜达丽与德国诗人黑尔威格之间的情感纠葛对他和他的家庭的毁灭性的影响;他母亲和爱子在海中的遇难及娜达丽的死。作者将1848—1852年间他所见证和经历的革命事业的失败和家庭的悲剧用一种冷静朴素又激情难抑的深郁笔触叙写出来,令人在唏嘘慨叹中真切地感受到那段惊房动魄的岁月和革命者个人生活和感情中的痛苦与绝望。屠格涅夫曾说:“这是由血和泪写成的。”
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的基础教学是其整个教学体系的核心和根基,其表演系特别重视学生的基本功训练及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开掘与培养,经过了几代老师共同的努力和探索,形成了一套完整科学的教学方法。 《表演课》凝结作者三十余年在中央戏剧学院的教学实践经验,以2009级本科一班的基础教学为训练载体,选择了中央戏剧学院基础教学中“动物模拟”“观察生活”“小说改编”三个重要环节予以全方位课堂记录,每一个教学环节中作者通过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步骤、教学展示,以及大量生动鲜活的课堂表演实例,详尽、细致地呈现了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基础教学的全过程。 《表演课》对从事表演教学的教师,以及每一位热爱戏剧并希望了解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如何进行演员培养的学生,都将是极好的参考。
《国人必知的2300个京剧常识》是一本汇集京剧艺术精华、鼓舞梨园后学士气的书,对京剧事业的传承和发展功不可没。在这里,您不仅可以了解中国京剧弥足珍贵的发展轨迹,欣赏梨园名家名作,学习干锤百炼的京剧艺术手法等,还可以观赏到京剧流光溢彩的服饰,迷人的京剧脸谱等。《国人必知的2300个京剧常识》极尽浓缩之精华,将我们获取最经典的时代国粹,饱览最精彩的京剧常识!
《儿童戏剧魔法棒》是台湾香港两地重量级儿童戏剧导师王添强、朱曙明,专为中国家长和老师们打造的接地气的儿童戏剧入门书,实用的儿童戏剧活动案例。1部戏——《长毛朱的衣想世界》5套教案——调皮的小手帕、远古怪兽、手帕布袋戏、孤独的衬衫、衣物小红帽87个戏剧游戏——节奏进行电风扇、打招呼、特定空间、巡回演出……手把手教你如何开展儿童戏剧活动。二位老师在书中告诉你:儿童戏剧到底什么样?在生活中,你能跟孩子做些什么样的戏剧活动?在课堂里如何开展教育戏剧活动?和孩子一起看戏都要注意些什么?
《中国戏曲文化图典》是一部既有较高史料和学术价值,又有较强观赏价值的著作。典者,经典。图典者以图文经,以图为典,图文并茂之经典。《中国戏曲文化图典》盖以文化角度来阐释戏曲艺术之经典。如此规模,如此体例的戏曲经典,历史上不曾出现,当今也十分罕见。因此可以说,本著作填补了空白,堪称一部不可多得的形象的戏曲文化史。编著从搜集到的数万张图片中精选出2300多幅,并撰写了二十多万的文章,以戏曲发展史为纲;以戏曲艺术的各个门类为目;以图片为主,文字为辅,完成了全书的编撰;又经过出版社的精心创作,为戏曲研究者、爱好者和图书收藏着提供了一部编辑新颖,印刷精美的图书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