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兴”一直以来都是舞蹈和戏剧的一部分,琳恩·安妮·布洛姆、L·塔林·卓别林所著的《动作的瞬间(舞蹈即兴)》讲述了一些关于如何做即兴以及为什么做即兴的基础信息,既有理论,又有实际意义。书中探讨了动作作为媒介的作用、在创作过程中的各种元素、即兴创作的全新想法以及改变现有的手段。书中不仅给初学者答疑解惑,而且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提供了一份如何成功引导即兴的清单。如果没有这些例子,光有想法是毫无意义的。本书的 包含了超过两百个即兴的建议和想法。 本书适用于对即兴或者对普遍创作过程感兴趣的读者,同时也为那些对抽象、审美、舞蹈理论等感兴趣的读者而写。
岁月匆匆,逝者如斯,书中描述的很多粤剧前辈艺人已经离我们而去,但《雅号逸名》一书,却再次为读者呈现出他们个性分明的鲜活形象,让大家有机会走近粤剧人,较全面地了解粤剧行业文化。 以“名字”这个独特新颖的角度探索粤剧行业在不同社会环境和形势下的生存状态及其变迁 迭是一种新的视角,从侧面揭示和反映过去戏班的运作模式,粤剧艺人过去的生活、演出方式和习惯,客观地反映粤剧行业与社会的关系。毫不夸张地说,骆文静著的这本书是一部生动、真实的广府民俗文化画图,也是一本珍贵的粤剧史料。
《纽约伦敦上海观剧琐记》为作者濮波对纽约百老汇、伦敦西区和上海剧场风景的亲身经历观察记。 在 化时代,选择这具有代表性的三地剧场风景,具有管窥 化时代世界剧场风景之全景的典型意义。特别是对纽约百老汇和伦敦西区这两大世界演剧中心的生态,本书进行了尽可能客观而细致的观察记录。书中涉及到的上演剧场风景,多是外国剧作在上海的演出个案,也是对当下上海剧场中多有涉及引进、搬演、改编世界名剧,以吸引那些具有 化视野和跨文化需求的观众(当然亦有利用戏剧资源服务商业环境)的所谓海派文艺观在戏剧演出和教育实践上的反映。 本书文字诙谐、生动、朴实,使读者尽可能还原作者直接体验到的戏剧世界。
常任侠著的《中国舞蹈史话(精)》由二十四篇文章构成,对中国舞蹈的发展作了细致的梳理。作品以时间为主线,从原始古代以至近代,每一时代专文重点介绍具有代表性的舞蹈,着重民间舞蹈艺术的发展,突出了舞蹈发展的时间性,并从舞蹈美学的物质基础、本质灵魂、表演手法等方面论述了舞蹈艺术的审美特质。
《闽南传统民间舞蹈文化》通过对闽南传统民间舞蹈的源流、形式功能、美学特征、传承功能、发展等问题的研究,探索总结了当代社会中传统民间舞蹈传承发展的若干规律。 《闽南传统民间舞蹈文化》的研究不仅对于闽南传统民间舞蹈的发展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当代社会中传统民间舞蹈的传承发展亦有着的启示作用。
《舞蹈艺术价值论(中国当代舞蹈价值分析)》将传统舞蹈史学研究和新兴艺术价值研究相结合,史论结合地对中国舞蹈艺术价值,特别是当代 舞蹈的价值从审美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三个层面进行了分析论证。笔者认为,中国当代舞蹈的价值是以审美价值为核心,与社会价值、经济 价值相融合的。从艺术、社会发展角度而言,舞蹈在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中不断探索,成为人们追求健康向上的审美愉悦和精神活力的重要途径。积 极向上、全方位的价值追求,促成中国舞蹈在当代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只有正确掌握价值活动与舞蹈发展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更充分地实现 舞蹈的价值。《舞蹈艺术价值论(中国当代舞蹈价值分析)》既适用于理论研究者作 参考,也是一本普及性较强的书籍。本书由仝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