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详细描述了作者在数十年的舞蹈创作中的心得与体会,正文中还有对参与表演作者创作的舞蹈作品的演员的访谈录。另外这本书前面有舞蹈剧照的彩页,增加了整本书的可阅读性和趣味性。整本书围绕着舞蹈编导创作中的要素,如审美、原风格与再风格、形象、符号及符号的意义、意象、形式意味、音乐等展开,详细阐述了如何在现代舞蹈编导创作中融入传统舞蹈的元素,并如何在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
本书要谈的是舞台舞蹈的事情,落脚点只在其一个方面——调度。章开宗明义,阐释了‘舞蹈调度的性质与分类’,并侧重分析了调度的形式美;第二章按姓氏的类别分析了产生的‘环舞’,侧重分析了调度中的文化内存;第三章顺接而下,分析了‘线性调度’和调度中的时间要素;第四章扩大视觉面,分析了‘不同形状的棱角形’及调度中的力量要素;第五章把平面和立体空间揉为一体,分析了‘综合调度’及调度中的空间要素。上述五章合为‘上编’,从艺术的视知觉解构了舞蹈调度室‘有意味的形式’。 从第六章起,舞蹈调度就被推向一个更高的陈说平台——‘形式的叙事功能’,是为‘下编’。
赵万鹏著的《万鹏说戏/天津市文史研究馆馆员著述系列》为天津市文史馆馆员赵万鹏的戏曲研究文集,收入其关于戏曲史论、戏曲美学、戏曲表演、戏曲导演等方面的著述40余篇,是他几十年戏曲创作与研究及戏曲实践的积累,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和研究价值,为传播和普及京剧艺术作出了贡献。
《中国古代乐舞史与文献研究》本书主要对中国古代乐舞的产生方式、内容,以及中国古代乐舞史与文献中与乐舞相关的内容进行整理、分析和研究。以史料文献为依据,梳理原始乐舞的发生和发展,不同历史时期乐舞所具有传承性的共同特征和各具特色的乐舞形态与乐舞现象等,探究乐舞特征形成的缘由和流变等问题,分析中国古代不同场合乐舞表演的内容、形式、艺术特征、功能目的等,同时研究与乐舞相关的著作、辞赋、诗词、舞谱,以及历史遗存中的乐舞图画、壁画、岩画与雕塑,力求还原中国古代乐舞图景,传承中华 传统乐舞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