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岁末,为纪念程砚秋先生诞辰100周年,编辑出版了《程砚秋戏剧文集》。《文集》共辑录砚秋先生论述中外戏剧艺术的文献99篇及3篇附录,其中多数是首次公之于世的。今由华艺出版社再版,增加了砚秋先生1957年发表的《我的学艺经过》,并在文献《谈窦娥》后增附了砚秋先生的《窦娥冤》演出本,这是他去世前一个月亲笔修订的。 砚秋先生是有深刻思想的学者型艺术大师,他在戏剧艺术理论上的贡献同他在戏剧艺术表演上的贡献一样,都异常卓越。正如李玉茹师姐所说:“京剧前辈很少有人像程先生这样为我们留下了如此多的文字资料,我们必须好好地利用”这批极其宝贵的理论遗产,“在今天一片‘创意’的时尚中,探讨程派艺术,尤其是掰开揉碎地分析程的‘传承’,将有益于当今京剧的发展。”(《李玉茹谈戏说艺》,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
乔治·巴兰钦在评论安·哈钦森·盖斯特此书的初版时说:“毫无疑问,它将对舞蹈界人士产生不可估量的意义。”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的第四版,这是自1977年来首次对《拉班记谱法:动作分析与记录系统(第4版)》的全面修订。拉班记谱法最初由动律奇才鲁道夫·拉班所创,随后经过六十多年在国际上应用和研究不断地改进。这是获得完全成功的人类动作记录体系,其影响之于舞蹈界堪比文艺复兴时期的乐谱完善之于音乐界。拉班记谱法能够客观地记录肢体的角度、空间的路线、能量的流动,以及动作动力和面部表情的细微区别。如今,它还能够准确记录大型舞蹈作品,供他人学习和再现。此外,该记谱法简单易学,儿童也能轻松掌握。安·哈钦森·盖斯特所著的《拉班记谱法》在领域内已经成为公认的教材,它可以指导舞蹈学生、人类学家和动作分析学家如何读懂
《芭蕾之书——青少年芭蕾舞指南》是一本与加拿大国家芭蕾舞学校(Canada’s National Ballet School) 联合编写的芭蕾舞学习工具书。加拿大国家芭蕾舞学校是全球领先的专业芭蕾舞学校之一,建校60年来其校友在全世界80多家舞团演出和工作,经常担任艺术教练、芭蕾舞大师、编舞和艺术总监等领导职务。 作为一本芭蕾舞学习工具书,《芭蕾之书——青少年芭蕾舞指南》在视觉上赏心悦目。全书图文并茂,通过大量彩色照片生动展示了古典芭蕾的基本舞姿,由一群充满活力的少年舞者演示手臂、脚和身体位置的术语以及跳跃、行进等动作过程。
沈尹默,原名君默,浙江吴兴人,早年留学日本,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和校长、辅仁大学教授。1949年后历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上海市人民委员会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等职务。以书法闻名,民国初年,书坛就有“南沈北于(右任)”之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书坛有“南沈北吴(吴玉如)”之说。文学家徐平羽先生,谓沈老之书法艺术成就,“超越元、明、清,直入宋四家而无愧。”已故全国文物鉴定小组组长谢稚柳教授,认为:“数百年来,书家林立,盖无人出其右者。”已故台北师大教授,国文研究所所长林尹先生赞沈老书法“米元章以下”。此件《沈尹默闲录古代书论册》,为先生小行书精录古代书论,凡二十四开,篇幅之大,书写之精,在沈先生存世书法作品中也是十分罕见的。今将其编辑梓行,以飨广大书法爱好者。
《素质教育舞蹈文集》由舞蹈美育论、调研与考察、素质教育舞蹈和实验经验四个部分构成。通过对舞蹈美育理论的溯源,与相关领域专家的研讨,以及深入社会的实践与调研,较客观地将我国素质教育舞蹈的现状与研究成果集结成具有学术价值的论文集。
《舞蹈:作为艺术教育(套装上下册)》全面带领舞者走进K-12舞蹈教育的世界。回答大多数舞蹈教师的疑问,并提出新的思考。《舞蹈:作为艺术教育(套装上下册)》展现校园舞蹈教育的实貌,并指导读者如何实现它。《舞蹈:作为艺术教育(套装上下册)》阐明在K-12体系中,舞蹈必须经历的发展领域:动觉一运动的发展,认知一智力的发展,审美一艺术的发展,心理一社交的发展。它阐明了如何推动学生每个阶段的成长,以便在特定年龄做出有教育意义的正确选择。
本书是一部专门研究舞蹈调度的重量级的学术专著。其专著独具原创性,其理论不是现成的,讲述方式也不是现成的,而是笔者几十年舞蹈编创和教学的心血结晶。其专著与实际联系得最为紧密,书中的研究实例,均来自王玫自己的两部舞剧作品。其专著不仅填补了中国舞界的空白,也将产生国际影响。
本书是一部专门研究舞蹈调度的重量级的学术专著。其专著独具原创性,其理论不是现成的,讲述方式也不是现成的,而是笔者几十年舞蹈编创和教学的心血结晶。其专著与实际联系得最为紧密,书中的研究实例,均来自王玫自己的两部舞剧作品。其专著不仅填补了中国舞界的空白,也将产生国际影响。
《新中国芭蕾舞史》从浩繁的资料中收集并运用大量的证据,对自裕容龄以来至2012年百余年中国芭蕾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较为全面和客观的描述。对其中重大历史事件、人物以及重要作品,在广泛深入研究及大量数据采集和对相关专家学者以及资深从业人员的大规模访谈讨论后,给出了清晰的独立分析与评价。通过对历史的回顾,探求芭蕾艺术的发展规律,梳理出一部比较完整的芭蕾舞在新中国的发展史。
本书收集了1200幅作品,分成古代、近代、现代三卷。全书内容的系统性与完整性,极少量的编选了人们较为熟悉常见的一些大师的典型作品,绝大部分作品在我国是面世。
本书是一部专门研究舞蹈调度的重量级的学术专著。其专著独具原创性,其理论不是现成的,讲述方式也不是现成的,而是笔者几十年舞蹈编创和教学的心血结晶。其专著与实际联系得最为紧密,书中的研究实例,均来自王玫自己的两部舞剧作品。其专著不仅填补了中国舞界的空白,也将产生国际影响。
本书将舞蹈美育的科学原理与方法相结合予以深入浅出的阐释,旨在对方兴未艾的舞蹈美育提供理论支持和应用指导,它对于舞蹈学科的理论建设,不啻是具有开拓意义的填补;非纯粹意义的“教材”,却具有教材的功能和使用价值。 《舞蹈美育原理与教程》比较明确地提出了学科的研究范畴;探究了其内在规律;并初步建立起实施的原则和性方法;开辟了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据此,可作为检验某科学性、性的基本标准。对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艺术教育”作为专项写进教育纲领的一段题旨性文字:“在创造艺术形式和美的感觉的过程中,我们获得了美感经验。这种美感经验和科学经验是我们感知这个万古长青的世界的两条道路。如同清晰思考的能力一样,一个人的想象力也必须得到发展,因为想象力既是艺术创造的源泉,也是科学发明的源泉”。我们因
《沈尧伊历史油画作品》主要是作者2006年以来革命历史题材油画的新作:组画《转折》和《在太行山上》。作为过程展示,也收录了作者在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的主要历史画作品。其实,一个画家一辈子能画出一幅真正意义上的好画,已足矣。一个值得画,作者又对之深有感情和研究的题材,反复推敲,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