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乐舞》以敦煌莫高窟为重点,同时涵盖了榆林窟、西千佛洞*经典的乐舞壁画。敦煌石窟被誉为 20 世纪*有价值的文化发现、 东方卢浮宫 ,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 《敦煌乐舞》作者是著名敦煌学专家高德祥,他几十年如一日, 沉浸于莫高窟数百个洞窟研究之中,从史学视野阐述敦煌乐舞文化艺术发展史,从美学视角探究敦煌壁画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基因。全书以 经变乐舞 为纲目,以珍稀的壁画为依托,以详实的历史资料为脉络,全面呈现了古丝绸之路上中西方文化交流、碰撞所留下的艺术盛景,从乐舞艺术这一独特的艺术角度切入,揭示了多元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轨迹。
这是一本关于芭蕾舞历史的视觉指南,收录的每一幅摄影作品都展示了著名的芭蕾舞者和重要的芭蕾舞事件,令人回味无穷。 《百年芭蕾:足尖上的艺术》致力于引导读者欣赏70多个著名的芭蕾舞剧,如《胡桃夹子》和《天鹅湖》;了解皇家芭蕾舞团和俄罗斯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等著名舞团背后的故事;探索几个世纪以来芭蕾舞者的生活和成就,如玛戈 方婷、卡洛斯 阿科斯塔和达西 布塞尔;认识作曲家和编舞家,如彼得 伊里奇 柴可夫斯基和马修 伯恩。 从芭蕾舞的宫廷起源和*批国家芭蕾舞团的出现,到作品演出的当代布景和华丽大气的场地,这本芭蕾舞著作讲述了令人难忘的芭蕾舞历史,并提供了关于该主题的极有价值的综述。书中珍藏了多张罕见的照片,囊括所有关键人物、作品、表演以及每一支舞蹈背后的真相 它们的灵感来源、创作历史以
无
《越界中国先锋艺术(1979-2004)》在写作体例上与以往的艺术史写作也有所不同。简洁的文字描述与图片结合,这种“文图写作”的方式将视觉图像放置于艺术史证据的位置。同时,作者借鉴了新闻写作的方式,设立了相关连接和相关作品的介绍,使每一个艺术成果相互关联,并被置于历史的进程之中,使写作本身成了一种艺术。《越界中国先锋艺术(1979-2004)》从作品生成的历史前提出发去理解艺术和说明艺术,以宏观的把握和微观的分析,史与论穿插交织,是一部帮助我们了解中国当代艺术的通俗读物。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我们会时时感到历史的、文化的、社会的和传统的力量对中国当代艺术的作用。作者对艺术现象和艺术品的分析,让读者不乏新鲜之感。因为鲁虹并不是在还原艺术史,而是带着质疑来追问艺术。从这个意义上说,追问艺术和重返历史同样
本版力图排除过去所有版本中对演奏者的束缚,使演奏者能够按照巴罗克时代的音乐风格自由地诠释和演奏《平均律钢琴曲集》。J.S.巴赫本人很少在作品中对速度和力度加以详细规定,而是将这些方面的处理留给演奏的理解和对风格的把握。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册的手稿和另外几种价值连城的抄本有幸被保存了下来,其中大量的修改和多种不同的诠释,说明在巴赫的艺术圈内,人们就对深研细究这部作品花费了大量心血。在这些修改和诠释中有一些确信是出自巴赫本人之手,其他一些出自巴赫的学生和儿子,亦可视为间接地表达了作曲家的意图。在编辑过程中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当没有参照或比较时,难于确定哪一种说法更好一些,此时我们用小间符写出不同版本的相异之处。加括号的标记表示仅见于少数抄本中。此外,有关巴赫的研究表明,一种被称作“沃
本书从2006年开始着手编写,约含彩图500张,是在藏族舞蹈影像教材的基础上完成的。该教程凝聚了作者40余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教材内容含盖了民族文化背景简介、组合动作的归纳和说明等几个部分,较为全面地阐
《越界中国先锋艺术(1979-2004)》在写作体例上与以往的艺术史写作也有所不同。简洁的文字描述与图片结合,这种“文图写作”的方式将视觉图像放置于艺术史证据的位置。同时,作者借鉴了新闻写作的方式,设立了相关连接和相关作品的介绍,使每一个艺术成果相互关联,并被置于历史的进程之中,使写作本身成了一种艺术。 《越界中国先锋艺术(1979-2004)》从作品生成的历史前提出发去理解艺术和说明艺术,以宏观的把握和微观的分析,史与论穿插交织,是一部帮助我们了解中国当代艺术的通俗读物。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我们会时时感到历史的、文化的、社会的和传统的力量对中国当代艺术的作用。作者对艺术现象和艺术品的分析,让读者不乏新鲜之感。因为鲁虹并不是在还原艺术史,而是带着质疑来追问艺术。从这个意义上说,追问艺术和重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