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中的设计,(日)原研哉|译者:朱锷,山东人民 【新华正版书籍】 作者 (日)原研哉|译者:朱锷 原价 ¥48.00 出版社 山东人民 出版时间 2006-11-01
这是一本以解释现行文言语法为主的工具书。词典对文言句式、词类活用、文言虚词的词频统计,作了定量分析。书中以篇目为经,使读者能很方便地查到所有文言篇目中具体词句的详尽而透彻的语法解释;以语法点为纬,特别
《英国中学课程IGCSE(数学词汇)/英国中学课程辅导系列》涵盖了IGCSE数学24个章节的基本词汇,包括代数、直角、数据、分数、方程、慨率等内容,收录了IGCSE课程中的重要单词和短语,词汇用英语解
《品牌设计法则》是一本多方面解析品牌设计的书。篇,品牌设计的核心理念,从品牌理念到品牌符号,再到品牌标志,一步一步地引导读者了解品牌设计。第二篇,品牌标志的三大基石,分别讲解了品牌符号中图形、文字、色彩的基础知识和设计方法。第三篇,品牌设计流程,包含品牌设计从项目前期到完成应该做的沟通、调研、设计和品牌资产管理等工作。《品牌设计法则》适合标志设计师、 VI 设计师、品牌设计相关专业学生和平面设计爱好者阅读。
技术示能在技术的特征和结果之间起着媒介作用。唐纳德·诺曼在1988年将“示能”这一概念引入了设计领域,自此,“示能”成为技术研究的重要分析工具。然而,珍妮·L.戴维斯在本书中指出,“示能”仍然需要概念上的 新。她引入了机制和条件框架,重新定义了示能分析,并为其提供了必要的批判性视角。 机制和条件框架将问题从“对象提供什么”转移到“对象如何提供”“为谁提供”,以及“在什么情况下提供”。戴维斯指出,这个框架能够解释技术制品所具备的力量。她将该框架置于一种批判性的方法中,解释了包括请求、要求、鼓励、劝阻、拒 和允许在内的几种示能机制,并展示了这些机制如何通过不同的条件(知觉、灵活性、文化和制度合法性)形成。 戴维斯将该框架付诸实践,并阐述了与之相辅相成的方法论,包括批判性技术文化话语分析、
蔡慧贞,她是历来台湾在德国iF传达设计奖上获奖最多的设计师。在2008年iF传达设计奖受邀的16位国际评审中,她也是的东方面孔和少数的女性设计师之一。在以“欧洲”与“男性”主导的设计国度中,蔡慧贞成为首位主流高度推崇的亚洲女性设计师。 但关于本书,她是这么说的: “本书不是在发表我有多少的得奬作品,也不是在宣告世人这些品牌有多么的成功,而是用单纯的心念在记录,成就这些品牌的过程中,我的每一个感动与学习。这里的每一个品牌都不是世界的,但都有自己独特的DNA与美丽的内在,并且与土地、文化紧紧的相扣与联结。希望透过设计美学的形塑让这些仍在进行式的品牌故事呈现东方之美,透见本土之爱!” 蔡慧真的设计常从汉字、台湾等东方文化经验出发。例如,透过“金木水火土”的五行概念将拉面以五色呈现,将原本庶
本书以晚清为历史时间对象、以追溯中国现代设计起源为主线,从视觉文化、生产机制和思想机制等不同的角度着手,搭建起一个新颖的设计学的框架。有别于围绕“产品”“作品”为主的传统设计学、艺术学研究,而是研究对象从具体的“物”转换到使用者的语境中,从一般日常生活逻辑中分析现代设计观出现的理由、路径和特征,进而理解在本土和全球之间、在动机和实践之间,现代中国之路以工业制造为底层逻辑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