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故事是人类在幼年时期近乎本能的学习方式。在叙事学向人文和社会学科拓展的热潮中,博物馆也开始积极地拥抱叙事。叙事展览成为区别于分类展览的另一种展览组织范式,是在用展品为观众讲故事,故事思维成为策划叙事展览时必要的方法论。展览在构成、叙事空间、真实性等方面体现出与经典叙事媒介截然不同的特点。对叙事展览的结构和建构研究,是对现有展览发展策略的拓展性探索。在混沌的事件之海中,叙事特有的交流结构有可能成为博物馆建构意义网络的新希望。
20世纪*著名的设计,不在博物馆,而在市场上。可口可乐玻璃瓶和麦当劳的标志举世闻名。1924年现代主义者的 法兰克福厨房 ,1954年流线型带尾鳍的老爷车,1960年代末俯首皆是的充气椅子 要想理解我们的文化,这些设计比被狭隘定义的经典更能说明问题。 作者重新审视了欧陆、斯堪的纳维亚、北美和远东的众多设计与工业文化问题,深入探讨了民族认同,意识形态与商业方法的 美国化 ,跨国公司的兴起,波普与后现代主义,以及关于怀旧和遗产的当代观念。这部设计史清晰地阐明了设计的本质:一种关于审美、社会、经济、政治和技术力量的强力且复杂的表达。
北京洛可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为客户提升产品力的创新设计公司,作为中国工业设计*,北京洛可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并迅速由一家工业设计公司发展成为一家实力雄厚的整合创新机构,旗下设立洛可可创新设计学院以培养实用型、创意型高端设计专业人才为目标,通过打造中国设计教育全新实战教育模式和实训平台,将企业的设计产业体系与学生的知识教育培养以及现代科技的研究成果相结合,对高校的学生提供创新文化产业就业与创业的经验支持、可借鉴蓝本,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终实现设计学子从校园到职场的 零过渡 。本书总结了洛可可12年的设计经验系统全方面的展示了设计那点事-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绿色设计体系构建》为之前申报过的“绿色设计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系列图书之一。 本系列图书为国家社科基金重点招标项目“绿色设计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3ZD03)成果,该系列图书的出版将成为国内*为系统的绿色设计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丛书;系列图书由四川美术学院、清华大学、湖南大学、江南大学等8所工业设计专业强校联合编写;后续这8所院校将与我社合作编写“工业设计专业‘互联网+’创新规划系列教材”。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绿色设计体系构建》为8所院校历时4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凝结而成,该书由三大部分,十章组成。三大部分分别为:“绿色设计理论篇”,其中包括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国古代造物; “绿色设计实践篇”,其中包括绿色设计方法、绿色材料与生产、产品绿色设计实践等;
本书特点:,“教”与“学”的团队结构发生着变化。通过几所高等设计院校联合进行课题研究,将信息的整合与问题的提出放在了一个更为广阔的范畴中,课题研究已经不再局限于一个班级、一个专业、一个小单位的概念,各院校从本科生到研究生延伸至教师共同提出课题研究方向,共同搜集整合信息,形成了一种大团队的融合与交流。第二,设计思考的方向发生着概念上的变化。通过:提出多个鲜明的专业方向问题,这套丛书尝试将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不同理念、不同文化所具有的共性进行一种前沿性的梳理与融合,探索从本专业角度思考其他专业的问题。终使学生在专业侧重点上有所加强的同时,理解相关专业的本质特征,通过跨专业的设计信息与本专业的融合,增加思考的广度和深度。第三,设计视野发生着变化。这套丛书在研究中导入“大设计”的
本书在引荐马修·卡莫纳“设计治理”工具包的基础上,立足于设计学(特别是社会创新设计思想) ,从治理视角出发对博物馆文创的治理进行了对策设计。在全书中,笔者对隐藏在设计、博物馆、文创等概念中的治理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各概念中的治理经验,并对博物馆文创产业进行了专题调研与问题归纳,最后,本书围绕了国家文化建设目标与产业自身问题,设计了面向文博文创高质量发展的治理工具包,能为治理者提供治理工具选择与设计上的启发,引导他们实现文博文创治理的创新。 推荐语 本书是作者近12年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研究的一次集中回顾与总结,也是为未来博物馆文创研究所描绘的愿景与蓝图。——罗仕鉴 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浙江大学宁波科创中心(宁波校区)国际合作设计分院院长
本书主要从生活中的设计心理学、知觉与知觉行动、认知与认知行为、设计中的创造性思维、用户调研与产品优化、设计以人为本等方面阐述产品设计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特点。本书语言通俗易懂,结构清晰,从日常产品入手,侧重案例解析,并结合设计心理学理论分析用户心理机制和产品使用体验,引导设计师成为 的观察者、分析者和实践者,帮助设计师 精准把握用户需求,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思维,并推广和践行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本书可以作为产品设计师、产品经理及设计领域工作人员的入门参考书,同时也可以供设计相关专业师生研究和学习参考。
本书分两部分,部分以复合软包装的功能性质为主线,详细介绍了复合软包装的结构设计相关内容;第二部分以复合软包装的加工技术为主线,较全面地介绍了塑料凹版印刷、干式复合、分切、制袋等工艺流程的生产工艺设计内容。本书内容紧密联系软包装的生产实践应用,并融入作者长期从事复合软包装技术工作的实践经验,对软包装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指导性。本书适用于软包装企业从事销售、生产、质量、技术、管理工作人员学习使用,也可作为企业培训教材使用,还适用于其他行业从事复合软包材采购、设计的人员参考。
本书分为两个部分:东京篇和柏林篇。东京篇以我接受采访的形式开始,柏林篇则是以我向阿部雅世提问开始。我们用这种方式谈论了各自的背景和最近的爱好。话题看似散漫,却有其隐在的联系。如果您有耐心反复阅读的话,就会感受到我们彼此间的那种交流。
内容简介 书号:9787301334539 书名:消失的边界:屏幕技术下的界面设计 定价:68 注:预售品种请单独下单,与预售品种一起拍的品种默认和预售品种一起发货!
本书提出了一种全新的Nonobject设计方法。与符和用户普遍需求和感受的“以人为中心的设计”和被形式和功能所驱使的“以物为中心的没汁”相比,Nonobject则以这两者之间大量未被发现的神秘空间作为出发点。布兰科·鲁奇克进行了一系列具有远见卓识的探索,而这些探索是基于那些尚未发现的材料,构想的产品制造工艺以及新发明的设计准则。另外,还深人研究日常生活体验的转变——如果我们聚精会神地聆听法国作曲家德彪西所宣称的”音符间的空间”,就会发现这种生活体验的转变。巴里·凯茨撰写的内文将这些设计项目定位在当代文明的文化层面上。在Nonobject设计中,产品设计与哲学、诗歌以及充满想象的戏剧相交融。本书会让我们充满惊喜与愉悦。
本书基于上海指南工业设计有限公司9年来的实战经验,通过8个与外客户合作项目的手资料,陈述了中国产品设计的现状。同时也有专门章节翔实记录指南设计作为实践者对产品设计的认知以及期望。这是本产品设计项目实例的专著,主要读者对象为设计院校的学生、设计师和设计项目管理人员,以及企业的决策、市场、产品开发人员。
本书汇集了冯信群多年来水彩画精品力作,并附有创作思想解读内容。作者十分注重继承和借鉴绘画传统的艺术表现,并在实践中努力揉入个人的审美元素,他对待艺术持一种认真严肃的态度,对画面的构成法则和形体透视的变化进行细致的琢磨和研究,特别是依据造型中光影所呈现的色彩要素有他独到的体验。
本教材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世界工业设计的发展历程,并以工业革命之后的工业设计发展为侧重,详细介绍了不同历史时期,世界工业设计活动、设计流派、著名设计师及代表作品的产生背景、发展历程和历史影响,同时对不同 和地区的工业设计发展进行了横向的联系与比较,力图为读者构建一幅脉络清晰的世界工业设计史发展网络图谱。全书共11章,主要内容包括:设计溯源,18世纪设计的矛盾与冲突,19世纪的设计变革,新艺术运动,现代主义设计的产生与发展,现代主义发展的里程碑——包豪斯,美国的商业性设计,传统与现代的交融,欧洲工业设计的复兴,多元化的设计,中国工业设计的发展。 本教材适应双语教学,其中的重点内容、关键名词术语等以汉英对照的方式呈现,或用英文作重点注解,以满足读者提高专业英语水平的需求。教材还配有教学
《包装设计教与学丛书:包装效果图教与学》主要内容包括包装效果图的表现技法;构思草图;概念效果图;电脑效果图;包装效果图表达训练方法;训练方法类型;训练方法步骤;包装效果图作品赏析;作品范例点评等。
在《隈研吾的材料研究室》中,隈研吾公开了自己近二十年的建筑实践精粹。本书按照10种材料将作品分类, 囊括81项经典案例,数百张高清照片、手绘草图及细节图纸,深入剖析隈研吾运用材料的技艺和神髓,带领我们
◆中国丝绸博物馆赵丰总主编◆全国领先专家多年打造文化科技创新项目◆精装全彩◆精心复原、解读国内外收藏中国古代丝绸纹样◆参展“再造:中国丝绸技艺与设计”巴黎展 ■出版信息 书名:《中国古代丝绸设计素材图系?图像卷》 作者: 赵丰 总主编 袁宣萍 分册主编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 年 1 月 (2018 年 9 月重印 ) 页数: 224 定价: 188 元 装帧:精装 字数: 15 万 开本: 16 开 ISBN : 978-7-308-15572-4 纸张:哑粉铜版纸 分 类:图书 艺术 艺术设计 ■丛书: “中国古代丝绸设计素材图系”(共 10 册) 《中国古代丝绸设计素材图系?装裱锦绫卷》 978-7-308-17431-2, 定价 188 元 《中国古代丝绸设计素材图系?少数民族卷》 978-7-308-18263-8, 定价 188
本书的内容设置和结构安排均从绘画爱好者的兴趣点着手,从简单的基础造型开始层层推进,32个可爱小盆栽案例,300个分步骤视频,用手机扫一扫轻松看,32幅超大线稿图轻松掌握,让读者在短时间掌握彩色铅笔的绘制过程,是一本面向大众、陶冶情操、培养艺术情趣的普及性读物。
《工业产品表现摹本》介绍了对于学习或从事工业设计的学生和同仁而言,无论是基于现实的思考还是对未来的想象,都需要通过产品效果图这样一种形式,将抽象的创意转化为具体的视觉图形来表达或传递设计的意图。他不仅为业主及决策部门提供了解、评价和研讨依据,也是设计师拓展方案参与竞争的重要手段。可见,效果图是由设计的需要而产生的,是一种具有一定实用价值的应用艺术。同时也成为现代工业设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之一,更是设计者必须掌握的一门专业技能。
《包装设计教与学丛书:包装设计教程》在编写的过程中,针对设计类本科院校以及艺术类高职高专等学生的知识基本点。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的经验,同时借鉴同类书刊的一些观点,在内容上做到尽可能的全面,书中不但系统地介绍了展示设计的原理、展示设计的法则、展示设计的构成、展示设计的分类,同时还收集了大量的国内外展示实际案例图片供学生参考,以便扩展展示设计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