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民歌300首:找回祖先的声音》是用五线谱记曲的陕北民歌集。陕北民歌是极具地域特色的文化现象,通过山曲、酸曲、阳歌曲、小调、道情、信天游、二人台、碗碗腔、陕北说书、劳动号子、生活小调等多种形式,用自己全部的精神、思想、情操、甚至生命,向世人尽情展示着陕北人特有的生活方式、人生态度和人文价值。
马蒂斯是一位睿智的艺术思想者,他的作品渗透着东方艺术和北非艺术文化的影响。他的作品简洁、洗练、概括,充满了音乐的节奏感和强烈的色彩感在构图和构形的取舍上体现出高深的美学、哲学思考。莫罗(GustaveMoreau,1826-1898)的一句话一直伴随着马蒂斯的艺术他作,“在艺术上你的方法越简单,你的感觉越明显”。这种简单是从缜密、繁复的思考提炼出来的回复。从马蒂斯大量的素描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画家的艺术追求。 为人谦和、儒雅的马蒂斯,晚年进入了一个无欲的自由创作时期。他拖着孱弱之躯,用色纸剪刻出抽象的图形,再拼贴成巨大的作品。这些作品无论从构成到色彩都让人信服地看到马蒂斯在他的艺术空间里自由娴熟地着线条和色彩、体现着他的素描思考。
《艺术中国年度艺术家5?方增先》收录了艺术中国年度艺术家方增先的作品,其中包括:水墨人物画的时代跨越、笔墨生命五十年。他的作品所呈现的感性及内容完全说明了布面油画及其形式是如何构造的。而他在处理画面空间及其元素时总是透露出来自东北的性格特征,而这地域性也同样出现在李大方和海波的作品中。
2016年9月5日至12月5日在中国丝绸博物馆举办了“锦绣世界:国际丝绸艺术展”。展览按地区为序,介绍世界各地生产或使用的丝绸种类,它们包括织造、印染、刺绣等几个大类,或部分使用丝绸材料。其中某些展品甚至早到8世纪,但大部分展品年代则集中在最近的两个世纪里。 《锦绣世界:国际丝绸艺术精品集》从展览的197件,套藏品中精选了亚洲、欧洲、美洲丝绸之路沿线14个国家的118件,套服装、面料、饰品等进行了全面深入研究,从图案、色彩、织造技艺等几个方面展示了全世界各地丝绸的缤纷多彩。 《锦绣世界:国际丝绸艺术精品集》是展览的延续和提炼,希望这118件/套织物能够让读者更加了解丝绸之路,爱好丝绸艺术。
画着五只蝙蝠在云中飞翔的吉祥图,表示“天赐五福”;画着一个牧童放风筝入云端,表示“青云得路”;画着莲花配以慈姑叶,周围加五色云的吉祥图案,表示“慈善祥云”,等等。这些吉祥云纹,通过图案形象给人以喜庆、吉庆如意和祝福之意。它融合了群众的欣赏习惯,反映了人们善良美好的思想情感,因而在民间广为流传,为人们所喜闻乐见。 本书对这些传统云纹进行梳理,是为了把这些传统艺术发扬光大,以便更好地为现代生活服务。
本书是对中国古代漆器髹饰工艺经典著作《髹饰录》的过细研究和对东亚髹饰工艺体系的研究。系统叙述东亚髹饰工艺的衍生发展,概括介绍世界各地东亚大漆漆器典藏。 全书插图千余幅,解说各时代、各国各种不同的大漆髹饰工艺及其材料、工具、设备、器用与流程,介绍全世界收藏的东亚各国漆器经典作品。书末还附传世孤本的蒹葭堂钞本《髹饰录》全本书影、东亚髹饰工艺成长精进衍变之目录树、中日韩三国朝代演变对照表与东亚髹饰工艺名词术语比较索引,以利后世完整传承东亚千文万华、臻于极境的髹饰工艺。
这是一部论述博物馆陈列展览内容设计与实施的专业书籍,全面、系统、专业、理论联系实际地阐述了博物馆陈列展览内容不同阶段运作的整个过程,总结、梳理、诠释出博物馆陈列展览内容设计的精髓、程序、规范、要求,以及具体的操作过程,可以作为一部进行博物馆陈列展览内容设计与实施的专业参考书,特别是对不了解博物馆陈列展览内容设计与实施的单位及个人,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雪花片色彩鲜艳,通过巧妙的构思,能够构建日常所见的各种造型。孩子在构建的过程中,观察能力、动脑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合作能力能够得到发展。 本书分生活篇、动物篇、建筑篇、交通运输篇和欣赏篇,包含100例孩子熟知而喜爱的雪花片构建造型。每例造型分步骤示例,每一步骤配以文字说明,以便于孩子在家长、教师的指导下动手操作。
雪花片色彩鲜艳,通过巧妙的构思,能够构建日常所见的各种造型。孩子在构建的过程中,观察能力、动脑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合作能力能够得到发展。 本书分生活篇、动物篇、建筑篇、交通运输篇和欣赏篇,包含100例孩子熟知而喜爱的雪花片构建造型。每例造型分步骤示例,每一步骤配以文字说明,以便于孩子在家长、教师的指导下动手操作。
作者早年生活坎坷, 具有扎实的绘画基本功和丰富的生活经历。他的作品秉承西方古典主义油画之精髓, 融会东方艺术之神韵, 以极其严谨写实的绘画技巧和现代惟美的艺术理念来表现现代人的精神境界, 在肖像画领域中努力关注人生、人性和人的精神家园的探求, 在作品立意和表现技法上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平, 使每个欣赏其作品的人感受到心灵的震撼。《中国写实画派:王玉琦》收录了他的油画作品和速写作品。
本书分两大部分:前面部分为实物图及其文字介绍;后面部分是对中国葫芦器的理论知识介绍,内容涉及葫芦的种类及用途,古代葫芦种植法,匏器与模制葫芦器,清宫模制葫芦器,葫芦虫具,葫芦器的制作工艺,葫芦的栽培、套模与加工,葫芦器鉴赏、收藏与拍卖,现代葫芦工艺与葫芦文化,古代咏葫芦诗文选。
本书包含了玉石雕刻的各个重要领域,以传统的语气作坊工作习惯为主轴,导入一些现代的技法工具,并和现代首饰设计加工工艺结合,给广大珠宝首饰爱好者开通一扇通往玉石雕刻的大门。本书是一本实用性、指导性强,源于传承又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琢玉教本。书中案例含有,扫一扫便可看到更详细的视频教程。喜欢玉雕手工艺的爱好者和广大珠宝首饰设计的学生可以通过这本工具书,充分发挥个人动手能力以及设计创作能力,跨站大家在玉石雕刻方面的发展空间。
本书是曹庆励对于修造艺术及”手艺人”内涵的深刻思考。全书拆解”手””艺””人”三个字,通过”艺--器物””手--工艺””人--生命感”三个章节,阐述作者对于工匠精神、艺术态度与东方审美的观点态度。作者认为,艺术是生长与沉静,而蓬勃这激情的流,在机械化大生产的时代,手艺人更在自足于灵性,也须在艺术的方向上行走得更远。本书即是作者的艺术创作观以文字的形式呈现的自我表达。 对残损器物再创作,让其重获新的美感,成为艺术品,是对曹庆励”修造”工作的简单概括。”修”即修复,让器物恢复原有实用功能,”造”即创造,对修复后的器物赋予新的美感,虽为人工雕琢,却与原器物和谐自然,浑然天成。本书还收录了曹庆励修造作品的百余张摄影,整体风格和细节特写全面展示,由曹庆励老师的学生、独立摄影人周昂(乌鸦酱)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