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全面而系统地梳理了1900年至2000年整整一个世纪内中国工艺美术的发展脉络,围绕工艺美术在晚清、民国和新中国这三个社会大转型时期的历史境遇,总结不同时期在内外因推动下所取得的工艺进步和产业成就;分析不同时代工艺美术设计和创作上所发生的审美变迁的总体动向;关注起到关键作用的政策实施过程和代表性人物的新思想的影响以及代表性艺人的技艺实践;提炼工艺美术大事记;揭示百年内工艺美术发展变化的历史逻辑。
这套《中华元素图典》,以通俗亲和的笔触解读元素,并尽量体现中华文化的基本因子,有观点和学术创见,专家学者觉得有启发,普通读者更能从中获得助益。全书分类分卷,将一个宏大主题分成5个专题,聚焦更明确。每类纹样,都有全景解读和局部放大的分解。作者和设计者独具慧心,为读者设计了每幅作品的色彩构成表,更能满足专业人士以及美术、设计爱好者的使用要求。本书是其中的一个专题《珍禽瑞兽》,解读了珍禽和瑞兽纹样。
本书立足于中国近现代艺术的发展轨迹,收录了30余篇具有高学术史价值的艺术理论文献,从不同维度对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语境中的艺术问题进行了深刻反思,在其身处的历史时期均具有显著的代表性。它们既清晰可辨的勾勒出20世纪以降中国艺术理论的问题谱系及其独特面貌,也陈伟推动当代艺术理论继续发展的重要学术资源。
本书介绍景德镇瓷器生产的传统工艺技术,发掘和总结了千年瓷都丰富的传统瓷器生产的经验和技艺,为发展现代陶瓷理论和工艺技术服务。千年古镇的瓷器生产,历代陶工的聪明才智创造的名贵瓷器产品如青花、青花玲珑、粉彩、颜色釉、薄胎、雕塑以及许多绝招和秘传,都是极其宝贵的遗产。老祖宗的遗产,我们是要继承的,而且要在此基础上发扬光大。 本书对景德镇传统陶瓷传统工艺作了系统而深入的介绍与阐述。介绍传统陶瓷即有别于现代陶瓷,阐述传统工艺即有别于现代工艺。 本书是对千年瓷器制作的很好总结,也是对景德镇今后瓷业发展的启发和促进。
画着五只蝙蝠在云中飞翔的吉祥图,表示“天赐五福”;画着一个牧童放风筝入云端,表示“青云得路”;画着莲花配以慈姑叶,周围加五色云的吉祥图案,表示“慈善祥云”,等等。这些吉祥云纹,通过图案形象给人以喜庆、吉庆如意和祝福之意。它融合了群众的欣赏习惯,反映了人们善良美好的思想情感,因而在民间广为流传,为人们所喜闻乐见。 本书对这些传统云纹进行梳理,是为了把这些传统艺术发扬光大,以便更好地为现代生活服务。
苗族传统蜡染,古代称「蜡缬」。传统蜡染以蜂蜡作为防染材料,将蜂蜡经加温后的蜡液手绘于蜡版上或在镂空型版灌蜡液在织品上,染色时蜂蜡阻止染液渗入织物,经退蜡后织物显现纹样。苗族传统蜡染有手工绘蜡蜡染和镂空型版灌蜡蜡染两种。苗族传统蜡染已经有两千多年历史,早在秦汉以前苗族已经有用蜂蜡作为防染剂、以植物蓝靛染色的传统蜡染。从中国历史文献记载和出土遗存实物可见,在商周时期居住在长江中游鄱阳湖、洞庭湖的「三苗」,从「三苗」迁徙到川黔滇边区的苗族和从「三苗」迁徙到湖南西南、贵州东南部和广西北部的苗族支系中,现在仍然沿用古老的苗族传统蜡染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