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中,人类的一切造物活动都是围绕着生活的需要而展开的,陶瓷的发明和制造也不例外。陶瓷的发明是人类文明起源的重要标志之一,陶瓷的发展史也是人类改造自然和战胜自然的历史。手工生活陶瓷作为陶瓷品种中与生活结合得最为紧密的一种,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手工生活陶瓷是造物活动的物化体现,以“用”为目的服务于人类生活,并以美的形式诉诸人的感官,体现着实用与审美的协调统一。制陶艺人在生产的过程中以手艺的建树和追求为目标,将思想与情感、技术与艺术,以及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体验通过手的劳动融入器物之中,体现出“人的创造本质”力量;陶瓷手工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制陶艺人集体智慧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和文化内涵。陶瓷手工艺的特质是手工,但本质是属于
本教材首先以精炼的的导论形式介绍了“漆艺”课程的材料、工具和大致流程,并配备了丰富的图片,使初学者对相关理论知识和工艺较繁复的操作技法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和初步的认识。核心内容以项目化设计案例的形式,通过漆盘、漆盒、漆画、漆立体等几个典型项目设计的引入,将课程中需要掌握的知识点通过对应的项目进行实际操作,并将学生在课堂上的设计与制作过程以图片形式随文一一对应呈现,使学习参考更加简单、直观、轻松、可操作。 本教材还编写了“企业评价”相关内容,旨在引导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和学习成果与企业和市场需求相契合,不仅能帮助初学者通过循序渐进的真实案例掌握传统技法,培养漆艺装饰的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并能培养学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
《江苏文化丛书·风物系列》终于和广大读者见面了,这是江苏建设文化强省、实施文化传承展示工程的重点项目之一。该系列计有《江苏名镇》、《江苏名园》、《江苏名宅》、《江苏名刹》、《江苏名街》、《江苏名店》、《南京云锦》、《南京金箔》、《苏州刺绣》、《苏州桃花坞年画》、《扬州漆器》、《宜兴紫砂》十二种,基本囊括了江苏物质和精神文化比较有代表性的各个方面。本书是其中的《南京云锦》。
陈新增编著的《当代北京工艺美术史话》,是由当代北京编辑部和当代北京史研究会组织编写的《当代北京丛书》系列中的一种。它以史话的形式,记述和反映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方方面面发展变化的情况,与读者朋友们一起回顾历史,认识现在,展望未来。 这套丛书力求既体现“史”的宗旨,即以真实的史料为依据,注重完整性、科学性、知识性,纵向脉络清晰,横向展现充分;又具有“话”的特点,即注重叙述的通俗生动和议论的简洁明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使广大百姓愿意读,喜欢读。这套丛书是已出版的《当代北京社会生活史话丛书》的延续和拓展。 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普及当代北京史的研究成果,帮助大家了解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思想观念的变化,了解当代北京人创业的艰辛和收获的喜悦,了解爱国、创新
本书站在时代的前沿,重新审视进入21世纪的展示设计。从创新的角度,运用新概念、新视点、新内容探讨数字时代的展示设计带给人们的精神愉悦,揭示展示设计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书中结合3ds max9、Photoshop CS2等设计软件,分别从展示空间、展示道具、展示陈列、展示照明、展示色彩、平面展示设计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展示设计效果图的制作技巧,开拓创意思维,不仅收集了大量的国际展示设计图片资料,还系统梳理了展示设计发展脉络,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相关前沿学术理论,从主办者到参展者的双重角度探索展示设计程序,研究展示设计分类、展示设计与表达等方面内容,对展示设计教育提出独到的见解,并对展示设计如何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进行展望。 在当前国家大力发展创意产业,推动先进文化建设的前景下,本书具有很强的启发性、前瞻性和
本书的作者以明白、晓畅的语言对中国国粹艺术——民间玩具的源流、种类以及特色做了全面具体的介绍。此外,此书随文配图百余幅,图文并茂,文笔生动,史料翔实,故事丰富,非常适合普通读者和喜欢民间玩具的读者阅读。
《甸雅》原书分上、中、下三卷,现仅存上、中两卷。作者居京二卡余年,热衷此道,见多识广,发为述论,一物一条,皆阅历有得之言。虽前后有个别重复,眉目也略欠清爽,翻检有所不便,但此书整体,看似杂陈无序,实则仍有部分,有层次,有分寸。更加以文字简练,偶涉世故,时复生动,宜于品赏阅览,揣摩把玩。故其为用,也自然方便。
本书介绍了展示设计的基本原理、展览会与会展业的发展和现状、展览项目的设计及实施程序,还对展览会展示设计资料、展会展示用材料及工艺进行了介绍,同时结合了大量的实际案例分析,并精选了多幅外会展的现场实拍照片,使本书既有系统的理论阐述,又有较强的专业针对性。本书采用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循序渐进的原则,图文并茂的形式,力求做到资料翔实、简明扼要、通俗易懂。 本书可作为会展设计师的资料集册和指导实际操作的工具用书,也可作为会展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还可作为会展从业人员培训及学习的参考用书。
本书共分四篇。历史篇、窑口篇、常识篇、鉴藏篇。其既囊括了瓷器的起源、各朝各代瓷器的发展情况和时代特点、瓷器的窑口分布,又详细地介绍了瓷器胎釉彩、瓷器的器型、瓷器的题记、瓷器的纹饰、瓷器的制作等,并分析了瓷器的原料、工具、方法、价值及功能,熔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炉,力图使广大读者在鉴赏中国瓷器艺术总体风格的同时,又能对各个时期制瓷艺术的特征有所认识,掌握各个时期瓷器的缺损、作伪、仿旧与鉴别知识,从而成为瓷器鉴赏与收藏的行家里手。
《中国漆器》为远东收藏类图书中的一种。《中国漆器》所收藏的漆器有皮胎和棉麻布脱胎漆器、福州漆器、北京和扬州漆器、苏州嵌金银丝漆器西安漆器等。
速写是艺术设计中最基本的艺术语言和设计手段。在中国,从早期的工艺美术例如陶器饰纹、青铜器装饰、汉代画像砖、明代书籍插图到更为广泛的民间艺术中都有极好范例。通过讲解古今艺术大师的速写,揭示大师观察事物的独特角度,展示速写的各种风格和魅力。 在中央美院设计学院速写基础训练中主要强调了对于自然造型与形式的深切观察和感悟。造型基础中所包含的关于对现实形态的洞察、形态结构的认识形态的功能分析、自然形态的单元分析等内容都可以联系在对自然的速写观察中。在速写过程中,不断地联系课堂上的这些学习内容,有机地与自然的观察结合在一起,将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观察力。
《繁花落尽:明清工艺拾零》内容包括:风情之旅,天府明珠—成都,千古名传—锦城,自古成都多胜迹,天府乐土重闲逸,蜀中锦绣谁家传,透视,缂丝团龙十二章纹衮服,艺术开讲,景泰蓝起源之谜,历史现场,丝织生产的工艺过程,文化探险,明清工艺美术的历程,染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