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拂梭千年花锦重(2025年古风双语台历,中国传统技艺+经典缂丝古画)
    •   ( 49 条评论 )
    • /2024-12-01/ 五洲传播出版社
    • 缂丝又称 刻丝 ,是一种在竖排蚕丝上横穿彩色线条的丝织品,能做到双面花纹如一、呈现雕琢镂刻效果的丝织品,也是中国唯一完全需要匠人纯手工织造的丝织品。 缂丝被称为 织中之圣 , 从套筘、画稿、摇线、装梭、织造、修整等16道工序,一步都不能错。由于织造工艺十分繁复,过程耗费工时极长,缂丝 一寸缂丝一寸金 的说法。 书稿以中国传统非遗技艺 缂丝为主题,以朱启钤先生收藏的《簒组英华》一书的缂丝图案为基础,分类介绍缂丝的历史沿革、工艺流程、制作工具、经典图案、产品特点、经典代表作等,让使用者了解中国传统技艺的魅力。

    • ¥38.3 ¥68 折扣:5.6折
    • 中国工艺美术史(白金版)
    •   ( 140 条评论 )
    • 王树良 张玉花 /2023-11-28/ 重庆大学出版社
    • 《中国工艺美术史》分为陶工艺、瓷工艺、青铜工艺、家具工艺、建筑与环境艺术、染织工艺、其他工艺(漆器、金属工艺、玉器等)及综合共七个部分。全书紧扣 艺术类研究生考试(专硕、学硕)、美术教师资格考试、艺术类大学生期末课程考试 的考试要求,在详细研究各专业方向历年考试真题的基础上,结合王树良、张玉花博士团队多年考前辅导的经验编写而成。集权威性、针对性、完整性、实用性于一体,反映了外国美术史科目考试的出题原则和最新考试动向。

    • ¥27 ¥48 折扣:5.6折
    • 近在身边的日本工艺
    •   ( 31 条评论 )
    • 三谷龙二 /2024-07-01/ 湖南美术出版社
    • 生活工艺 发起者、木工作者三谷龙二追求具实用性的器物之美,并制作出如陶瓷器般供日常生活使用的木制器皿,为过去以家具为中心的木工工艺开拓出全新领域。在本书中,他根据创作者的实际经验与不同领域的创作者交流对谈,整理了 亲近之物 、 素材感觉 、 脆弱 、 与生活有所连结 、 朴拙工艺 、 几何学的圣像 、 仿制 、 作品与其背景 等关键词,一步步雕琢出 生活工艺的轮廓 ,去思考工艺之余生活的真意。书中呈现出一种亲近、自然的风格,试图以一种更平易近人的方式让人了解近在身边的工艺。

    • ¥43.9 ¥78 折扣:5.6折
    • 成器之道:史前至宋的陶瓷造型艺术
    •   ( 270 条评论 )
    • 范勃 /2022-06-02/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本书从艺术史的角度对史前至秦汉、隋唐、两宋这几个时期中国陶瓷的器形和艺术风格的演变进行了研究,特别是对其演变的动因进行了追根溯源的探究, 将中国陶瓷放置在与不同材质和文化相持相让的适应过程中加以动态的描述。书中以大量的案例,解释了陶瓷始而模仿金属器(包括商周青铜器、隋唐金银器)和外来文化,进而融合金属器的器形和纹饰(包括外来文化带来的艺术元素和工艺),终而在造型、纹饰、釉色各方面均创造出以宋代五大名瓷为代表的登峰造极的杰作的完整过程。本书不仅是一部独具特色的陶瓷史,也为激发中国当代艺术的创造力提供了独特的资源。

    • ¥49.5 ¥88 折扣:5.6折
    • 竹刻艺术(王世襄集)
    •   ( 2144 条评论 )
    • 王世襄 /2013-07-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本书收录了王世襄先生有关竹刻艺术的文章,分为“刻竹小言”(金西厓著,王世襄整理;包括简史、备材、工具、做法、述例、述例续编)、“竹刻小识”(包括竹刻简史、竹刻分派、竹刻的恢复和发展等)、“此君经眼录”(图文并茂地讲述近百件竹刻珍品)、“散记”(记竹刻艺术品)。

    • ¥34.9 ¥62 折扣:5.6折
    • 中国手工竹纸制作技艺
    •   ( 235 条评论 )
    • 陈刚 /2024-01-01/ 科学出版社
    • 我国竹纸的发明及制造技术的不断改良,为社会提供了一种廉价的书写、印刷材料,对文化的传播、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本书在大量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就我国各地现存的手工竹纸制作技艺进行了记录分析;同时结合历史文献,就几种主要竹纸的传统制作工艺进行了还原和剖析;并运用科技手段,探讨了竹纸制造工艺的科学内涵及与纸张理化性能的关系。本书是首次将田野调查、文献整理与科学实验手段相结合,开展竹纸制作技艺系统研究的成果。

    • ¥50.1 ¥89 折扣:5.6折
    • 中国古代丝绸设计素材图系:图像卷 新
    •   ( 348 条评论 )
    • 编者:袁宣萍|总主编:赵丰 /2018-10-31/ 浙江大学出版社
    • 中国古代丝绸设计素材图系?图像卷为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 中国丝绸文物分析与设计素材再造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的子课题 古代图像中的纹样信息提取与设计元素分析 研究成果。本书将古代图像分为历代绘画、寺观壁画、水陆画与唐卡、风俗绘本四个类型,在采集了大量纹样信息后,精选其中的181幅织物纹样绘成矢量图,并附上所采集的原图和简要的纹样分析。希望本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出土与传世古代丝绸实物之不足,丰富中国传统织物纹样宝库,为从事纺织品设计、艺术创作及艺术史研究的诸位提供参考资料。 丛书: 中国古代丝绸设计素材图系 (共10册) 《中国古代丝绸设计素材图系 装裱锦绫卷》978-7-308-17431-2, 定价188元 《中国古代丝绸设计素材图系 少数民族卷》978-7-308-18263-8, 定价188元 《中国古代丝绸设计素材图系 小件绣品卷》978-7-308-18

    • ¥105.8 ¥188 折扣:5.6折
    • (当代学术棱镜译丛)工艺理论:功能和美学表达
    •   ( 10 条评论 )
    • [美]霍华德·里萨蒂 /2024-03-01/ 南京大学
    • 工艺是什么?它与美术或设计有何不同?在本书中作者通过将手工陶瓷、玻璃、金属制品、编织品和家具与绘画、雕塑、摄影作品以及从包豪斯到孟菲斯集团的机械设计进行比较,探讨了以上这些问题。作者把工艺描述成 的混合功能,它 深刻地表达了 文化、时间和空间的人类价值。作者认为,工艺必须明确自己在当代社会中的角色,否则,它就会被美术或设计所吸收,那么它理解世界的独特方法就会消失。在如今大量称颂艺术而漠视工艺的氛围下,作者大胆地为工艺发声,重构人们对工艺的认识,并致力于提升工艺的地位。

    • ¥39.4 ¥79 折扣:5折
    • 陶瓷手记5:中国陶瓷的器形、纹饰与图像/谢明良/中国历史与图像研究丛书/浙江大学出版社/五
    •   ( 23 条评论 )
    • 谢明良 /2023-06-01/ 浙江大学出版社
    • 谢明良先生为陶瓷史领域极为重要的学者,《陶瓷手记5:中国陶瓷的器形、纹饰与图像》是新近出版的一部高质量的学术专著,集中展现出作者近年对陶瓷品研究的新思考。本书共分为五个板块——器形篇、纹饰篇、贸易陶瓷和茶碗篇、图像交流篇、明器陶俑篇,分别涉及不同的研究主题。如对汝窑青瓷舟形杯、陶瓷倒灌壶等器形特殊的器物,作者通过风格及文献的把握,作出了新的理解和认识。而对卡拉克样式瓷及象嵌云鹤纹碗等,作者通过对纹饰样式的分析、对比,亦推导出新的结论。总之,每一主题的新阐释、理解,均由具体的实物出发,以图证史或以图论史,展现出作者扎实的陶瓷史素养及学术创新能力。本书可称为近年陶瓷史领域的重要的学术之作,值得推荐。

    • ¥99 ¥198 折扣:5折
    • 中国陶瓷史论集
    •   ( 649 条评论 )
    • 谢明良 /2019-04-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陶瓷史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是一种方法,是历史的一部分。历史学家主要是用文献资料来叙述心目中的历史,陶瓷史学者会用陶瓷作为研究入门的材料。 陶瓷不会讲话,所以要借助文献,借助其他伴随的东西复原本来的历史。 《中国陶瓷史论集》旨在拓展亚洲视野,综合研究包括日韩、东南亚乃至波斯与中国陶瓷史的相关问题。

    • ¥33.2 ¥59 折扣:5.6折
    • 中国古代丝绸设计素材图系:少数民族卷
    •   ( 269 条评论 )
    • 赵丰 总主编 安微竹著 /2018-09-30/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内容简介 本书为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 中国丝绸文物分析与设计素材再造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的研究成果,在采集了大量少数民族纺织品信息后,从中挑选了15 个少数民族的145 件织物纹样进行整理、分析,按照纹样题材分为动物纹、植物纹、天地属相/器物纹、文字纹、几何纹、人物纹六大类,包括织锦、刺绣、拼布等技艺。本书对纹样的题材、色彩及其构成形式的分析,较为全面地呈现了少数民族纺织品,希望可以为纺织品的设计再创作提供灵感和素材。

    • ¥105.8 ¥188 折扣:5.6折
    • 清课堂一百八十年
    •   ( 364 条评论 )
    • [日]山中源兵卫 /2019-01-01/ 湖南人民出版社
    • 遇热即热,遇冷即冷。 尽管是金属,锡的反应却能散发出生命的味道 ------------------------------------------------------------------- 清课堂是日本现今仅存的一家老字号锡器作坊,延续至今已有180年。 《清课堂一百八十年》由清课堂第七代山中源兵卫所著,于立业180周年之际回顾清课堂的历史,传达金属工艺的魅力,同时将金属工艺的技术与知识、当今时代的匠人的所思所想也记录其中。 通过本书,不仅可以欣赏以锡器为首的金属工艺品的魅力、熟悉金属工艺的传统技艺与基础知识,还能窥视百年老店的历史浮沉与经营之道。

    • ¥38.3 ¥68 折扣:5.6折
    • 色彩风景
    •   ( 6 条评论 )
    • /2024-04-01/ 天津大学出版社
    • 全书分为四大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色彩基础知识,包括作画工具、色彩的基本概念等内容;第二部分为色彩风景写生要点,包括表现技法及用笔,风景写生中的空间关系、构图等内容;第三部分为局部风景作画练习,包括不同局部的作画步骤和图例;第四部分为完整风景作画练习,包括不同主题的作画步骤以及画面分析和范例。

    • ¥38.3 ¥68 折扣:5.6折
    • 《富春山居图》真伪
    •   ( 53 条评论 )
    • 楼秋华 /2019-10-31/ 浙江大学出版社
    • 是书从回顾被称为画*大的疑案入手,梳理了数百年间《富春山居图》真伪论辩的相关脉络与个中得失,进而对古代绘画的鉴别、研究作出一定的学理探究。在此基础上,通过直观的图像考辨,结合文献著录,回应长期存在的疑点与难点,对《富春山居图》真伪、原貌、流传过程、图名变化以及临仿本关系诸问题,分别加以考述。并以品读这一旷世名迹为契机,呈现其介于传统与现实之间的多重属性,在 千载寂寥,披图可鉴 中寻绎、反思生生不息的艺术史本相。

    • ¥111.4 ¥198 折扣:5.6折
    • 云南青花纹样绘本
    •   ( 41 条评论 )
    • 吴白雨 /2023-08-17/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云南青花在中国陶瓷史上有着重要而独特的历史地位和文化意义,是我们探索青花瓷器起源,研究中国青花文化谱系生成和对外传播的重要对象。云南青花瓷绘艺术的风格朴实豪迈,是大写意画风在陶瓷装饰艺术上的充分展现。从美术史、图像学的角度研究云南青花瓷绘艺术,就需要将其从陶瓷艺术的整体形态中剥离出来,视为一类能够作为绘画史研究对象的图像学资料。这项研究的价值在于:一是其图像内容可以补充云南元明时期绘画史料的匮乏,完善云南艺术史的书写。二是其艺术特征可以彰显云南古代民间绘画生机勃勃的审美趣味和自由灵动的写意精神,表明云南陶瓷艺术的多元性、包容性、开放性和创造性。本书是吴白雨先生潜心十余年的研究成果,它既是一本画风朴素,格调高雅的绘本类图书,又是一本认识和了解云南青花绘画艺术的美学读物。

    • ¥93.4 ¥166 折扣:5.6折
    • 髹行成器:沈福文现代漆艺思想研究
    •   ( 20 条评论 )
    • /2023-12-01/ 文化艺术出版社
    • 在中国传统造物文化的璀璨星空中,漆艺文脉历时八千余年。胎体材质丰富,髹饰技法多种多样,星罗棋布的漆器遗存与文献典籍共同铸就了中华民族饱含 漆息 的文化记忆。近代以来,愈来愈多西方现代科学技术和文艺思潮涌入中国,其影响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在20世纪西方现代文化冲击与中国本土文化追求现代转型的语境中,传统髹漆工艺的现代转换历程曲折多磨,可是以沈福文为代表的这一代拓荒者们以极强的信念为中国漆艺文化厘清了方向、开拓着航道。沈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漆艺家和工艺美术教育家,在髹漆工艺实践与工艺美术教育等领域成就卓著。

    • ¥55.2 ¥98 折扣:5.6折
    • 紫砂与金石:曼生壶艺术研究
    •   ( 10 条评论 )
    • 刘德龙 /2023-12-29/ 南京大学
    • 曼生壶是清中期溧阳县令陈鸿寿(字曼生)和艺人杨彭年合制的紫砂壶,因文心匠意与金石趣味巧妙结合而成为经典之作,对清中晚期以来的紫砂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本研究从金石学与紫砂艺术的关联入手,通过宏观论述与微观分析,讨论曼生壶的创生和传播语境,并对造型与工艺,铭文与装饰等本体进行全面分析。既注意造型与装饰等设计层面的视觉元素,又考察工艺特性,生产及合作范式等文心与匠意交融整合的内在联系。运用器物形态学与人体工学结合的方法分析形态、功能,并结合文献与实物,探寻曼生壶与金石学深度融合的全过程,剖析其审美、取法、设计、传播和金石学的关系。

    • ¥53.6 ¥108 折扣: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