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和犀牛都是当今受世界野生动物组织保护的珍稀动物,但是象牙和犀角又是我国古代工艺雕刻品重要材料之一。绵延流长的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给我们留下了无数象牙和犀角雕刻品,体现了古代艺术工匠无穷的智慧和艺术创造力。而今,珍稀动物的牙角材料由于动物本身的稀少而愈显珍贵,象牙雕刻品的制作在日见稀少,犀角雕刻则已销声匿迹。面对传统艺术濒临消失的厄运,人们只能设法延缓其消失的速度,而无法改变其消失的命运。如果说,昆剧、皮影之类的民族传统艺术现在所面临的危机是由于外来文化的冲击和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诸原因所造成的话,那么,象牙和犀角雕刻传统工艺濒临消失则是由于象牙犀角材料的极度匮乏所致。于是,古代遗留下来的有限的象牙犀角雕刻品在今天就日益显得珍贵。 本册子旨在通过对象牙和犀角雕的工艺和价值的叙
在传统手工艺百家争鸣的江户时代,产生了很多精美绝伦的手工艺品。日本人相信,手工制品不同于机器制品,寄托了制作者的情感,匠人的性格、喜好、思想,都揉进了器物的形态里。百炼成钢的武士刀、被誉为“夏日风物诗”的风铃、拥有美好颜值的玻璃钢笔……这些以“使用”为基本功能,却拥有美丽外表的手工艺品,无论哪一种都是历经时光也不会褪色的优质器物。《匠心,日本传统手工艺之美》带您领略,日本道路网始点——东京日本桥的老店,以及那些魅力四射的江户手工艺。作者采访扎根于日本风土的传统手工艺匠人们,为您介绍那些兼具实用性与观赏性、蕴含匠人们深厚感情的手工艺品。阅读《匠心,日本传统手工艺之美》,您可以感受到手工的魅力、匠人的魅力、日本的魅力。
《民间木雕与图案:人物卷》力求给读者以“四美”:①原物的真美,不是赝品,标明年代。②拍摄的艺美,能再现原物的形象,并且高度概括艺术的风格特征。③印刷的图美,采用高级的纸料,呈彩色和高科技。④解说的精美,准确把握典故、寓意、谐音和诗词,力求短而精。
“民间面花”也称“民间面塑”,是至今仍流行在我国黄河流域的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甘肃等到地的一种民间面食艺术。 本书是“中国民间美术鉴赏”之一的《民间面花》,主要介绍了民间面花的起源与发展、民间面花与岁时民俗等内容。
《工艺美术技法系列》丛书以品类分册。各册内容大致包括品类的历史沿革,工序和技术、艺术特色几个部分。与以往所见的一些技法书相比,该套丛书有较广的视角和更深的力度。它将一个品类的形成和发展放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中考察,整理出这个品类产品发挥的社会职能,依据的技术条件、体现的艺术特色,发展的历史条件。这样,工艺美术品种的研究便被提升至工艺文化的高度,将读者引入深藏于产品背后的丰富的人文内容。因为在研究的各个环节都糅进了作者自己在实践中的体会,丛书的内容已远远超出了对器物一般性的外部描述,有了专业理论家难以控及的真切之谈和带有体味性的精华。有些记述,非躬亲实践者是写不出的。 本书是《工艺美术技法系列》之一,主要介绍了钮的概说、挟持钮、承重钮、系结钮、钮的设计和制作、钮的欣赏等内容。
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的框架结构设计,使窗成为中国传统建筑中最重要的构成要素之一,成为建筑的审美中心。本书从中国建筑的特征说起,通过大量图版解说板棂窗、格扇、隔断、支摘窗、遮羞窗等各式窗棂及实用功能,并辅以宾馆、酒楼、家庭装修实例,窗棂市场分布及参考价格,是一部记述传统窗棂的专著。 中国窗棂的构成形式与中国建筑的特征有着密切的关联。中国建筑与埃及建筑、西亚建筑、印度建筑、爱琴海建筑和美洲建筑组成了世界古建筑的六大体系。本书作者历时两年,先后到江南、徽州、山西、北京等地拍摄照片,汇集成书,并对窗的名称、样式、种类、功能等进行了考证和分析,还列出了窗棂市场分布与参考价格,为研究和收藏窗棂提供了宝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