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以明代沈周为对象,主要遴选南京博物院相关画作,以《沈周集》《沈周年谱》《姑苏志》以及其他相关文字材料为辅助线索,深入挖掘这位吴门画派 代宗师、明朝大隐不为大众所知的日常生活,以及他对生活中那些微末主题的妙趣横生、暗含哲理的阐发与感悟。
央视纪录片授权同名图书。本书以小人物、爱情、友谊、人生智慧、家风、家国天下为不同篇章主题,精选30封藏于岁月、镌刻于时光的书简,以当代的视角重新认识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带领读者走进那些已经远去的历史场景,去触碰先人的心跳,重新感悟他们的精神世界——原来即使跨越千年,人的悲喜依旧是相通的。书稿通过新时代的文化语境,再现不同历史时期的世间百态,让读者和古人“接头”并“上头”,刷新读者以往对于传统文化的固有认知,体味中国文化之气度情怀,在感叹物华流逝、岁序更易的同时,体会到由文字和词句凝化造设出的种种境界,感受情感之美。
......
本书为艺术鉴赏家朱省斋生前两部作品《艺苑谈往》《省斋读画记》合编集,收录文章160篇。文章记录作者在北京、上海两地访友和鉴赏书画的历程,包括参观故宫博物院古书画库房和北京文物调查小组古书画展览,应文化部邀请参观北京中国画院成立纪念画展,应邀请参加北京国画院成立午餐会,还顺访北海、琉璃厂等。朱省斋与大陆文博界和书画界关系甚密,而且官方接待的规格也颇高,故能进入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和上海文物管理委员会的库房参观,他的文章也多记述作品的材质(纸绢)、尺寸、题签、题跋、印章、著录、流传和现在藏家等的数据,对后人研究一件作品的递藏历史提供了颇为珍稀的参考史料。
本书主要着眼于英国 美术馆的绘画藏品,并从2300余幅藏品中精选50幅绘画珍品,除了对画作本身进行了解读,并对不同画派的特色,还有艺术家的生平都做了比较充分的阐述,涵盖文艺复兴、巴洛克、洛可可等各个时期的主要风格,以及近代的印象派等,其中不仅包括了文艺复兴三杰达·芬奇、拉斐尔和米开朗基罗的代表作,也囊括了扬·凡·艾克、贺尔拜因和凡·高这样殿堂级画家的作品。
本书由金西厓《刻竹小言》原文、名家题跋和刻竹目录三部分组成,由文物鉴赏家王世襄先生整理、并首次将手写本和彩色插图合为一体,用这种独特的方式将刻竹的理论技法与明清以来的名家之作,融会贯通到一起,堪称“对竹雕作出最全面研究之作”。相信对于刻竹和书画艺术爱好者来说,本书是难得的佳作,有很高的研读和收藏价值。
本书主要通过介绍当前珠宝市场中热门的宝石品种,帮助读者了解这些宝石的基本特征、评价依据以及大概的市场行情,以此提高广大珠宝爱好者的鉴赏能力。首先,本书对晶体宝石、有机宝石及玉石三大类宝石的鉴定与选购原则进行介绍,其中包括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碧玺、水晶、托帕石、珍珠、珊瑚、琥珀蜜蜡、翡翠、和田玉、青金石、南红玛瑙等共18种宝石。其次,本书对祖母绿、碧玺、沙弗莱石、苏纪石、绿松石等热门宝石的市场行情及发展趋势做出简单地分析,为宝石投资、收藏爱好者提供一些参考。另外,本书对宝石爱好者存在的一些疑问也做出了简要地回答。
......
紫砂壶不仅仅是实用器,更是艺术品。紫砂壶的艺术包括几个方面,一是紫砂壶的艺术性,二是紫砂壶的艺术价值,三是紫砂壶的工艺,四是紫砂壶的艺术审美,即艺术鉴赏。古代紫砂壶已一壶难求,伪品泛滥,现在的收藏热点是当代紫砂壶艺术家作品。《紫砂壶鉴赏与收藏》全面介绍紫砂壶历史源流、文化内涵和工艺的同时,着重鉴赏当代紫砂壶艺术大师和艺术家作品,介绍其收藏知识。
本书分“时代与改革”“社会与进步”“人生与思考”三部分推荐了作者收藏的百余种书,每篇推荐以大约五百字的文字和作者为图书画的藏书票两部分组成,并附有图书作者的签名题赠页照片。作者所推荐图书大部分为图书市场上曾经轰动一时的畅销书,无论是从所推荐图书的作者、选题还是装帧设计,时至今日仍然有值得称道之处。本书对于图书从业人员,抑或是普通读者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全书文字精练,图片精美,书中附赠作者手绘精美藏书票贴纸。
《行家带你选和田玉》选择了和田玉佛像、佛头、观音、扳指、玉镯、山子等这一自清代中期开始大规模流行的玉石品种,详述了和田玉这一硬玉,质地细腻,晶莹透亮等特点,并指导藏友由一件玉器的细部,如,种水、选料、造型、纹饰、光泽、重量、颜色等特征上去鉴别和田玉之真假、评估和田玉之价值。
《甘肃彩陶研究与鉴赏》概括性地论述了甘肃彩陶的特点及研究价值,按照时代的先后顺序阐述了甘肃史前时期各支含有彩陶的文化,重点介绍了每个文化的彩陶器型、纹饰特点,其中,既有新的考古发现,又有一些新的观点。同时,精选了180件涵盖各文化富有代表性的彩陶供读者鉴赏,并给予相应的点评。对马家窑文化彩陶的部分常见纹饰如蛙纹、蝌蚪纹、舞蹈纹及神人纹,提出了一些新的解读看法,供大家讨论。本书在鉴赏精品中选择了部分民间收藏品作为研究对象,开拓了研究的视野和思路,我们也从中得到了有益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