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器:图说当代中国重大科技成果》精选了近年来我国科技发展的重大科技突破和成果,共五十个案例,涉及基础研究、航空航天、信息技术、材料装备、交通运输、生命科学等重要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本高质量的综合型科普图书,其呈现形式令人耳目一新。图书不仅运用了大量的图片和图表来普及科学,还专门绘制了表现精准的插画来丰富图书的内容,非常直观而又艺术化地展现了新时代的国之重器。打开这本图书,我们既可在文字中品读我国当代科技之进步、社会之发展,又可以在图画中领略这些大国重器的风采。这本图书的出版是科普创作形式的一次有益探索,也是科普表现形式的一次积极尝试。
《照夜白》是一部山水画札记。书名来自唐玄宗的名驹“照夜白”,取其字面的意象——水墨山水的黑是物象,是黑夜,白是空无、水和云光。全书分为五个部分“山中何所有”“时间中的风景”“空隙之美”“鸟之双翼”“山水小史”,合计70余篇文章。作者结合具体的画作与自身的绘画经验,以散文般的诗性语言,立足山水画的笔墨、空间、构图等基本概念,探讨了一些司空见惯但有趣的话题: 辑“山中何所有”,回答的是“当我们看山水画时,我们在看什么”的疑问,文章从山水、山水诗和山水画的关系讲起,探讨诗歌与绘画意境的生成,山水如何从荒野变为人文景观。第二辑“时间中的风景”,分析中国画中暗藏的独特时空观,以及古人如何在画中营造高远、深远、平远的空间感,乃至所谓的“移步换景”又是如何实现的。第三辑“空隙之美”,以美学讨
湛庐文化遍寻全世界的高品质内容和思想,并用多元的方式将其传递给中国3000万精英读者。大英图书馆的馆藏珍品超过2亿件,跨越了数千年的人类文明长河。2025年,湛庐文化再次携手大英图书馆,打造专属联名日历《湛庐珍藏·大英图书馆.2025》。跨越千年的艺术大赏。穿过2亿件藏品,为你寻到了365张旷世美图。《湛庐珍藏·大英图书馆.2025》以生肖文化、古典音乐、文学经典为灵感,选取了12个主题(瑰丽灵蛇、春之序曲、花之圆舞曲、动物狂欢节、绿野仙踪、仲夏夜之梦、夏之牧歌、海底两万里、月光奏鸣曲、群星闪耀时、如歌的行板、冬日小夜曲),集音乐、文学、科学、艺术于一体,内容丰富,时间空间跨越大,每 选取一张颜值高且内涵丰富的珍贵馆藏。好看又好听的日历,1800 分钟视听内容,全/方位覆盖旅行、文学、艺术、音乐、建筑、设计、时尚、体
央视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用100件国宝述说中国古人的创造力,共100集,每集5分钟,通过讲述一件文物,介绍国宝背后的中国精神、中国审美和中国价值观,以全新视角带您读懂中华文化。第一、二季播出后,受到观众好评并带起来一波文博热。本书完整呈现了《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一季25件国宝的故事内容,以流畅生动的语言讲述国宝背后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和曲折经历,在引人入胜、跌宕起伏的故事中,寻找中华魂魄,引领读者领略中华国宝不朽的价值与魅力。此外,图书增加了大量有关文物的制作工艺、相关中国文化、中外文化对比的辅文,使本书更具人文性、知识性和艺术性,使历史文物爱好者和广大读者继纪录片后,能对文物传奇、历史探索、中华文化有更为深入的探寻。
央视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用100件国宝述说中国古人的创造力,共100集,每集5分钟,通过讲述一件文物,介绍国宝背后的中国精神、中国审美和中国价值观,以全新视角带您读懂中华文化。第一、二季播出后,受到观众好评并带起来一波文博热。本书完整呈现了《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25件国宝的故事内容,以流畅生动的语言讲述国宝背后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和曲折经历,在引人入胜、跌宕起伏的故事中,寻找中华魂魄,引领读者领略中华国宝不朽的价值与魅力。此外,图书增加了大量有关文物的制作工艺、相关中国文化、中外文化对比的辅文,使本书更具人文性、知识性和艺术性,使历史文物爱好者和广大读者继纪录片后,能对文物传奇、历史探索、中华文化有更为深入的探寻。
1971年,徐小虎正式跟随旅居纽约的书画家、鉴定家与收藏家王季迁探索书画笔墨的奥妙。为什么掌握了书画“结构分析”的小虎,还要进一步研究笔墨之道?因为不能辨识笔墨,就无法真正理解中国书画的精髓。在往后长达八年的不断追问与精彩对谈中,在王季迁对笔墨的示范和画作的细读中,笔墨之秘,终被揭开。 在此之前,有人能把笔墨之道说清楚吗?40年后,小虎于耄耋之年重新审视王季迁对笔墨的阐释。在原有对谈基础上,不仅增添新注解及视频课程, 添加细节图,以文图互释的方式直观展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笔墨之道。
本书精选沈从文文物研究文章33篇,分门别类地介绍了丝绸锦缎、织染刺绣、图案花边、服饰配饰等文物的鉴赏知识、加工工艺、历史典故、研究方法,展现沈从文笔下的古衣之美! 全书包含217张全彩文物图片,呈带我们欣赏江陵楚墓、长沙汉墓出土丝织品,鉴赏蜀锦、清花锦、织金锦、云锦,了解染缬与织绣的工艺,带我们分析《红楼梦》中的衣物、看遍战国到清朝的服饰特点…… 翻开本书,看懂古代人如何穿衣打扮!
本书以大幅精美彩图为特色。每一件国宝都以高清晰度的照片展示, 捕捉了其细节和精湛工艺。无论是玉器、陶瓷器、青铜器还是书法绘画, 每个国宝都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美的工艺令人惊叹。这些彩图不仅展示了国宝的美丽外观, 还突出了其精细的纹饰和考究的细节, 使读者仿佛亲临国宝的身边, 沉浸在其绝美的艺术之中。本书的专业解说文字是其另一个独特之处。每件国宝都配有详细的解说, 涵盖了其历史背景、文化意义、艺术特点等方面的内容。
《吴湖帆师友书札》收录了上海图书馆馆藏的吴湖帆与友朋的来往手札,共四卷,共计三百多通,分为上中下三册。此友朋手札不乏吴湖帆先生与当时的画坛名家、学人、教授、官员等之间的来往记录,基本反映了老先生艺术生活的交往圈,为美术史研究的重要资料,弥足珍贵。值得一提的是,因为来往信札皆为当时的名仕望族,因此所用笺纸也颇为精美,具有可观性。作者梁颖先生是上海图书馆研究馆员。主要负责上海图书馆的名人手札的管理研究与识读,他对吴湖帆师友手札的整理与研究具有非常独特的意义,我们可以从中窥见吴湖帆以及他所处的时代。
《木鉴》是一本以图识木为主、文字说明为辅的基础性书籍。主要内容以明朝、清朝家具用木材为主,侧重于传统的、有代表性的黄花黎、紫檀、红木、花梨、乌木、楠木(金丝楠)、鸡翅木,也兼面子一般用材新近进入中国的木材,如非洲的亚花梨、中国的山槐木、红豆、杉、香榧木。按树种进行分类并记述其一般特征、历史与文化,对种木材的不同表面特征进行展示与简要说明,以提示每种木材的多种表面特征,如颜色、纹理、光泽、斑点、疤结、缺陷等,以期达到以图识本本、增加理性认识,建立各种木材的真实标准。真正识别木材或见到木质文物一眼就能断定是什么木材,是十分不容易的。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接触各种木材、新旧家具才能做到八九不离十。这对于木质文物特别是古典家具的研究、收藏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本书所用的木材名称仍
本书是我社连续第24年出版的艺术品拍卖行业年鉴,是艺术品收藏拍卖行业最有影响的工具性图录,本书为瓷器卷。本书分两部分,图录部分精选了2023年度瓷器收藏门类的1800多幅图片拍卖纪录,记录拍品号、朝代、品名、估价、卖了、尺寸、拍卖公司名称、拍卖日期等信息。第二部分为拍卖数据成交汇总,收集2023年数万条瓷器拍卖数据,供读者对照检索。另外读者可以扫码图书封二的二维码小程序,在手机端查阅本书的电子书内容,非常便利读者查询阅读数据。本书出版24年来,凭借简明的体例、精美的图片、翔实的数据资料,对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底蕴和投资收藏价值进行集中的展示,深受拍卖行业、收藏家、艺术家以及各类文博拍卖机构喜爱。
《古玺精华》是马子恺先生经过长期努力,总结前人心得,结合当今研究成果,兼顾学术与艺术,广搜博取,撷精用粹。将古今印谱中一千余方秦前古玺代表作,精心编选为官、私、吉语、单字、火烙、肖形、印陶七部分,加以考释说明,辑为一部具有艺术价值。学术价值、历史价值的古玺谱?。是目前从篆刻艺术角度研究古玺的最完备资料结集,可当做简明古玺印词典使用。马子恺先生长期从事篆刻创研,深知基础工具书对创作研究的重要性,编撰此书的目的,就是为印学同好提供一部比较全面系统的古代玺印资料集,相信此书的出版,会对推动印学研究于红钻可创作有所裨益。
《水晶鉴赏购买指南》是一本全面介绍水晶的收藏、投资、鉴赏等方面内容的图书。书中详细介绍了水晶的各种基础知识,综述了各类水晶的特征等;对水晶之间的区别进行了详细叙述,并将鉴别优劣真假的技巧深入浅出地讲解给读者;介绍了水晶的鉴赏、佩戴方法,指导读者合理选购适合的水晶成品;讲述了水晶的收藏、购买的原则和近年来水晶行情,进一步为读者理解水晶开阔了视野。
《说瓷》是范冬青历年来从事中国古陶瓷研究与鉴定工作的心得手记。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内容详实。从传世实物、历史文献、考古资料和窑址发掘四个方面帮助读者掌握古瓷的鉴定方法和基本知识。同时还大量应用了实物图片,通过对十三个代表性窑口风格和特征的讲解,帮助广大古瓷文化研究者、爱好者、收藏家能够 好地学习古瓷的品鉴和收藏。
《刘勃舒研究》讲述了原中国画研究院(中国国家画院前身)院长、徐悲鸿关门弟子刘勃舒的艺术人生。他12岁获徐悲鸿青睐,15岁被中央美术学院录取,师从徐悲鸿先生学习中国画,两人共同写就中国美术史上的一段传奇。作为新中国培养的代艺术家,他历任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中国画研究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他是中国画坛老一辈重要的艺术坚守者与开拓者,在素描、速写、中国画传统笔墨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 书中有专家学者从美术史、美术理论的角度对于刘勃舒艺术创作与探索的点评,有画院同事、朋友对于刘勃舒艺术人生的回顾,有艺术家、学生对于刘勃舒工作、生活等侧面的讲述,有刘勃舒自己对于艺术创作和教学的感悟,有家人对于刘勃舒的回忆与感受,还有刘勃舒艺术年表和画作精选。 借由许多有趣的故事和不同侧面的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