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作为历史和文明的载体,真实地记录了国家的兴衰荣辱,以实物的形态低淀着民族的文化蕴藏。图书《如果国宝会说话》以央视正在热播的百集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改编而成,以文物讲文物,以文物述文明。该书每季透过25件国宝的展示,着重讲述国宝背后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和曲折经历,在引人入胜、跌宕起伏的故事中,寻找中华魂魄,引领读者领略中华国宝不朽的价值与魅力。 包含《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一季)》《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三季)》《如果国宝会说话(第四季)》并赠送精美国宝记事本。
《中国古代珠子》是国内*本研究中国古代珠饰的通史性著作,首次为中国古代珠饰建立了从史前到近代的编年系统,弥补了该领域研究的空白。本书倾注了作者近10年的心血,以大量古代文献、考古资料和博物馆藏品为论述基础,成书25万字,收录高清珍稀图片300多幅,文笔流畅,以科学、严谨、客观的态度阐发中国古代珠饰发展的来龙去脉。
从构图、视觉焦点、造型、用笔、着色、肢体动作、视线网络、衣饰 等艺术表现中基础又关键的因素出发,以12组、数百件古今艺术作品为例,巫鸿先生详尽阐释、示范视觉分析的含义和运作,说明 漫游、偶遇、感知 是一种思考和谈论艺术的方式,是一种在不同艺术传统之间发现交汇的场合和机遇的有效方法。阅读本书不要求艺术史专业知识 任何对图像有兴趣,愿意使用眼睛的人都是它期待的读者。这当然包括专攻艺术史和其他人文学科的学者和学生,但对他们来说本书还有另一层含义,在方法论层次上思考通向 全球艺术史 的路径。
这是给雪茄行家的*好礼物。雪茄是一种崇拜,也是一种文化。本书介绍了所有重要的雪茄品牌及它们的系列产品,同时也介绍了雪茄的历史、种植区域及生产国家。书中展示了约400个雪茄品牌,其中包括所有哈瓦那品牌,并将每个品牌的经典系列一一呈现;90种雪茄规格,从绝世典藏到大众常见,每一种都给出了极其专业和标准的参考说明。 书中所展示的雪茄图片全部原大尺寸呈现,完全标注参考价格。另外,作者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还介绍了不同品牌及规格雪茄的适合人群和个人的品吸体验、品吸时长。本书是目前为止国内关于雪茄*全面的百科全书式著作。
回溯历史风貌,细品茅台情怀 这是一本集辞典、图录、手册、指南于一体的茅台酒收藏全书。本书从鉴赏与文史相结合的角度,对茅台酒的历史发展和文化传承进行了鸟瞰,介绍了1862~2023年间近1000款茅台酒珍品,细致呈现生产年份、容量规格、酒精度数、估值参考、拍卖信息等最受关注的细节,并附有放大细节图,可辨别、可欣赏、可把玩。2019年,本书获第24届国际美食美酒图书大赛特别奖。
云冈石窟是我国*大的石窟之一,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依山而凿,东西绵延约一公里,气势恢弘,内容丰富。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造像5万1千余尊,代表了公元5至6世纪时中国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其中的昙曜五窟,布局设计严谨统一,是中国佛教艺术的经典杰作。《中国石窟艺术(云冈)》从石窟造像的分布区域、主要内容、历史发展阶段来分析这些丰富的文化财富。
年画、连环画、宣传画是三种不同的大众美术体裁,它们有各自的艺术规律和形式特点,同时又在新中国的宣传领域内 团结战斗 。本书将年画、连连环画、宣传画综合起来研究,这一创新为读者带来了全新的视角和不一样的内容。 全书共四个篇章,300余张高清大图,生动有趣地介绍了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的政治生活 我们走在大路上:人民的劳动生活 八小时之外:人民的娱乐生活 我的小日子:人民的家庭生活 ,呈现出20世纪50 80年代中国人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温暖而富有烟火气,蓬勃而鼓舞人心,展现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作者通过对比两个版本的连环画《朝阳沟》,分析了画家如何通过不同的绘画技术、绘画理念表现生活、表现美;通过分析年画、连环画、宣传画的细节,让读者了解画家创作的 小心机 ;书的最后,作者通过40多年
麦积山,地处天水市的麦积区麦积山乡南侧,是西秦岭山脉小陇山中的一座孤峰。麦积山石窟为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中国石窟艺术:麦积山》主要以摄影图片为主线来介绍麦积山的几个重要的石窟,其中附上释文。《中国石窟艺术:麦积山》提供了大量的麦积山石窟造像艺术与建筑等方面的实物照片资料,造像以泥塑见长。从麦积山各时代造像可窥见当时艺匠们突破佛教的清规戒律,以艺术的夸张、想象、概括、提炼而创作出来的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人物形象。真正如实地表现了南北朝后期的审美情趣,在石窟艺术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是一本兼具专业性、权威性、可读性与典藏性的中国绘画典藏画册。本书由中国艺术史领域专家伊瑞、覃琨瑛精选编撰,耗时3年写就,力图以清晰、简洁的文字,传神地讲述1600年的中国绘画。 本书前言提纲挈领地分析了中国古代绘画艺术整体的发展脉络、风格特征,分门别类地介绍画派、画家、作品。 图片部分按照年代顺序,精选挑选了160张绘画作品,尽收中国传世名画,涵盖了人物、山水、花鸟等类型,每一时代每位画家的代表性作品均被收入其中。每一幅画作均配有简练、深刻的解说文字,不仅讲述了每位画家的生平小传,还生动分析了作品画面风格、技法、历史意义等,带领读者共同走入中国绘画的历史。
月份牌,一种融合中西绘画技法、彰显海派绘画特色的通俗绘画表现形式。以上海为中心风行百余年,并以图像的方式记录了百年间的商业文化变迁,记录了民众审美取向的变化,更见证了百年间的时代风云变幻,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史料价值和研究价值。然而,曾几何时,月份牌因涉及工商业而被正统美术界轻视,被斥为 媚俗 ,美术年鉴和美术家传略也鲜少提及月份牌画家。因此,本着为月份牌画家群体正名、为月份牌画家群体立传的目的,本书在查阅文献、多方搜寻、走访知情人的基础上,以时间为线索,以画家间的传承为脉络,以每个画家自身为呈现视角,将上海月份牌画家的生平、艺术生涯、创作风格、擅长题材、艺术特征、月份牌画作代表作品集中呈现,汇成一册类辞典性质的图集,以期揭开这些画家的神秘面纱,让他们重新集中 站 在众人面前,
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陶瓷器是一种独特而重要的载体,它们凭借着坚实的质地、稳定的性能,得以保存千年万年,记录下古代社会的生产、生活、科技、艺术等诸多信息。考古资料不断丰富,材料不断更新,陶瓷史的研究也随之不断深入和系统化,逐渐形成了古文献学、考古学和文物学三足鼎立的知识格局。将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总结、整理、公之于世,是一项十分必要和有益的工作。近年来,随着文物宣传工作的开展,古文物已不再是令人敬而远之的神秘之物,它日益吸引众多业外人士,参与到保护、收藏和研究的行列里来,陶瓷是其中的大宗项目。因此,对相关工具书的需求大大增加。《中国古陶瓷图典》的编写工作,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 《中国古陶瓷图典》的收词范围,限定在中国古代至近代境内生产的陶瓷器及其传统烧造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