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杰出的画家、美术教育家。他热爱艺术,擅长素描、油画、国画,培养并纵酒了一大批杰出的画家,被称为“中国现代绘画之父”。本书通过对徐悲鸿生平与绘画作品和谐统一的讲解,让读者次亲临体会,中国现代绘画之父的创作精神及绘画功力。
建筑画,顾名思义,是以建筑物为描绘对象的绘画门类。自古以来,建筑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建筑已不仅具有单纯的买用功能,更成为种文化意蕴的象征;不仅需要借助技术手段实现,也因具有丰富的审美内涵而成为重要的艺术门类之,成为文学、雕刻和绘画的表现对象。作为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个独立画科,建筑画通过对人造屋宇舟车的刻画,展现人们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文化意蕴,并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与表现形式,记录了中华民族每一历史时期不同的建筑面貌和审美风格,保存着极具丰富的建筑学史料。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中国古代建筑画,描绘对象包括宫殿、寺院、园林、民居、陵寝,建筑形式有亭、台、楼、捌、塔、桥梁等,表现形式上既有使用“界尺”,“折算无亏”的“界画楼阁”,也有徒手为之,随意自
本次出版的《古玩图鉴》系列丛书主要有以下特点:《古玩图鉴》共有8册,分别是:铜器篇、玉器石器篇、陶瓷篇、书画与碑帖篇、家具篇、玺印古钱篇、文房清供篇、杂项篇,内容上大大超过原著《古玩指南》;原《古玩指南》仅仅是单本单色,没有图片,改编后的《古玩图鉴》共分为8册,全书插有近3000张的精美图片,大大提高欣赏和阅读的效果;鉴于在赵汝珍时代的科技和考古的局限性,书中难免有悖论,编者对原文作了一些修正并增加现代考古的成果。赵汝珍是清末大理院少卿、古玩大家余戟门的女婿,琉璃厂萃珍斋的主人,有着广博的古玩知识。他所编著的《古玩指南》自1941年出版以后,一直受到古玩界的推崇,被认为是古玩界的入门宝典和文献。《古玩图鉴》系列丛书忠于《古玩指南》原意的基础上,大胆融入了诸多现代元素极力展现当代古玩界的新
《蒙娜丽莎》《很后的晚餐》《向日葵》《睡莲》……这些世界名画,你或多或少见过或者是听过它们的名字,但是面对它们,我们常常却像面对一个“熟悉的陌生人”,我们知道它,与此同时,我们也常常困惑:它们究竟为什
全书精选三十余幅中国书法、绘画史上的作品,讲述其诞生,记录其流转,阐释其风格,解读其意蕴,对作品背后作者的生平经历与文化影响也着墨甚多,从而通过这些熠熠生辉的艺术瑰宝,大致串起一部由西晋直至近代的江南书画发展史。书中所选的,无不是对江南乃至整个中国的书画艺术产生极为深远影响的名家名作,包括陆机《平复帖》卷、王羲之《兰亭序》及其摹本、顾恺之《女史箴图》卷、孙位《高逸图》卷、赵孟頫《秀石疏林图》卷、王冕《墨梅图》轴、倪瓒《渔庄秋霁图》轴、唐寅《秋风纨扇图》轴、董其昌《秋兴八景图》册、郑燮《竹石兰花图》轴、吴昌硕《红梅图》轴等,江南地区历代名家画派的风貌有了相对完整的呈现。
《摄影大师的智慧》汇集了摄影大师的金句名言,并配以大师代表作品,分为“纪实”和“艺术”两大类。倾听大师话语,从不同角度解读大师的创作理念和人生智慧。作者对名言的挑选原则如下:一、年纪在?60?岁以下的不挑;二、名实不符的不挑,摄影界非常有名,但是摄影作品不如其评论文章的,如纽约现代美术馆摄影部主任爱德华·斯泰肯;三、专业领域成就大过其艺术创作的不挑,像人像摄影大师理查德·阿维顿、海默·纽曼、大卫·贝利和欧文·佩恩等笔者都没有收录;四、摄影史上笔者没听过名字或是笔者对其作品没有共鸣的不挑;五、个人留下的嘉言太少或过于平淡的不挑。相信最终收录的摄影家嘉言,应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花笺图说》,是作者积几十年笺纸收藏经验与研究成果写成的一部关于花笺的专门著作,全书收录作者精心收藏、完好保存的晚清时期至二十世纪末的珍贵笺纸近二百张。书中“综述”部分,回顾式地全景介绍了花笺的产生与变迁的数百年历程,全面囊括了花笺从制作到使用,以及鉴藏玩赏的诸多方面;分述部分,则将作者收藏的部分花笺精品一一列举说解,呈现出花笺鉴藏的深厚文化内涵与文史意趣。
《2007古董拍卖年鉴》分瓷器卷、玉器卷、杂项卷、书画卷共四册。收录了纽约、纳高、伦敦、香港、北京、上海、广州、昆明、天津、沈阳、云南等城市或地区的四十余家拍卖公司2006年度拍卖成交记录与拍品图片。 本书内文条目原则上保留了原拍卖记录,按拍品号、朝代、品名、估价、成交价、尺寸、拍卖公司名称、拍卖日期等排序,部分原内容缺或不详的,即不注明,书画卷内文条目还有作者姓名、作品形式、创作年代、钤印等内容。 因境外拍卖公司宿地不同,本书拍品估价有多种币种:RMB人民币,USD美元,EUR欧元,GBP英磅,HKD港币。但本书所有拍品成交价均采用RMB(人民币)币种。 境外拍卖公司宿地英文缩写:NY纽约,LD伦敦,HK香港。
《佳本爱好者》,作者谢其章。作者喜欢书爱好书收藏书,日记月累,可供写作的素材越来越多,就值得写作一本小书,来谈谈这些书,以及收藏这些书的来龙去脉新鲜事儿。本书共分为三个部分,收录了20多篇精美的小文,不只谈书,还有集邮以及老北京的趣事儿,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