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荟萃(细读美国藏中国五代宋元书画珍品)》是对“翰墨荟萃”展的导览读物。2012年,美国藏中国五代宋元书画珍品展在上海博物馆开幕,百年前或几十年前流入美国的《溪岸图》《捣练图》《晴峦萧寺图》等巨制将回到中国与观众见面。本书邀请单国霖、余辉、高居翰、方闻、谢柏轲、姜斐德等国内外美术史学者,以及张鸣、白化文、扬之水、杭侃等人文学者,介绍了画展陈列的唐宋元名画,将这些名画的魅力充分地展现给读者。本书由陈燮君主编。
《二十四诗品》是探讨古典诗歌创作,特别是古典诗歌美学风格问题的理论著作,成为 中国文学批评史 上的经典名篇。 二十四品 分为雄浑、 冲淡 品、 纤秾 品、 沉着 品、 高古 品、典雅品、 洗炼 品、 劲健 品、 绮丽 品、自然品、 含蓄 品、 豪放 品、精神品、 缜密 品、 疏野 品、 清奇 品、 委曲 品、 实境 品、 悲慨 品、 形容 品、 超诣 品、 飘逸 品、 旷达 品、 流动 品,并以四言诗的形式,为每一品的风格描绘出一幅幅意境。客观来说,该书具有一定的缺陷性,其诗性化语言呈现给读者的更多是感性的认知,缺少理性的逻辑分析,难免使读者产生困惑。《移花就镜:二十四品诗书画印通释》创造性地将 二十四品 的审美体系运用到中国传统诗、书、画、印的鉴赏上,选取古今佳作,以具象可感的诗、书、画、印与每一品风格相印证。阅读此书,不但能使读
提到艺术品,我们往往认为它们是被静态摆放的,但艺术品在成名前往往有着非凡的流浪之旅 常常伴随着神秘与历险,它们或许被盗窃、掠夺、成为遗产中的被争夺之物,有的甚至见证了社会历史的变革。 本书以时间轴串联,带领读者踏上诸如《阿诺菲尼的婚礼》《镜前的维纳斯》等世界名作的流浪历险之旅。在这趟颠沛流离的旅程中,有各种各样的人物(艺术家、收藏家和商人)、多种艺术风格和艺术运动(从文艺复兴到当代艺术),以及这些艺术品在旅途中的 经停站 (从国王的私人会客厅到银行家的办公室)。 一起来了解 高雅艺术 背后不太 高大上 的旅行吧。
《照夜白》是一部山水画札记。书名来自唐玄宗的名驹“照夜白”,取其字面的意象——水墨山水的黑是物象,是黑夜,白是空无、水和云光。全书分为五个部分“山中何所有”“时间中的风景”“空隙之美”“鸟之双翼”“山水小史”,合计70余篇文章。作者结合具体的画作与自身的绘画经验,以散文般的诗性语言,立足山水画的笔墨、空间、构图等基本概念,探讨了一些司空见惯但有趣的话题: 辑“山中何所有”,回答的是“当我们看山水画时,我们在看什么”的疑问,文章从山水、山水诗和山水画的关系讲起,探讨诗歌与绘画意境的生成,山水如何从荒野变为人文景观。第二辑“时间中的风景”,分析中国画中暗藏的独特时空观,以及古人如何在画中营造高远、深远、平远的空间感,乃至所谓的“移步换景”又是如何实现的。第三辑“空隙之美”,以美学讨
书画艺术是我们的国之精粹,亦展现文人风骨。启功先生既是教育家、学识渊博的国学大师,也是独步当代的大书法家、继承了中国文人画优良传统的画家,堪称诗书画三绝。他将学术与艺术相贯通,将传统文化的深厚素养与敏锐准确的艺术鉴赏眼光完美结合,成为古书画鉴定的通人。 本书分为六个篇章,既有古书画鉴定方面令人心折赞叹的精深研究、独到见解,也有对整个书法史的深入解析、透辟之论,其《论书绝句》及口释就是一部简明的中国书法史。同时还有怀念吴镜汀、溥心畬、齐白石、李叔同、台静农、赵朴初先生的文字,朴实平淡之中勾勒出一代大师的风范,仁者永怀无尽意,令人无限向往.
孔子见老子和孔子以七岁的项橐为师是两个大家熟知的故事,在文献中流传不绝,也留存在汉墓的壁画、画像石和画像砖上。本书旨在结合文献与图像,通过分析七十余幅孔子见老子画像,一窥汉儒和地方官员的内心世界。下编 画像石过眼录 ,详细记述了作者近三十年对此类画像的田野考察经过,并特意多附同一画像的多种资料图片,希望能为读者呈现更多细节和线索。
中国画,简称 国画 。是我国传统造型艺术之一。从美术史的角度讲,民国前的都统称为古画。国画在古代无确定名称,一般称之为丹青,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中国画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识。但当艺术品产生了价值,并在市场开始流通时,就会有相同仿品出现,是人们为私欲驱使,追求利益,谋划生计的一种古老而隐秘的特殊行业。几千年来这一行业不断的漫延,手段越来越高明,技法越来越多样,真真假假,混迹于世,一直困惑着人们的眼球。本书由看画、读画、识画、赏画等章节组成,分别从各个角度论述了如何看懂一幅中国画的过程。使读者能够在原有的赏画基础上有一个进阶的认识。
《玉合记》是明代梅鼎祚创作的戏曲,此剧据唐孟綮《本事诗一隋感》中韩拥的故事和许尧佐《柳氏传》演义而成。《重校玉合记》原版框高二十一点六厘米,宽十四点四厘米,半叶十行二十字。小字双行同,眉栏镌音释,白口,无鱼尾,单界栏,四周单边。版心镌 玉合记 、卷次、页码书中有插图十七幅,双面合页连式。现藏于日本京都大学文学部图书馆。
《折桂记》是明代传奇,本辑《新刊校正全像音释折桂记》为明万历间金陵唐振吾广庆堂刻本。《新刊校正全相音释折桂记》原版框高二十一点二厘米,宽十四厘米。半叶十行二十字,小字双行同,眉栏镌音释,白口,无鱼尾,单界栏,四周单边。版心镌 折桂记 、卷次、页码。书中有插图十幅,双面合页连式。现藏于日本京都大学文学部图书馆。
收藏不仅仅是一项投资,不仅仅是一项爱好,更是一种情怀、一种责任,把我们的历史、文化、艺术发扬传承的责任。历代收藏大家把毕生精力耗费在藏品的收集和鉴赏上,总结出宝贵的知识经验,不但至今影响着我们乃至后来人的收藏观,而且这些藏品也因收藏家的鉴赏而获得新生命,超越了自身固有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而身价倍增。 《读画鉴瓷录》系列的出版,就是继承历代收藏大家为传扬收藏文化而著书立说的精神,总结出宝贵的收藏鉴赏经验传于今人,传于后世,也使得这些藏品因为当代名家的品鉴,因为世人的品鉴,因为这一发行传播行为而获得新的价值。
《浣纱记》是根据中国明代传奇作品《吴越春秋》而改编的昆曲剧目,借中国春秋时期吴、越两个诸侯国争霸的故事表达对封建国家兴盛和衰亡历史规律的深沉思考。故事曲折、结构完整。《重刻出像浣纱记》原版框高二十点九厘米,宽十三点九厘米。半叶十一行二十字,小字双行同,眉栏镌音释,白口,无鱼尾,单界栏,四周单边。版心镌 全像注释浣纱记 、卷次、页码。书中有插图十二幅,双面合页连式。现藏于日本京都大学文学部图书馆。
肖燕翼先生为著名古书画鉴定专家,师从徐邦达,刘九庵诸先生,在长期的鉴定、研究过程中,继承了其师以笔墨签别为主,以各种考据为辅的传统书画鉴定方法,并揭示出一丝前人尚未发现的古书画伪作及其伤、代者。 《古书画名家名作辨伪三十例》所收录之论文,大部分为肖先生近十余年间参加各大博物馆专题书画展览和学术研讨会所提交的相关论文,其大体属于两个课题范围的研究:一是 以伪鉴伪 ,即是考鉴为伪品书画中的书画表现形态、题跋、藏印以及相关著录,文献记载等材料,联系、发现存在相同或类似问题的一些传世作品,显现出它们似是同一时代、同一些人甚是同一人所作的伪书画;二是围绕清宫藏书画钤加乾隆御玺的相关规定、规律,发现了一些钤加伪玺印的书画,其中涉及一些传世名作,故予以考鉴、辨伪。除此之外,尚有数篇文章
中国的版画有一千年以上的历史,*早的版画可能出现在隋唐之际,明清两代是我国版画发展的黄金时期。版刻艺术出现了多种流派,并且版画插图都形成了自己独具风格的特色,使之有了艺术性,也就有了印痕之美以外的创造性、生趣和民族价值。《剑啸阁自订西楼梦传奇》,上海图书馆藏。全书分上下二卷,共四十出,卷前有版画八幅,其图乃是明末清初 山水园林 式版画的代表作,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和艺术价值。
本书论述中力求通过资料的收集、归纳和总结为粉本的艺术价值以及为研究粉本的意义提供夯实的论据。 本书的思考从壁画的绘制中来,希望通过对“粉本”的研究,梳理出传统壁画的绘制理法。厘清概念,总结出“粉本”对于中国传统壁画的传承发展的重要作用。
《姜丹书艺术教育杂著》是中国近现代较为鲜见的有关艺术教育的文集,1991年10月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出版后受到我国美术史界的重视和好评。该书出版30年来,由姜丹书之子姜书凯先生又陆续收集整理了30余万字的佚文,使全书内容得以大幅度扩充,现作为增订版出版。该书内容涉及 艺文论议 、 艺林史事 、 师友传记 、 桑梓情深 、 史料钩沉 等,附《姜丹书教育生活年鉴(自编年谱)》。谢海燕、陈振濂两位先生作序,由刘海粟先生题写书名。书中不少篇幅的内容,填补了我国近现代美术史之空白。
《玉茗堂批评红梅记》是上海图书馆收藏的诸多中国古代版画精品之一,它的版画皆以写景传情、文雅清幽见长。它不仅是戏曲史研究的珍贵文献,更是廓清晚明版画史风格演变过程的重要标本。全书上下二卷,卷前各有版画六幅。绘刻精美,尤为珍贵。
中国画,简称“国画”。是我国传统造型艺术之一。从美术史的角度讲,民国前的都统称为古画。国画在古代无确定名称,一般称之为丹青,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中国画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识。但当艺术品产生了价值,并在市场开始流通时,就会有相同仿品出现,是人们为私欲驱使,追求利益,谋划生计的一种古老而隐秘的特殊行业。几千年来这一行业不断的漫延,手段越来越高明,技法越来越多样,真真假假,混迹于世,一直困惑着人们的眼球。本书由看画、读画、识画、赏画等章节组成,分别从各个角度论述了如何看懂一幅中国画的过程。使读者能够在原有的赏画基础上有一个进阶的认识。
中国画,简称“国画”。是我国传统造型艺术之一。从美术史的角度讲,民国前的都统称为古画。国画在古代无确定名称,一般称之为丹青,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中国画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识。但当艺术品产生了价值,并在市场开始流通时,就会有相同仿品出现,是人们为私欲驱使,追求利益,谋划生计的一种古老而隐秘的特殊行业。几千年来这一行业不断的漫延,手段越来越高明,技法越来越多样,真真假假,混迹于世,一直困惑着人们的眼球。本书由看画、读画、识画、赏画等章节组成,分别从各个角度论述了如何看懂一幅中国画的过程。使读者能够在原有的赏画基础上有一个进阶的认识。
梅花是中国的传统名花,它在严寒中开百花之先, 独天下而春,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梅之色淡雅明冶,其香浓郁独特,其韵清贞脱俗,其姿横斜疎瘦。古往今来,人们在赋予它隐者高士、霜冷美人、亮节先春品性的同时,又通过题咏、绘画等形式不断地寄托自己的审美情感并丰盈着它的文化内涵。 本书收录了杭州博物馆收藏的梅花书画精品一百余件,涵盖了元明清到近现代的各个时期。有立轴、扇面、册页等,基本囊括自明至近现代400余年花鸟画名家,如明代周之冕、陈继儒,清代金农、赵之谦,近现代丁辅之、黄宾虹等著名画家,充溢着文人画的虚静之气、书卷之气。
本书是我社连续第22年出版的拍卖行业年鉴,该书是收藏拍卖行业 有影响的工具性图录,本书为杂项卷。本书分两部分,图录部分精选了2021年度家具、珠宝、钱币、紫砂、竹木牙角雕、铜器等收藏门类的1800多幅图片拍卖纪录,记录拍品号、朝代、品名、估价、 、尺寸、拍卖公司名称、拍卖日期等信息。拍卖数据成交汇总部分,收集2021年数万条杂项拍卖数据,供读者对照检索。本书通过简明的体例、精美的图片、翔实的数据资料,对中国古董文化底蕴、艺术魅力和投资收藏价值进行集中的展示,深受拍卖行业、收藏家、艺术家喜爱,是中国艺术品拍卖行业的重要工具书。
《中国现代国画家艺术与市场分析》一书囊括了梁树年、任率英、关山月、赖少其、吴冠中、石鲁、黄永玉、黄胄、范曾、刘大为等60多位现当代画家,对他们的创作历程、个人风格和作品的收藏价值、未来市场趋势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为收藏者提供切实可靠的参考资料。每个画家都与社会、市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他们的绘画风格、作品质量又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所以对现当代书画家很难做出相对客观的分析。而《中国现代国画家艺术与市场分析》一书,对画家的作品及其价值从横向、纵向进行对比,对近现代、当代中国书画投资研究与艺术行情预测客观、准确、全面,因而对收藏家的指导意义很大。
《云南民间收藏集萃》是一套集资料、展示交流、鉴赏、参考等功能为一体的图册:以藏品留存于云南民间收藏人手中为资料入选范围,以藏品为真品和同类藏品中的精品为入选条件,以帮助广大藏友较全面了解云南民间收藏和为云南民间收藏提供展示与交流为主要目的。内容涵盖民间收藏较多的古字画、青铜器、奇石、翡翠、古家具、古钱币、古瓷器、杂件等门类。 本书为书画册,对所收入的藏品,重在尽不其物质属性为主,如名称、作者、尺寸、材质、色泽、印鉴等细部特征的内容,不叙说其文化阶值,以免先人为主,进而限制、影响读者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