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书是近些年来中国集邮界非常难得的一部好书,收录了中国集邮的方方面面。它是一部空前的集邮百科辞典,它采摭宏富,收辞近6000条,200多万字,在中国集邮工具书中是涵盖广、内容量大的一部《中国集邮大辞典》是集邮领域的知识库,又是中国邮史、邮事的资料库。举凡集邮对象、集邮方法、集邮组织、集邮研究、集邮展览、集邮文献,以及邮票市场等无不包容。从中国古代邮驿史、近代邮政史、邮票发行史到集邮发展史,凡为当今集邮界所关注和研究的事件、人物、制度、设施,都作了系统的记述。因而,这部辞书具有广泛的实用性,不但成为广大集邮者的邮海梯航,也为从事集邮研究和邮事研究的专业人士提供了基本的资料汇集。
本目录是迄今为止我国出版的最全的中国邮票价格目录,共包括自1878年7月至1997年12月清代、民国、解放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发行的全部邮票。目录首次运用表格形式清晰地为读者介绍了中国邮票的市场价格,绘出了中国邮票的升值轨迹。本目录资料翔实,价格准确,是广大集邮爱好者、集邮工作者、邮政工作者之工具书。
木雕是以各种木材及树根为材料进行雕琢加工的一种工艺形式,传统木雕更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中国木雕历史悠久,它的产生、发展与东方民族生活的地理环境、文化风俗、生活习惯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为让广大喜爱木雕、收藏木雕的朋友们对木雕有一个更加系统、全面的了解,我们特意编写了这本《木雕》。书中详细介绍了木雕的起源、发展历史、分类与流派、雕刻工艺与技巧、传世木雕的鉴赏、木雕的收藏与保养等,通过阅读本书,您可以感受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同时也可以汲取其中的民族艺术精华,提升自我的视野和品性。
此书是近些年来中国集邮界非常难得的一部好书,收录了中国集邮的方方面面。它是一部空前的集邮百科辞典,它采摭宏富,收辞近6000条,200多万字,在中国集邮工具书中是涵盖广、内容量大的一部《中国集邮大辞典》是集邮领域的知识库,又是中国邮史、邮事的资料库。举凡集邮对象、集邮方法、集邮组织、集邮研究、集邮展览、集邮文献,以及邮票市场等无不包容。从中国古代邮驿史、近代邮政史、邮票发行史到集邮发展史,凡为当今集邮界所关注和研究的事件、人物、制度、设施,都作了系统的记述。因而,这部辞书具有广泛的实用性,不但成为广大集邮者的邮海梯航,也为从事集邮研究和邮事研究的专业人士提供了基本的资料汇集。
《味邮票》这本独具魅力的集邮专著,今天和广大集邮者见面了,这是当今中国邮坛上一件值得庆贺的事。 本书的两位作者张振声先生和林轩先生,是广大集邮者十分熟悉的老朋友,也是当前中国邮坛值得称颂的人物。张振声老先生已78高龄,林轩先生比他小17岁,刚刚退休。他们是北京邮坛一老一少黄金搭档,共同的爱好和追求缩小了他俩年龄的差距,并肩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集邮道路。在20世纪70年代我国集邮刚刚复苏的难忘岁月,他俩是京城集邮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开拓者。他们对集邮满怀激情,忠贞不二。为的是从邮票上得到特有的知识和乐趣,没有其他功利目的。他们不跟风、不随流、从自己的实力出发,扬长避短,为自己设定了与众不同的集邮目标和范围。开始时,他们把收集研究的课题界定为矩形邮票以外的所有形状的邮票(即后来通称的异形邮票
《中国邮票博物馆藏品集》由文物出版社出版,中国邮票博物馆编著。全书均用铜版纸彩色精印,用硬壳包装,大16开。该书是一部馆藏邮品图谱类图书,可供集邮学界披沙拣金、探源溯源的参考。 《中国邮票博物馆藏品集》收录的邮品及资料均是中国邮票博物馆的珍藏,其说明文字简明准确、资料翔实。每卷编排都以该时期国家发行的正式邮票为主体,辅之以相关的邮票原图、样票、旧票、方连、大张、实寄封、片、邮戳,以及邮史资料。国家正式邮票全部收入,其它资料则选用代表性的精品。 《中国邮票博物馆藏品集》(清代卷) 收录有清代海关试办邮政发行的邮票、清代国家邮政初期的加盖改值邮票、“大清邮政”官局成立后发行的邮票、清代国家邮政发行的邮资明信片、清代驿站的排单、火票、台湾省早期邮票、民信局的实寄封。这些藏品展示了邮票的
《清代民国邮票图鉴》所收录之邮票,其内容包括从1878年发行的套海关大龙邮票,到1949年底之单位及银圆邮票,其中包括各种普通票、纪念票、加盖票、航空票、军用票、包裹票、快信邮票、欠资邮票及限省用邮票,并有各种印刷未发行之邮票,试盖票及错体票等。各种邮票均注明纸张、刷色、齿孔(P)及背胶(G),邮票价格均以“RMB”(人民币)表示,前为新票价,后为旧票价。不过邮市价格因供求关系和其他因素而有所波动,故悦古编著的《清代民国邮票图鉴》标出之价格,只可作为比较,仅供参考而已。商埠邮票和外国在华客邮票,均因时间关系未能这次同时刊印,只好等修订本再补上,望读者见谅。
悦古编著的《新中国邮票图鉴》选录中国邮政从1949年lO月到2011年12月所发行的邮票。《新中国邮票图鉴》把中国邮政发行的邮票划分为:(1)“纪”字头邮票;(2)“特”字头特种邮票;(3)“文”字邮票;(4)编号邮票;(5)“J”字头纪念邮票;(6)“T”字头特种邮票;(7)按年份编号纪念、特种邮票;(8)小本票;(9)普通邮票;(10)东北贴用普通邮票;(11)旅大贴用普通邮票;(12)个性化专用邮票;(13)小版张;(14)加字改值邮票;(15)欠资邮票;(16)航空邮票;(17)军用邮票;(18)包裹邮票;(19)自动化邮票。
本书概括介绍了集邮展览的产生与历史,对集邮展览的组织及实施以FIP邮展规则为依据进行了介绍与论述。全书包括“邮展及展品类别”、“邮展的组织机构及其人员”、“邮展的实施”、“展品素材”、“展品的制作与参展”、“展品的评审”、“文献资料”七大部分。本书结合集邮展览的发展趋势,介绍了如何运用新的思维方式及技术手段,达到提高邮展及展品水平的目的,为集邮专职工作者、邮展征集员、参展者、集邮爱好者及社会文化工作者提供了有关集邮展览各个方面的指导与帮助。
本书收录了新中国邮政主管部门自1950年1月至2014年12月底所发行的普通邮资明信片、纪念邮资明信片、特种邮资明信片。丰富的内容,清晰的图片,翔实的资料,不仅便于集邮者和邮政从业者查阅,也有利于大众了解中国邮政所发行的这些邮资票品。
本图典以85万字及近800幅图之巨,向读者展示了凡与名犬相关的各类邮品,就是在这些收集自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精美邮品,详尽地、相得益彰地介绍了邮品与名犬的科学的各类知识,实为集邮爱好者的宠物爱好者之书。
《中国明清木雕精粹:瑞兽博古卷》收录古代雕作品题材内容极文博,神话传说、历史人物、山水花草、货禽瑞兽、圣贤言行、家规庭训、诗词画意、戏文演义、田园风土,包罗万象,不一而足。医师们似乎信手拈来,刀凿寻觅着木的纹理,碎屑纷飞后木坯上出落出精细的工笔、大气的写意、传神的漫画乃至抽象的描绘,煞是百家争鸣,各有千秋。古代木雕作品大多托物传神,主旨或是吉庆延福、镇邪驱魔;或是贬恶扬善,弘扬圣贤之道、兴废之戒,国人以之寄托虔敬,以之“成人伦而助教化;或纯粹表达美感——人类文明永恒的追求。赏心悦目的木雕作品构筑了亭台楼阁、华堂深院,文明与礼仪在无言的镂刻、雕凿之间传扬,装点着脉脉书香。许多看来纯属装饰图形的作品中也可以找到古人的深远意趣。
本书概括介绍了集邮展览的产生与历史,对集邮展览的组织及实施以FIP邮展规则为依据进行了介绍与论述。全书包括“邮展及展品类别”、“邮展的组织机构及其人员”、“邮展的实施”、“展品素材”、“展品的制作与参展”、“展品的评审”、“文献资料”七大部分。本书结合集邮展览的发展趋势,介绍了如何运用新的思维方式及技术手段,达到提高邮展及展品水平的目的,为集邮专职工作者、邮展征集员、参展者、集邮爱好者及社会文化工作者提供了有关集邮展览各个方面的指导与帮助。
木雕是以各种木材及树根为材料进行雕琢加工的一种工艺形式,传统木雕更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中国木雕历史悠久,它的产生、发展与东方民族生活的地理环境、文化风俗、生活习惯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为让广大喜爱木雕、收藏木雕的朋友们对木雕有一个更加系统、全面的了解,我们特意编写了这本《木雕》。书中详细介绍了木雕的起源、发展历史、分类与流派、雕刻工艺与技巧、传世木雕的鉴赏、木雕的收藏与保养等,通过阅读本书,您可以感受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同时也可以汲取其中的民族艺术精华,提升自我的视野和品性。
这是一部特殊的书。 这是一部用世界各国邮票中的建筑形象汇编而成的世界建筑历史书。与浩如烟海的建筑图书相比,称之为一座微缩的建筑艺术博物馆,似不为过。 据估计,世界各国迄今发行的建筑艺术邮票为1万多枚。收入本书的5000枚左右邮票,出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展示的建筑艺术,纵贯数千年,绚丽夺目,各具特色,多姿多彩,令人目不暇接。我想,除了专攻世界建筑史的少数专家之外,绝大多数建筑师和建筑系学生,很难有机会或精力通过一般的资料查阅与实地考察去涉猎如此丰富的建筑艺术宝藏。而今,这部图典的出版,以一种高度集成的方式,迅速打开了我们的眼界。这5000枚方寸邮票,却像5000个巨大无比的窗口,展示了世界建筑艺术的历史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