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雕刻珍萃》一书是故宫博物院珍藏的竹、木、牙、角雕刻精品的一次较为集中的展示,全书共选文物224件,分为竹雕、木雕、象牙雕、犀角雕四部分,其中竹雕60件,木雕50件,象牙雕77件,犀角雕37件。每件珍品均以一至多幅彩色图片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展示其精妙之处,文字说明生动简洁,特征描述准确,背景材料充分。前言简述了中国古代竹、木、牙、角雕刻工艺的发展状况,并为中、英文两种文字。本书是雕刻领域的研究者、爱好者和工艺品制作者不可多得的一部好书。
《故宫雕刻珍萃》一书是故宫博物院珍藏的竹、木、牙、角雕刻精品的一次较为集中的展示,全书共选文物224件,分为竹雕、木雕、象牙雕、犀角雕四部分,其中竹雕60件,木雕50件,象牙雕77件,犀角雕37件。每件珍品均以一至多幅彩色图片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展示其精妙之处,文字说明生动简洁,特征描述准确,背景材料充分。前言简述了中国古代竹、木、牙、角雕刻工艺的发展状况,并为中、英文两种文字。本书是雕刻领域的研究者、爱好者和工艺品制作者不可多得的一部好书。
《故宫雕刻珍萃》一书是故宫博物院珍藏的竹、木、牙、角雕刻精品的一次较为集中的展示,全书共选文物224件,分为竹雕、木雕、象牙雕、犀角雕四部分,其中竹雕60件,木雕50件,象牙雕77件,犀角雕37件。每件珍品均以一至多幅彩色图片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展示其精妙之处,文字说明生动简洁,特征描述准确,背景材料充分。前言简述了中国古代竹、木、牙、角雕刻工艺的发展状况,并为中、英文两种文字。本书是雕刻领域的研究者、爱好者和工艺品制作者不可多得的一部好书。
《故宫雕刻珍萃》一书是故宫博物院珍藏的竹、木、牙、角雕刻精品的一次较为集中的展示,全书共选文物224件,分为竹雕、木雕、象牙雕、犀角雕四部分,其中竹雕60件,木雕50件,象牙雕77件,犀角雕37件。每件珍品均以一至多幅彩色图片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展示其精妙之处,文字说明生动简洁,特征描述准确,背景材料充分。前言简述了中国古代竹、木、牙、角雕刻工艺的发展状况,并为中、英文两种文字。本书是雕刻领域的研究者、爱好者和工艺品制作者不可多得的一部好书。
无
歙砚,又称龙尾砚,中国名砚之一,产自江西婺源龙尾山,迄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北宋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和蔡襄,都对歙砚做过极高的评价,此后历朝历代的文人雅士对歙砚也无不喜爱与赞美。 千余年来,历史的发展与歙砚的嬗变相互交辉,不同时期的文化与审美意识,在歙砚上都通过雕刻技艺和造型纹饰而留下了清晰的印迹,歙砚的发展也折射出人类文明的进步。本书作者胡中泰与歙砚相伴走过三十余年,他将这些年对歙砚发展的认识与感悟重新整理编著此书。书中收录了二百余方历代歙砚的精品彩图,概述了歙砚的历史沿革,呈现出各类品种的纹理特征,剖析了变化多样的雕刻造型。此书为读者在认识歙砚和了解歙砚方面架起一座桥梁,是靠前很具很好不错性的歙砚鉴赏专著。
无
歙砚,又称龙尾砚,中国名砚之一,产自江西婺源龙尾山,迄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北宋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和蔡襄,都对歙砚做过极高的评价,此后历朝历代的文人雅士对歙砚也无不喜爱与赞美。 千余年来,历史的发展与歙砚的嬗变相互交辉,不同时期的文化与审美意识,在歙砚上都通过雕刻技艺和造型纹饰而留下了清晰的印迹,歙砚的发展也折射出人类文明的进步。本书作者胡中泰与歙砚相伴走过三十余年,他将这些年对歙砚发展的认识与感悟重新整理编著此书。书中收录了二百余方历代歙砚的精品彩图,概述了歙砚的历史沿革,呈现出各类品种的纹理特征,剖析了变化多样的雕刻造型。此书为读者在认识歙砚和了解歙砚方面架起一座桥梁,是靠前很具很好不错性的歙砚鉴赏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