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庐文化遍寻全世界的高品质内容和思想,并用多元的方式将其传递给中国3000万精英读者。大英图书馆的馆藏珍品超过2亿件,跨越了数千年的人类文明长河。2025年,湛庐文化再次携手大英图书馆,打造专属联名日历《湛庐珍藏·大英图书馆.2025》。跨越千年的艺术大赏。穿过2亿件藏品,为你寻到了365张旷世美图。《湛庐珍藏·大英图书馆.2025》以生肖文化、古典音乐、文学经典为灵感,选取了12个主题(瑰丽灵蛇、春之序曲、花之圆舞曲、动物狂欢节、绿野仙踪、仲夏夜之梦、夏之牧歌、海底两万里、月光奏鸣曲、群星闪耀时、如歌的行板、冬日小夜曲),集音乐、文学、科学、艺术于一体,内容丰富,时间空间跨越大,每 选取一张颜值高且内涵丰富的珍贵馆藏。好看又好听的日历,1800 分钟视听内容,全/方位覆盖旅行、文学、艺术、音乐、建筑、设计、时尚、体
和田历史文化陈列 是和田地区博物馆的通史陈列,展览突出 量身定做 ,跳出以往通史陈列的惯常思维,分主题区块展现历时性发展变化,在中国历史的大框架中全方位地展现和田历史,在多维视域中解读和田文化。本书由 引言 导览 策展 观展 结语 五部分组成,以策展人视角,全面呈现展览策划的心路历程和对博物馆策展工作的深入思考;带领读者穿越和田万年历史,对话和田先民,畅览和田水土和风物,领略和田传统与文化,重温古代中国中原王朝在西域 战马春耕陇上田 唐家风雨汉家烟 的励精图治。 本书系 中国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 策展笔记 丛书之一种,旨在提炼、整理展览的创新思路、实践经验与示范意义,提高我国博物馆陈列展览的整体水平,守护好、传承好、展示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展览意义 和田古称 于阗 ,风物壮美、族群多样
神游千年,大美敦煌。敦煌研究院出品敦煌日历,2025乙巳蛇年迎新纳吉。甄选收录295幅实景壁画、70幅专家临摹复原作品,从神佛护佑、经变故事,到传统建筑、服饰妆容、世俗生活,收录大量难得一见的未开放洞窟与未公开遗珍素材。菩萨低眉、 威仪、金刚怒目、伎乐踏歌……看见久已逝去的异域世界,看见繁多人物、富丽场面、瑰丽色彩、纯熟技巧。元旦节,敦煌文献有“三阳始布,四序初开”的记载,开年建福,此日金刚萨埵菩萨,传递无坚不摧的力量;上元节(正月十五),敦煌文献记载“灯笼火树,舞席歌筵”,此日《琳琅宝座图》,彩云围绕、飞天散花,彰显繁复华丽;冬至日,敦煌文献中有“阳爻始动,万物生芽”,此日《好友小酌图》,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年末,敦煌文献记载“长至初启,佳节应期”,此日天人头戴宝冠,手举祥瑞花盘,
故宫的文物修复师们薪火相传,师徒同心;他们坚持 择一事,终一生 的信仰。本书作者 故宫摄影师韩童用多年拍摄的第一手影像和多年的采访积累,深入讲述文物修复师们的故事。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掀起了近几年的文物、文化、历史、国学热潮。在这之后,修复师王津、王有亮、屈峰等人一度在网络上成为 网红 。本书的作者、摄影师正是文物修复部门的一员,在故宫修复部任专职摄影师。作者想通过只有故宫的 自己人 才能接触到的视角,拍摄和观察这些距离历史最近的大国工匠的生活方式 看他们的喜怒哀乐,体会他们的爱好,理解他们的惆怅,探索他们的生活与工作的连接点是什么 本书所展现的,是从工作中走出来,重新回归生活,再走入工作和他们的精神中去,更深入、更全面的展示和探究大国工匠的精神动力和性格。摄影,仅仅是一个探索的
荷物 始于魏晋,用于佛教供奉,取其出淤泥而不染、佛性光华之义,经过历史的发展, 荷物 逐渐走向了世俗生活,取其吉祥的寓意。这1600年的历史长河里,虽然经过了多少王朝的更替、世事沧桑,但带有荷花、荷瓣、荷叶、莲藕的各种纹饰、造型的器物却一直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成为中国人从未缺席的文化符号。 本书是首本关于荷花主题文物的图书,为浙江省博物馆专业团队编写,包含浙江省博物馆、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杭州博物馆、上虞博物馆、镇江博物馆、宁波博物馆六大博物馆的馆藏精品,其中更有16件国家一级文物。这142件文物涉及瓷器、金银器、雕塑、绘画等多个门类,从方方面面讲述荷物在中国1600年历史中是如何生长的。
本书为知名藏书票艺术家、收藏家黄务昌先生多年来从事中外藏书票收藏和研究的心得。全书分为三部分。部分历史篇,简要回顾中外藏书票的起源和发展历史;第二部分鉴赏篇,收录了作者20多年来收藏的欧美、日本、中国的精美藏书票中的部分藏品。第三部分实务篇,收录了有关藏书票的收藏、制作等方面的小知识。全书收录藏书票数百枚,原大精印。兼有艺术性和实用性,聚知识型、趣味性、观赏性于一体,既是藏书票爱好者的工具书和鉴赏手册,也是给爱书人、藏书人的一本通俗的普及读物。
《陪你读书日历2025》是一本可以听书打卡的文学陪伴日历。本书从麦家理想谷上千册藏书中精选《月亮与六便士》《倾城之恋》《傲慢与偏见》《遥远的向日葵地》《人生海海》等52本中外经典名著,汇聚毛姆、鲁迅、巴尔扎克、米兰?昆德拉等多位古今名家。全书秉持“读书就是回家”的理念,以“每日金句×读书打卡×扫码听书”为基本构架,实现碎片化时间“把名著读薄”。同时配有图书、作者的基本介绍,及精读音频二维码,由 拆书团队静心研磨,专业配音人士倾情演绎,让读者随时随地享受旷野人生,留下独属于自己的文学足迹。2025年全新升级,月历页选取麦家金句,搭配12幅色彩大师精美油画。每日宜忌,年轻人的出行玄学指南。日历和盒套均采用经典专红设计及烫金工艺, 感十足。附赠麦家陪你读书书签及精美笔记本,收藏送礼皆宜。
清代鼻烟壶是中西文化交融的结晶,玲珑之态让人爱不释手,鼻烟壶的发展贯穿整个清朝历史,真实地浓缩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小小鼻烟壶,集历代文化艺术精华于一炉,没有一项中国艺术工艺中能集这么多工艺变化于一身,近年来,鼻烟壶的投资和集藏价值不断攀升,引起国外朋友的浓厚兴趣。本书向外国读者介绍有关清代鼻烟壶的知识,引导读者欣赏种类繁多的清代鼻烟壶,并从中得到一种美的享受,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本画册资料丰富,图片精美,书中所有展品均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A snuff bottle, as a snuff container, represents a unique variety of China s ancient cultural relics. It first appeared in the royal court in the Emperor Kangxi Period (1661-1722) of the Qing Dynasty (1644-1911), became popular in the capital, and influenced the entire nation. It was made by large quantities in the royal and civil works. This book introduces
本书为“四川大学博物馆藏品集萃”丛书之藏传佛教艺术卷。本书将馆藏藏传佛教艺术类藏品作为一个整体,按藏族艺术史的进程,叙述其演变概况。全书分概说、图说两大类。其中,藏品又分为唐卡、印画、纸画片等13大类,并在概说部分对 “唐卡”与“造像” 两大类作了较系统的论述。在图说部分则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诸一进行解说。本书收录的很多藏品资料均为首度公布,对研究藏族艺术史与民族艺术交流史具有极高的参考与研究价值。
《不一样的衣服》是经过一定的市场调查后,结合目前纸质书发展态势,策划出版的一个少数民族服饰绘本类选题。面向读者为6-15岁少儿,也适合成人阅读。策划重点在于弘扬我国民族文化、挖掘我省少数民族类优势资源,并将严肃内容趣味化,迎合目前及今后一段时间的市场需求。全书主要以手绘图的形式,展现全国56个民族的代表性服饰,每个民族挑选男女各3套服饰绘制,绘画风格写实结合卡通,强调趣味性。并以简明通俗的中英对照文字介绍服饰的特点及文化内涵。并尝试运用现代纸书延生阅读模式:手机扫描二维码看对应民族的更多、更深入的服饰文化内容。
《中国四大印石的鉴别、防伪与投资》以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巴林石这中国四大印石为主要研究对象,为读者提供识别各类印石的科学技术手段,了解市场上常见的各种伪作的科学鉴别方法,为读者投资收藏印石起到积极的参谋作用,是投资收藏类的参考书。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类以口传方式为主,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代表性的民间文化艺术遗产。无论是精彩 伦的技艺,还是精雕细琢的手工,都可以进入非遗的候选名单,在历史的长河里,源远流长。邮票对非遗保护的推动作用,在于其所具有的 性和影响力,对于普及非遗常识、唤起民众的非遗保护意识、推动全社会来关心非遗参与非遗保护,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方寸天地——邮票上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5集邮日历用邮票图稿浓缩了中国非物质遗产精髓,涵盖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类别,并提炼每个非遗项目的特点,用300多张非遗邮票,一日一图,一图一文,多角度向读者展示东方美学,让读者每翻开新的一页都是惊喜的新 。
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是由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制作, 中宣部、国家文物局、中央电视台共同实施的国家涵养工程百集纪录片。第三季先后在央视纪录频道、爱奇艺等平台播出, 一如既往地受到观众好评。本书完整呈现了《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三季25 件国宝的故事内容, 以流畅生动的语言讲述国宝背后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和曲折经历,在引人入胜、跌宕起伏的故事中, 寻找中华魂魄,引领读者领略中华国宝不朽的价值与魅力。此外, 图书增加了大量有关文物的制作工艺、相关中国文化、中外文化对比的辅文, 使本书更具人文性、知识性和艺术性, 使历史文物爱好者和广大读者继纪录片后, 能对文物传奇、历史探索、中华文化有更为深入的探寻。
本书为 上海图书馆中国文化名人手稿馆丛书 之一。作者张丰泉是深受国内藏书票爱好者尊敬的艺术老人,年过九旬,仍在向木进刀,调色挥彩。他也是国内少有的持续创作藏书票已近50年的作者。如此漫长的艺术生涯,不仅令人感佩他对藏书票艺术的执着追求与不懈努力,还使人深切地感受到他的人生是多么的丰盈!刻刀下雕琢的不仅是图案,还是艺术家生活的本色写照。翻开一页页的作品,仿佛看到了贯穿在张丰泉几十年书香岁月中的一道绚丽的艺术彩练,它承载了作者丰满的书情画意,书写了作者丰厚的读书阅历。
■目录 导言:《我的学研机缘》 第一讲:《书画鉴定通则散论并举例》(上) 第二讲:《书画鉴定通则散论并举例》(下) 第三讲:《怀素 自叙帖 之我见》 第四讲:《对日本所藏数件五代及宋人书画之私见》 第五讲:《黄庭坚 砥柱铭 墨迹卷的确认——附论书法鉴定问题》 第六讲:《董巨派名笔: 富春卷 与 剩山图 原貌》 第七讲:《董其昌、龚贤与前新安派》 第八讲:《书画船——中国文人的“流动画室”》 第九讲:《乾隆丙寅( 1746 ):乾隆在书画鉴藏史上的丰收年》 第十讲:《乾隆皇帝 御笔盘山图 与唐岱》 第十一讲:《 石渠宝笈 初编编者梁诗正及三编编者黄钺的研究》 第十二讲:《前所未有的大时代》 后记 ■十二讲提要 第一讲
本书从美学的角度解读中国青铜器,带领读者鉴赏青铜器,了解青铜器,普及青铜器相关知识。本书共六章。 章为食器,以10件具有代表性的青铜食器,展示青铜的特点及相关历史、文化知识;第二章为酒器,展示27件青铜器及相关延展知识;第三章为水器,展示7件青铜器及相关延展知识;第四章为乐器,展示8件青铜器及相关延展知识;第五章为 ,展示7件青铜器及相关延展知识;第六章为杂器,展示11件青铜器及相关延展知识。本书适合对青铜器、传统文化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本书为知名藏书票艺术家、收藏家黄务昌先生多年来从事中外藏书票收藏和研究的心得。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历史篇,简要回顾中外藏书票的起源和发展历史;第二部分鉴赏篇,收录了作者20多年来收藏的欧美、日本、中国的精美藏书票中的部分藏品。第三部分实务篇,收录了有关藏书票的收藏、制作等方面的小知识。全书收录藏书票数百枚,原大精印。兼有艺术性和实用性,聚知识型、趣味性、观赏性于一体,既是藏书票爱好者的工具书和鉴赏手册,也是给爱书人、藏书人的一本通俗的普及读物。
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是由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制作, 中宣部、国家文物局、中央电视台共同实施的国家涵养工程百集纪录片。第三季先后在央视纪录频道、爱奇艺等平台播出, 一如既往地受到观众好评。本书完整呈现了《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三季25 件国宝的故事内容, 以流畅生动的语言讲述国宝背后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和曲折经历,在引人入胜、跌宕起伏的故事中, 寻找中华魂魄,引领读者领略中华国宝不朽的价值与魅力。此外, 图书增加了大量有关文物的制作工艺、相关中国文化、中外文化对比的辅文, 使本书更具人文性、知识性和艺术性, 使历史文物爱好者和广大读者继纪录片后, 能对文物传奇、历史探索、中华文化有更为深入的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