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以故宫为题材的明信片,从大景、中景、小景各个角度展现了故宫大气、威严、尊贵的一面,也呈现了故宫宁静致远、岁月静好的一面,既是人们熟悉的故宫风光,也有不为人知的故宫的别样风情。本套明信片的作者为李少白、柏文、李博等中国著名故宫主题摄影大师。李少白老师的《看不见的故宫》为故宫经典代表作品,柏文的故宫系列在网上被刷爆获大量点赞。
《大国重器:图说当代中国重大科技成果》精选了近年来我国科技发展的重大科技突破和成果,共五十个案例,涉及基础研究、航空航天、信息技术、材料装备、交通运输、生命科学等重要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本高质量的综合型科普图书,其呈现形式令人耳目一新。图书不仅运用了大量的图片和图表来普及科学,还专门绘制了表现精准的插画来丰富图书的内容,非常直观而又艺术化地展现了新时代的国之重器。打开这本图书,我们既可在文字中品读我国当代科技之进步、社会之发展,又可以在图画中领略这些大国重器的风采。这本图书的出版是科普创作形式的一次有益探索,也是科普表现形式的一次积极尝试。
本书主要包括了七章的内容,章新石器时代陶器,第二章夏商周青铜器,第三章秦汉陶俑、铜器、漆器;第四章隋唐金银器、铜器、漆器、陶瓷;第五章宋元瓷器、金银器、漆器;第六章明清家具、陶瓷、金银器、铜器;第七章设计应用。分别选取了各历史时期重要和具有较高设计研究价值的器物进行重点讲解,用历史文化线索来牵引,从新石器时代陶器到明清家具,力求串联起一部中国器物史;后再进行设计转化的理论阐述与实践创新。本书以传承巴蜀文明、弘扬天府文化为己任,将重点介绍巴蜀优秀器物,比如三星堆青铜器、金沙金器、四川汉代陶俑、巴蜀金银器等。
《大国重器:图说当代中国重大科技成果》精选了近年来我国科技发展的重大科技突破和成果,共五十个案例,涉及基础研究、航空航天、信息技术、材料装备、交通运输、生命科学等重要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本高质量的综合型科普图书,其呈现形式令人耳目一新。图书不仅运用了大量的图片和图表来普及科学,还专门绘制了表现精准的插画来丰富图书的内容,非常直观而又艺术化地展现了新时代的国之重器。打开这本图书,我们既可在文字中品读我国当代科技之进步、社会之发展,又可以在图画中领略这些大国重器的风采。这本图书的出版是科普创作形式的一次有益探索,也是科普表现形式的一次积极尝试。
与众多的青铜器不一样的是佛造像一般不入墓,但由于历史上四次大的灭佛运动和一次次的战乱及人为破坏,能保存至今的金铜佛造像大多是当年由虔诚的佛教徒埋藏入土的,它们也有一般出土青铜器所具有的特征。在铜佛造像的各种内在和外在特征中,有的是人们可以模仿、较易模仿的,有的则是不易模仿,或模仿不了的。如上面所说的某些“冰裂纹”、“釉质斑”以及特殊表层上的起泡、绽开、“脱胎”及脱胎后内部形成的“肿胀”、表层上的各种“人骨锈”等等,这些都是较难复制和仿造的。因为这些特征皆发于内而露于外,需千百年方能形成,而赝品的绿锈则可用人工腐蚀、粘贴古锈等方式制成,来达到其谋利的目的。 南北朝金铜佛像遗存较少,加之收藏界历来“秘而不宣”,这些金铜佛像很少展现在世人面前,一些露面在拍卖会上的北魏时期的金
这套以清代仕女图为主题的年画明信片,选取了清朝非常有代表性的年画,反映当时仕女生活和百姓审美取向,寓意生活美满、吉祥如意的年画,并用简明的中英文对年画所代表的寓意进行解释。这些年画有姑苏版、杨柳青版、高密木版、晋南版、苏州桃花坞版等,都是中国非常著名的年画产地。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地高速发展,人民收入不断提高,投资与消费是人们改善生活质量的模式,收藏就是其中的一大热门——盛世收藏。收藏古玩的旨趣就在于鉴赏与研究,最终将鉴识经验共赏,从中获得愉悦,陶仕安先生就是其中一个。
中国佛教艺术历经千余年,历代的能工巧匠创造出大量的佛像艺术珍品。 佛像的类型极其丰富,如安详肃穆的大佛、妙相庄严的菩萨、朴实睿智的罗汉、威猛英武的天王、婀娜多姿的飞天等。 兰亭编著的《佛像造型图鉴》告诉我们佛像的造型不仅能够形象地反映佛教的发展状况,同时,也为研究历史上的雕塑、绘画、音乐、文学,乃至社会风貌、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提供了具体真实的资料。
《田黄石鉴赏与收藏》内容涵盖田黄石鉴赏、鉴识冒充和造假田黄石的十大秘笈、历届精品田黄石拍卖录三部分。在鉴识冒充和造假田黄石部分,运用较大实物图片,再加鉴识要点分析。
我国玉器源流我国从原始社会开始生产玉器,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逐步形成了独立的专业,多集于畿、都邑。自宋至清,苏州成为全国性的制玉中心。当今的传世古玉器,特别是和田仔玉材质的传世古玉器在市场上的出现,确实是今人惊奇的现象,一件传世古玉器应是其材质、工艺、美术、文物价值的总和。本书主要介绍了原始时代的玉石器的时代特征、纹饰的类比、 新石器晚期古陶纹饰以及历代玉器纹饰传世风格等内容;传世古玉器的考古工作是一个探索性的工作,希望更多的人不定期探索、考证、觅宝,为中国古文化增添光彩。
素雅清新的青花瓷、柔和灵逸的粉彩瓷、透明如水的薄胎瓷、鲜亮可爱的斗彩瓷、艳丽华贵的珐琅瓷,穿越历史而来,带来的精美绝伦。这本《中国瓷器收藏鉴赏全集》由简入繁、由浅入深、详略得当地梳理了中国瓷器发展的历史脉络和承继变化。既有专业的艺术品鉴赏鉴定知识与技巧,又有指点迷津的鉴赏指南,同时收录了大量近年来拍卖市场的艺术品图片,图文并茂。
《外国邮票》分别介绍了欧洲、美洲、大洋洲、非洲和亚洲各国邮票的起源、发展、特点、收藏的要点和真伪鉴别方法,为集藏外邮的读者提供有益的指导。作者将多年外邮收藏经验和体会奉献给读者,愿与读者一起体味收藏外邮之乐趣。 近年来,外国邮票的收藏爱好者日益增多。外国邮票种类繁多,数量巨大,每一套邮票都承载着各国各地区社会发展各方面的信息,同时这些邮票又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与收藏价值,有的还是世界珍邮。《外国邮票》以世界邮票发展史为线索,分析介绍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邮票发行情况以及值得收藏的邮品类型,并且对外邮的作伪和鉴别进行了系统论述,对于外国邮票的爱好者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近年出版的众多有关砚的图书中,说砚式者居多,讲砚材者很少。在古代的专著中,基本都是以讲述端、歙为主,其他砚种则内容极为简略,或者只有只言片语,甚至并不提及。因此,《砚鉴:中国砚台用材赏鉴》旨在通过文字与标本图片相对照的方式,对这些主要的砚石品种进行了介绍,以期在大家藏砚、赏砚的时候,在砚石的辨别方面起到一些实际的作用。同时,对于有记载的其他数十个砚石品种,也在附录中予以简要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