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由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出版的《日本的绘画艺术:自然之诗》从日本绘画艺术中的中国衍生主题、古代日本绘画风格的传达、中式山水与文人诗学、神圣艺术与娱乐消遣、自然主义绘画中的诗意象征、浮世中的诗歌文化等方面来研究日本不同流派的诗意绘画。 狩野派、琳派、土佐派、圆山四条派、文人画派、浮世绘,每个画派都具有不同的艺术特色:狩野派大气与精细并重、土佐派风雅华贵、琳派充满装饰美学的意蕴……各个画派互取所长,又坚持自己的特征,繁荣了日本的绘画艺术。 本书中收录近百幅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馆藏经典之作,配以日本绘画艺术研究大家的专业解读,共同打造诗画一体的艺术世界。
“渔隐”“舟渔”“垂钓”图像是我国山水画史上基本的主题性绘画之一。它的出现具有深刻的文化根源和社会根源,尤其是具有悠久历史的“隐逸文化”,对于“渔隐”“舟渔”“垂钓”图像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江山高隐 中国绘画史渔隐舟渔垂钓图像考释》结合中国文化的观念内涵,对“渔隐”“舟渔”“垂钓”在山水画中的隐喻、象征含义进行了初步梳理和归纳,认为早期中国礼乐政治文化所形成的文化价值理念是“渔隐”“舟渔”“垂钓”图像发生发展的重要观念支撑,是“渔隐”“舟渔”“垂钓”图像创作的核心文本依据。无论是在社会安定、和平的时代,还是在社会动荡、朝代更替的特殊历史时期,都是如此。《江山高隐 中国绘画史渔隐舟渔垂钓图像考释》将“渔隐”“舟渔”“垂钓”图像所蕴含的思想内容、创作动因与中国士人的精神
《傅抱石绘画发展历程:大匠踪迹》收录了傅抱石绘画作品及其发展历程, 吸纳传统期16幅﹙1922~1937﹚,激情勃发期30幅﹙1938~1949﹚,持续发展期35幅﹙1949~1965﹚。《傅抱石绘画发展历程:大匠踪迹》集中介绍了傅抱石先生具有独特个人魅力的绘画作品,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傅抱石先生的绘画感染力。通过《傅抱石绘画发展历程:大匠踪迹》人们可以更好的了解傅抱石先生的经典作品,为绘画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欣赏的范本。
“从伦勃朗到莫奈:欧洲绘画五百年”是广东省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等多家主要博物馆从美国中西部欧洲艺术的重要展示地——纽菲尔兹印第安纳波利斯艺术博物馆(IMA)引进的欧洲大师杰作国际巡展。《从伦勃朗到莫奈:欧洲绘画五百年》为此重量级展览的官方配套图录,收入精挑细选的六十件大师作品,以其非凡的绘画技艺和重要的艺术价值展现了14世纪末至19世纪欧洲五百年的艺术概况,堪称一部欧洲绘画精华简史。
《傅抱石绘画发展历程:大匠踪迹》收录了傅抱石绘画作品及其发展历程, 吸纳传统期16幅﹙1922~1937﹚,激情勃发期30幅﹙1938~1949﹚,持续发展期35幅﹙1949~1965﹚。《傅抱石绘画发展历程:大匠踪迹》集中介绍了傅抱石先生具有独特个人魅力的绘画作品,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傅抱石先生的绘画感染力。通过《傅抱石绘画发展历程:大匠踪迹》人们可以更好的了解傅抱石先生的经典作品,为绘画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欣赏的范本。
《史努比漫画全集》继续讲述着史努比与花生世界的朋友们查理·布朗、露丝、莎莉、薄荷·碧蒂、玛茜、莱纳斯、舒路达,还有小鸟胡士托的生活故事,展现了孩童世界的无限美好与温馨。 本卷故事中,花生世界的日常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史努比和小朋友们在成长的岁月里不免陷入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中,但他们一旦鼓起勇气、勇敢面对,欢乐的音符就会再一次轻轻敲响,成功与否也就不那么重要了。莎莉对莱纳斯的热忱让哥哥查理·布朗十分为难,夹在朋友和妹妹中的他不仅要面对妹妹的请求,还要直面露丝的怒火;天气无常,时有风雨,热爱打球却始终打不好的查理·布朗一次又一次遭受着可怕的挫折,之后继续努力;史努比和小鸟儿们的友谊加深了,字里行间都流露着挂念和担忧;舒路达决心改变自己严肃音乐天才的形象,决定要多笑一笑,还热衷制造恶作
治史者亦如和尚参禅。未人道时,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有个人处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得个歇处时,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故史如山水,静动起伏,沧海桑田,逝者如斯,不舍昼夜,而此中真意,欲辩忘言。惟静观默察,文志心识,驾纷驭繁,理明类实,记而为史,发而为论,相辅相成,共激共震。于是乃生生不息,载道通情,亘古人生,千秋万代,识于一世,悟于三思,集为一题,绪了万端。此史家之大要精义。治史者宜慎之,读史者宜察之。
大卫?霍克尼说,要转述所见,专享的办法是用图画。然而一切图画制作者都面临一个共同难题:如何将三维的人、物和场所压缩到二维平面上?对这个难题有各式图画作为解答,这些图画常常被归入“绘画”“摄影”或“电影”等鸽子笼里,而另一种思路是用时间和风格对其分类:中世纪、文艺复兴或者巴洛克。可是霍克尼提出,不论制作工具是画笔、相机抑或电脑程序,不论所处位置是在洞穴石壁上还是电脑屏幕上,它们首先都是图画。为了理解人类如何观看周遭世界,进而理解人类自身,我们需要一部图画史。这就是《图画史(从洞穴石壁到电脑屏幕)》一书。 凭借大半生从事绘画、素描及使用相机制像所掌握的知识、所具备的热情,霍克尼与艺术评论家马丁?盖福德合作,共同探索人类在历目前如何制作图画以及为什么要制作图画。平面上的笔痕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