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熊(一八○三——一八八六)清代画家,字子祥,浙江嘉兴人,后定居上海。擅花卉翎毛,人物山水及篆旋了有相当的造诣,与当时的任熊,朱熊合称[沪在三雄]。《张子祥课徒画稿》一九二四年初版,到一九三七年已印刷五次。石版印刷,材料为宣纸,线装,共分四册。册为春季花卉、第二册为夏、秋季花卉、第三册为各季花卉、第四册为鱼、鸟、昆虫、翎行、条屏和册页。此套图书在当时影响很大,广为传阅。为了使我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也为了使现代学习绘画的画友欣赏、学习方便,我社将要三满先生收藏的《张子祥课徒画稿》重新制版、印刷出版,以满足广大读者。
德国漫画家埃·奥·卜劳恩的连环漫画《父与子》誉满天下、世界。《父与子》所塑造的善良、正直、宽容的艺术形象,充满着智慧之光,流露出纯真的父子之情,深深地打动了千百万读者的心,从而使卜劳恩成为海恩里希·霍夫曼和威廉·布施之后的又一巨匠,《父与子》被人们誉为德国幽默的象征,受到人们一致高度的赞扬,声誉远远地越出了国界。
本书既可作为一部解读兰画艺术、学习画兰技法的参考书籍,又是一本介绍兰花知识,指导在画兰的同时如何赏兰、品兰的通俗读物。它至少在两点上有突破:其一,将识兰和画兰融于一书,提出画兰必须识兰,识兰为了更好地师法自然,促进兰画艺术创新的观点,如作者尊尚线描、写生及白描,多向、独到而整体地思考表现兰花的观念,即是一种突破。其二,能从时代高度认识兰画艺术的创新,强调兰画创作应与兰花产业的发展同步前进。如作者新编的兰叶写式“三十六番”及兰花瓣“十二式”,在丰富兰画创作内涵方面实现了突破。在表现技法上又将写生、白描、凹凸晕染、写意泼绘、构图等汇于一书,更为难得。
《父与子》漫画全集是我编的一百四十多种漫画书中最成功的一本。20年来,这部作品在我国的流行程度实际上已超过了欧美,就像张乐平的《三毛流浪记》一样,《父与子》已成为我国一代代小读者最喜爱的读物。我一直有两个愿望,一是为卜劳恩黑自版的《父与子》着色,~是写~部全面评介卜劳恩生平创作的书(当年我在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那本l6开的介绍卜劳恩与《父与子》的书,因为受到很多限制,不少珍贵的资料都没有编入),但是由于忙,这两个愿望一直没有实现。自从2004年《美国连环漫画史》终稿后,我件迫不及待去做的事,便是为《父与子》着色。翻看我以前画的一些彩色连环漫画,最感遗憾的要数色彩。那个时候,的案头参考资料是夕卜文版的《丁丁历险记》,但这部作品中所表现出的丰富、纯净、透明、响亮的色彩,是我们很难达到的,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