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与子》是德国幽默大师埃奥卜劳恩的不朽杰作,它誉满天下、风靡全球。作品塑造了善良、正直、宽容的艺术形象,处处充满着智慧之光,时时流露着纯真的父子之情,深深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作品中生动幽默的小故事均取材于卜劳恩日常生活中的真实体验,一幅幅小而精湛的画面跳跃着智慧的光芒,简单的线条里流淌出纯真的父子之情与融融天伦之乐,震撼人心。 本书文字根据《父与子》原版漫画而编,全书采用英汉对照的方式,妙趣横生地表达父子间的亲情与淳朴的天性,让读者既能更好的理解漫画的幽默,又能学好英文,可谓是一举两得。
1934年12月13日,《父与子》的连环漫画故事《糟糕的家庭作业》在《柏林画报》刊载问世。这本长篇连环漫画溢满了卜劳恩对三岁儿子克里斯蒂安的爱子之情。 每一幅作品,都充满了生活的智慧与幽默,深沉而真挚,深入人心。整本漫画通俗易懂,引人发笑。
《父与子》的故事取材于现实中奥塞尔与爱子克里斯蒂安的生活。克里斯蒂安年仅三岁,天真可爱又调皮非常,他为父亲带来了无穷无尽的快乐和灵感。德国的《斯卡拉》杂志曾发表了一幅奥塞尔伏在地上给儿子当马骑的照片,并写道: 尽管卜劳恩与儿子克里斯蒂安在一起的无忧无虑的日子很短暂,但连环漫画《父与子》的素材多来源于此。
《父与子(全译本)/世界文学名著典藏》是屠格涅夫的代表作。它反映了代表不同社会阶级力量的 父与子 的关系,描写亲英派自由主 义贵族代表基尔沙诺夫的 老朽 ,塑造了一代新人代表 平民知识分子巴札罗夫。但巴札罗夫身上也充满矛盾,他是旧制度的叛逆者,一个 虚无主义者 ,否认一切旧传统、旧观念,他宣称要战斗,但却没有行动。小说问世后在文学界引起剧烈争论。
......
德国漫画家埃·奥·卜劳恩的连环漫画《父与子》誉满天下、世界。《父与子》所塑造的善良、正直、宽容的艺术形象,充满着智慧之光,流露出纯真的父子之情,深深地打动了千百万读者的心,从而使卜劳恩成为海恩里希·霍夫曼和威廉·布施之后的又一巨匠,《父与子》被人们誉为德国幽默的象征,受到人们一致高度的赞扬,声誉远远地越出了国界。
1934年12月13日,《父与子》的第一个连环漫画故事《糟糕的家庭作业》,在《柏林画报》刊载问世。这本长篇连环漫画溢满了卜劳恩对三岁儿子克里斯蒂安的爱子之情,可以说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亲情漫画。每一幅作品,都充满了生活的智慧与幽默,把人与人之间朴实纯真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深沉而真挚,深入人心。第三帝国时期,战火不断,硝烟弥漫,令人窒息的白色恐怖笼罩整个国家,《父与子》犹如荒漠中的一片人性绿洲,温暖了德国。整本漫画没有一句对话,却通俗易懂,引人发笑。《父与子》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传入我国,当时连鲁迅、丰子恺等大家都推崇备至。1944年,奥塞尔在给妻子的遗书中写道:“……我为德国而画……还望把他(克里斯蒂安) 抚养成人。带着幸福的微笑,我去了。”
1934年12月13日,《父与子》的连环漫画故事《糟糕的家庭作业》在《柏林画报》刊载问世。这本长篇连环漫画溢满了卜劳恩对三岁儿子克里斯蒂安的爱子之情。 每一幅作品,都充满了生活的智慧与幽默,深沉而真挚,深入人心。整本漫画通俗易懂,引人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