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满足广大读者日益丰富的生活需要,中国烹饪协会美食营养专业委员会组织部分烹饪、营养专家,精心编写了这套[10元家常菜1000样]系列丛书。本着经济、易学、美味、营养的编写原则,丛书力求菜肴做法清晰明了,菜肴成本不高于10元,菜肴总量不少于1000样,从而程度实现丛书的使用价值。除了可口菜肴,丛书还辑录了不少厨房小窍门,为读者提升厨艺提供了许多巧妙方法。此外,为了让饮食更科学、安全,丛书还在每一分册后增加了一个附录,归纳整理了生活中不宜混食的各种饮食列表,您可以方便地索引查阅。
也许是吃惯了精致美食,很多人都忽略了清粥小菜其实也是餐桌上重要的食物,煮得浓稠的地瓜稀饭,配上一碟小咸菜就是早期的平民美味。如今,人们花样翻新地追求着各式美味。食物,早已不再是简单的果腹之用,它已日渐成为人们品味生活的载体。然而,吃惯了鱼肉海鲜,麻辣鲜香,我们却更加怀念记忆中清粥小菜的滋味——虽然没有鱼肉昂贵和显眼,可是那简单的味道却是隽永绵长的,不论何时回味,都不会褪色和黯淡。简简单单的一碗粥,不同时间,不同心情,不同需要,或稠或稀自行拿捏。 粥与生活的关系,就像粥本身一样,细腻绵密,热的温暖肠胃,凉的消暑祛热。生活其实真的很简单。觥筹交错千杯同醉是一餐,恬淡独处清淡饮食也是一餐;大鱼大肉是一餐,煮一锅白粥也是一餐。吃饱的感觉没什么不一样,不同的只是吃饭所带来的过程和心
《今日靓汤》是《广州日报》的品牌栏目之一,自2005年5月18日面世后,深受广大海内外读者的欢迎,并在2006年冬结集出版了辑丛书。 《今日靓汤》根据时令节气,结合传统中医和现代医学、营养学理论知识,全面推介广东传统的汤水品种,并有创新,不仅囊括了广东汤饮,同时兼具佐餐、养生及药膳的三特色,充分体现祖国医学“药食同源”的鲜活个性,而且将《黄帝内经》中“圣人不治己病治末病”的深厚底蕴,精心、具体地贯穿其中,深入浅出,切于实用,的确为不可多得的大众科学养生读品。
内容推荐 最能让人身心融化的美味,唯靓汤莫属。汤可以将百味融入,每一样食材都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将其营养丝丝融入汤品之中。人云汤品可以养生,便是因这捧凝聚精华的好水靓汤,随着它的美味一起流入你身体的每个细胞。煲汤并不是一件复杂的事,你要做的只是把你需要的食材交给那一圈文火和几许时间而已。而你只需要按照我们满带诚意的汤谱,定能煲出一锅滋补温情的好汤。
有句话叫做――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在所有的美食当中,肉肉大概是很令人馋涎欲滴的了。肉肉的家族成员也不少,有猪肉、牛肉、羊肉,还有鸡肉、鸭肉……能够衍生成糖醋排骨、鱼香肉丝、水煮牛肉等许多令人想起来就口
现代人生活和工作压力大,职场应酬较多,很多人处于亚健康状态,经常喝喝汤,可以很好地调理调理身体,老年人常喝汤可缓解便秘、养生保健……女人做月子、哺乳婴儿,病人病后调养等等,家人都会为其熬上一碗汤。本书
《今日靓汤》是《广州日报》的品牌栏目之一,自2005年5月18日面世后,深受广大海内外读者的欢迎,并在2006年冬结集出版了辑丛书。 《今日靓汤》根据时令节气,结合传统中医和现代医学、营养学理论知识,全面推介广东传统的汤水品种,并有创新,不仅囊括了广东汤饮,同时兼具佐餐、养生及药膳的三特色,充分体现祖国医学“药食同源”的鲜活个性,而且将《黄帝内经》中“圣人不治己病治末病”的深厚底蕴,精心、具体地贯穿其中,深入浅出,切于实用,的确为不可多得的大众科学养生读品。
“粥”是我国饮食文化的精粹之一,它不但具有调剂品味、平衡膳食的独特作用,而且也是我国民间主要的食疗佳品。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文字记载的药粥方笺就在千种以上。 中国营养医学会统计显示:江苏如皋市145万人口中,百岁老人达172位,90岁以上的老人更超过了4000位!调查结果表明,如皋人长寿的秘诀竟然是当地“二粥一饭”的独特饮食习惯! 好营养:本书所选粥品均经过营养专家的精心挑选,不但富含人体所需要的多种维生素和各种微量元素,还具有保健、美容、塑身、疗疾等多重功效。 好滋味:本书所选粥品绵饮可口,味道醇厚,鲜香滋润,百喝不厌。 经济实惠:本书所选粥品用料简单、购买方便,力求将制作成本控制在10元以内。 千变万化吃不腻:本书所选粥品近1000种,如搭配食用,长时间内都不会喝烦、喝腻!
作者吴吉琳是嫁入香港的台湾媳妇,深入了解港式煲汤文化后,发现香港人一年四季都在喝汤,有春夏养秋冬、秋冬养春夏的健康观念,喝的汤品也因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季节、环境而不同。于是吸收了港式煲汤的精华,从食材选购、煲汤步骤、适饮对象等方面详细解说,并邀请中医师姜劭仪从中医养生角度补充说明,解决现代人普遍存在的五大过劳症状。 用脑过度、精神紧绷:益气滋补、安神健胃汤品。 作息混乱、代谢失调:补脾肾、润心肺,宁神润颜汤品。 应酬熬夜、肠胃不适:活血补气、养肝明目,助消化汤品。 久坐少动、肩颈酸痛循环差:补脑强筋、活血通络,健脾胃补血气汤品。 紧张压力大、睡眠不安稳:养心安神、健脾化湿,补脑养肌汤品。
也许是吃惯了精致美食,很多人都忽略了清粥小菜其实也是餐桌上重要的食物,煮得浓稠的地瓜稀饭,配上一碟小咸菜就是早期的平民美味。如今,人们花样翻新地追求着各式美味。食物,早已不再是简单的果腹之用,它已日渐成为人们品味生活的载体。然而,吃惯了鱼肉海鲜,麻辣鲜香,我们却更加怀念记忆中清粥小菜的滋味——虽然没有鱼肉昂贵和显眼,可是那简单的味道却是隽永绵长的,不论何时回味,都不会褪色和黯淡。简简单单的一碗粥,不同时间,不同心情,不同需要,或稠或稀自行拿捏。 粥与生活的关系,就像粥本身一样,细腻绵密,热的温暖肠胃,凉的消暑祛热。生活其实真的很简单。觥筹交错千杯同醉是一餐,恬淡独处清淡饮食也是一餐;大鱼大肉是一餐,煮一锅白粥也是一餐。吃饱的感觉没什么不一样,不同的只是吃饭所带来的过程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