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山收茶 云南普洱茶实战知识精选》是一本能够帮助茶叶从业人员解决茶叶分类、品鉴赏析、营销、仓储、收藏中遇到的认识问题和技术难题。内容分为中国茶叶分类内容,六大茶类的加工,云南普洱茶定义,云南普洱茶的加工,云南普洱茶茶区分布,收茶攻略,云南普洱茶的收藏及存储等几个部分,每部分都采用优美诙谐的文字来阐述科普普洱茶知识。书稿图文并茂,使茶叶从业人员更直观地了解普洱茶知识,是一本具有知识性、实用性、故事性的茶书。
本书收录了公元1368年至公元1948年的紫砂名壶,细致介绍了明代33只,清代138只,民国29只紫砂名壶,这是目前已知的中国明、清、民国紫砂名壶作品的一大集成。 本书充分展示了跨三个朝代的紫砂名壶艺术品的造型特征,是儒、道、佛教三合一的社会文化背景为紫砂艺术品,作者历时20余年,逆向前行,穿越其间,盯住目标,与古人对话。艰难寻觅,向名师请教,终成此作。 在本书中,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大神兽类54只,儒教、仿青铜器、植物类72只,道教类35只,佛教类39只,总共200只。在似与不似的创作中,体现出的艺术魅力,使极至的紫砂塑泥智慧唤发出一个洒脱超然的辉煌发展时代。
本书通过传说、技艺、宴饮、礼俗四个方面,全方位展现了茶、酒在古代中国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技艺”展示了茶、酒制作的独特工艺,让读者领略到中国传统手工技艺的精髓与智慧。“宴饮”则以时代为序列,展现历代宴席场景。“礼俗”则介绍了茶、酒在婚礼、祭祀以及养生中的应用。 本书的面世为观众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茶酒文化的窗口,未来的日子里,茶与酒将会继续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发挥怡情养性的作用,同时是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与力量源泉。
普洱茶历史上有两个重要发展阶段。一是车里宣慰司阶段;二是普洱府阶段。两个阶段的转折点是改土归流。车里宣慰司阶段是普洱茶形成的阶段,标志产品——紧团茶。普洱府阶段是普洱茶走向辉煌的阶段。标志产品——七子饼茶。研究、探讨普洱茶历史、文化,两个阶段都须关注,两个阶段缺一不可,否则,将说不清普洱茶源出何处,道不明普洱茶为何辉煌。
这本浓缩着两位老人毕生心血的著作由“茶文化篇”、“茶生态篇”、“茶经济篇”三章构成,共五十篇。该书全面介绍了张顺高老先生夫妇五十年来茶山风雨、古道苍茫的茶海之路和茶人之梦,集中了两位老人数十年的经验和智慧。五十年来,两位老人走访茶山、研究树种、挖掘茶文化、开发茶市场,为云南的茶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虽至晚年,却仍不忘茶事,余热再温沃土,热血铸就华章。
要把茶文化推向社会,就要让茶文化从学者的书斋里走出来。茶文化类图书应运而生。林乾良所著的《茶寿与茶疗》阐述了中国茶文化的历史渊源与发展,内容广博,文字生动,融科学性与可读性为一体,使实用性与消闲性相结合,为普及、传播和发展茶文化做了有益的工作。
这本浓缩着两位老人毕生心血的著作由“茶文化篇”、“茶生态篇”、“茶经济篇”三章构成,共五十篇。该书全面介绍了张顺高老先生夫妇五十年来茶山风雨、古道苍茫的茶海之路和茶人之梦,集中了两位老人数十年的经验和智慧。五十年来,两位老人走访茶山、研究树种、挖掘茶文化、开发茶市场,为云南的茶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虽至晚年,却仍不忘茶事,余热再温沃土,热血铸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