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最早是采用动物(山羊、猪、牛等)的皮来盛放或运输液体,后来出现了泥罐。大约到5世纪末,在意大利出现用木桶盛酒。然后,木桶迅速取代泥罐,用来运输和储存葡萄酒和酒精。 17世纪以前,波尔多、北欧各国和英国是主要的商贸市场。葡萄酒发酵结束后,带酒泥装人新木桶中,通过海路运输,木桶不再回收。因此,这些地区就不断制作新木桶。后来,便出现了用225L、228L、300L、350L、500L、5000L、20t等不同容量的木桶来运输、贮藏或发酵酒。 过去,栗树、刺槐等许多树种都可用来制作木桶。由于橡树的韧性强,防水性好,易于劈开,具有良好的弯曲性及适宜的透氧性,现在,就只使用橡树制作的木桶来陈酿葡萄酒和白兰地。 进入20世纪,随着运输工具的发展,出现了用塑料、不锈钢等制成的酒罐来运酒,木桶运酒越来越少。 20世纪80年代初期,只
本书将五届全国评酒会评出的17种名酒汇集在一起,从名称由来、历史沿革、逸闻趣事到企业介绍、酒体品评、饮酒之道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介绍,把名酒的历史、文化、风格、现状全面地呈现于读者面前。语言深入浅出,叙事生动活泼,排版美观大方,可供酒类爱好者赏鉴。
酒与文学艺术、养生保健的关系密不可分。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妙酒奇香,引得无数文人墨客吟诗作赋。药酒的应用更是祖国医学的一朵奇葩,古往今来不少养生医家借酒之功配以良药,使得久疾之人得以康复。本书在探究酒文化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源远流长的酒文化,各种酒类的营养成分、鉴赏饮用之法,药酒的种类,挑选各种入酒中药的基本法则等知识,还精心选录了九类二百余种常见补益药酒的配方、制作方法、适用人群、功效、用量。使读者在受到酒文化的熏陶的同时,还能享受到自制药酒保健养生的乐趣。闲情一刻,把酒展卷,细细品味,余味绕梁。愿与诸君共享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