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是山西省明长城资源调查的成果,是关于山西所属31市区县境内的长城调查成果的辑录。报告中对每个市区县境内的长城墙体、敌台、马面、烽火台、关堡及其他附属遗存进行了全面完整的资料呈现;并对基础资料进行了分析。结语中用表格的形式对山西长城进行了总体统计。报告基础资料 完整,但是结语比较简单。建议作者补充结语的成果并对山西长城总体状况进行逐项分析,使得读者对山西的长城可以一目了然;并对山西宣大两城和修筑沿革进行了基本梳理。作者采纳了责编的意见。
此碑又名《封禅国山碑》、《天纪碑》,三国吴天玺元年(二七六)立。篆书,四十三行,行二十五字。传为苏建所书,碑在江苏宜兴。欧阳修《集古录》云:“孙皓天册元年,禅于国山,改元天玺,因纪其所获瑞物,刊石于山阴。”碑文记叙吴得祥瑞,封禅于国山之事。此碑字多漫漶,后屡经剜剔,已失原貌。 《禅国山碑》为三国时期重要碑刻之一,其书淳古秀茂,体势雄健,笔多圆转,继承了周秦篆书的遗意,与方折峭拔的《天发神谶碑》相异趣。康有为《广艺舟双楫》称其“笔力伟健冠古今”,“浑劲无伦”。杨守敬《平碑记》云:“玩其笔法,即未必追踪秦相,亦断非后代所及。” 今以此碑旧拓本选取尚可辨认之字影印出版,供广大书法爱好者临摹参考。
颐和园是现存匾额楹联最多的皇家园林,这些皇帝、皇太后以及大臣的亲笔文字,直接记录了当年统治者的造园意图、审美情趣与思想境界,是了解颐和园及其时代的重要线索。本书即是对这些匾联的详尽解读,有以下特点:多学科注释。不仅在文学层面,而且在造园特色、历史事件等方面溯本寻源、品论精微。是颐和园匾联收录最多者。其中大臣所拟草稿、乾隆匾联辑录都是首次发表。展示鲜为人知的背景信息。详述皇家匾联脉络、制度,乾隆与慈禧时代的各自特点。厘清以讹传讹的戏说、误解。
泰山是中华名山,五岳,它雄踞于华北平原的东部,拔起于山东丘陵之上,山峦叠起,气势非凡。泰山山体高大,形象雄伟,主峰玉皇顶海拔虽仅1545米,但因其与周围山地和平原地区高差约达1300米,因而泰山的雄伟壮观之势非其他名山所能媲美。泰山以其雄伟恢宏,端庄肃穆,浑厚质朴的自然形体,成为中国人审美实践中的一个重要源泉。同时人们又将自身的审美理想赋予了泰山,将自己的审美意识物化于泰山的各个自然与人文景观之中,使之成为中华民族审美创造的结晶。泰山作为中国传统名山的典型代表,作为一座历史悠久,在中国人心目中有着特殊地位的名山,于1982年被列入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正式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成为全人类的珍贵遗产。
本书内容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介绍了趵突泉泉群、珍珠泉泉群、黑虎泉泉群、五龙潭泉群四大泉群共37处泉池,以及其他21处名泉。每处泉池均配以精炼的文字介绍、英文翻译、高清图片和古、现代诗词。 济南籍摄影家李华文先生,以镜头为画笔,以光影为油彩,以名泉为画布。作品通过细节的再现、光影的刻画、视角的锤炼,展现了济南泉水的轻灵明秀、宁静自然之美。本画册围绕济南四大 泉群,所含图片既有作者的经典摄影作品,也有作者近1年内创作的新作品,包含着作者的创新思路,是真正以图文并茂形式展现、记载、叙述和反映济南泉眼及泉水文化的鸿篇巨制。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深入走访山西、探访人文景观的记录。以地域为中心,按晋中、晋北、晋南、晋东南四大板块,以实际旅行线路为基础,介绍山西重要的文化景观、历史遗存和不为一般旅行者熟悉的人文风貌。文图结合,文笔细腻,亲切真实,极具深度人文旅行参考价值。
早在1984年,陈明达先生曾评价道:“独乐寺两建筑,按现存古建筑年代排列,名居第七,但若论技术之精湛、艺术之品第,均应推为,可以说是现存古建筑中的上上品,*的范例。”为进一步阐释他的这一观点,约六年之后,陈先生于1990年完成了一篇重要的文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的大木制度》。在此文中,作者似乎完全进人到了古代建筑师的世界,不但解析着一个个技术方面的疑难,更通过技术问题的解析而还原到审美性的文化层面,遂追索出若干条中国建筑在结构力学、建筑美学等方面的独到建树。 在中国建筑历史研究史上,梁思成先生于1932年发表《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考》一文标志着中国建筑历史研究正式引进了西方科学性的“田野考察”方法;陈明达先生于1966年完成的《应县木塔))则初步证明中国木构建筑是有设计规律可循的,同时,这部书为建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深入走访山西、探访人文景观的记录。以地域为中心,按晋中、晋北、晋南、晋东南四大板块,以实际旅行线路为基础,介绍山西重要的文化景观、历史遗存和不为一般旅行者熟悉的人文风貌。文图结合,文笔细腻,亲切真实,极具深度人文旅行参考价值。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深入走访山西、探访人文景观的记录。以地域为中心,按晋中、晋北、晋南、晋东南板块,以实际旅行线路为基础,介绍山西重要的文化景观、历史遗存和不为一般旅行者熟悉的人文风貌。文图结合,文笔细腻,亲切真实,极具深度人文旅行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