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庄是江苏省昆山市的一个具有九百余年历史的古镇,四周环绕着澄湖、白蚬湖、淀山湖和南湖,与吴江市、苏州市的相城区和上海市的青浦县交界,东距淀山湖的大观园风景区仅六公里,西离苏州虎丘不过三十公里。 周庄的经济在历史上是以农业、蚕桑业和小手工业为主的。不远的东面是浩瀚的东海,所以,流通贸易,给周庄带来了财富。 东庄是周庄的东郊,有一千三百亩土地,春天麦苗碧绿,秋天稻谷金黄,相传为沈万三囤粮之处,又名“东仓”。每当冬季雪后,平坦的土地银装素裹,洁白无垠,成了踏雪赏景的好去处。 周庄的八景,随着岁月的变迁,有的更加诱人,有的却风光不再,但作为曾有过的辉煌,还是值得游者雪访探幽的。再加上新的景点,游人自然可以参与其间,自己归纳新的八景或更多的景点。
婺源——位于江西省的东北部,皖、浙、赣三省交界处,建置于唐开元28年,隶属安徽钦州,1949年5月1日后划归江西省至今;由于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仍保留着徽州风俗文化。辖区面积2947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81.5%。 这里文化遗址遍布乡野。 这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文化与生态珠联璧合。 这里远去喧嚣与浮躁,是亲近“天人合一”的生态家园。 这里号称中国最美的乡村。
江苏,城市依水而建,因水而繁荣。江苏的水造就了7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南京、苏州、常熟、扬州、镇江、淮安和徐州,每一座城市都凝聚着历史的风云。 《江苏旅游经典》向您介绍我国首批54个“中国旅游城市”中的南京 、苏州、无锡、镇江和扬州五市中游客欢迎的景点,这些景点是江苏旅游的经典,也是全国乃至世界旅游者向往的旅游胜地。书中对景点的选择力求精益求精,对景点的介绍做到图文并茂,是广大读者自导自游的工具书。 《江苏旅游经典》重在知识性、观赏性和实用性,随着时代的发展,旅游活动趋向于对文化知识的追求,通过旅游增长见闻、丰富知识、扩大阅历、获得教益。在丰富知识的同时陶冶性情,获得美的享受。本书在写作过程 ,得到许多景点的领导和工作人员的参与和指点,使书中内容脉络清晰、层次分明、通俗易懂、回味
中国园林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两大系列,前者集中在北京一带,后者则以苏州为代表。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地位和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皇家园林以宏大、严整、堂皇、浓丽称胜,而苏州园林则以小巧、自由、精致、淡雅、写意见长。由于后者更注意文化和艺术的和谐统一,因而发展到晚期的皇家园林,在意境、创作思想、建筑技巧、人文内容上,也大量地汲取了私家花园的“写意”手法。
唐风孑遗,宋水依依,烟雨江南,碧玉周庄。千年历史沧桑和浓郁吴地文化孕育的周庄,以其灵秀的水乡风貌、独特的人文景观、质朴的民俗风情,成为东方文化的瑰宝。周庄镇为泽国,因河成街,呈现一派古朴、明洁的幽静,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虽历经900多年的沧桑,仍完整地保存着原有的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宛如一颗镶嵌在淀山湖畔的明珠。《古代琉璃器》由于元编著。
沿着历史的长河向上追溯,扬州这座古城,从吴王夫差建城开始,到现在已有二千四百多年了。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它屡经风云变幻,饱览人世沧桑;尝遍了苦辣辛酸,历经了悲欢荣悴。多少条市井街坊,留下了桩桩逸事掌故;无数片残砖碎砾,浸透了斑斑血迹泪痕……直至扬州解放,这座古城才获得新生,呈现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崭新面貌。
本书全面精选三十座古镇,代表了江西省境内古镇的不同风格,堪称经典;所收录的古镇经过紫图[古镇书编辑部]特派记者亲历实地的采访和拍摄,来自当地的手资料,毫不雕饰地记载了江西古镇的自然状况;收录古镇中的相当部分,是紫图[古镇书编辑部]在首次发现并首次记录发布的古镇,始终传递声;赣北徽派建筑的大家风范,赣中庐陵建筑的婉约,赣南客家围屋的凝重,呈现了江西大地上别样风情的独特家园。
婺源——位于江西省的东北部,皖、浙、赣三省交界处,建置于唐开元28年,隶属安徽钦州,1949年5月1日后划归江西省至今;由于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仍保留着徽州风俗文化。辖区面积2947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81.5%。 这里文化遗址遍布乡野。 这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文化与生态珠联璧合。 这里远去喧嚣与浮躁,是亲近“天人合一”的生态家园。 这里号称中国最美的乡村。
南浔位于浙江湖州市,地处杭嘉湖平原腹地,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北面是太湖,东与江苏省交界,距苏州市仅51公里,乘中巴车12元,途中经过水镇同里。 据〈江南园林志〉记载“以一镇之地,而拥有五园,且皆为巨构,实为江南所仅见”。 在清代时南浔人根据当地人家财富的多少,以动物形体大小形容为“4象8牛72黄金狗”,财富在1000万以上为象,100万以上为牛,30万以上为狗。 南浔名胜古迹众多,与自然风光和谐融化,既充满着浓郁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灵气,又洋溢着江南水乡古镇诗画一般的神韵。 南浔自古以来文化昌盛,人才辈出,书香不绝。明代时就有“九里三阁老,十里两尚书”之谚。仅宋,明,清三代,南浔就出了进士41名。 南浔建镇已有745年历史,明万历至清代中叶为经济繁荣鼎盛时期,南浔历史文化悠久,从宋至清共出41名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