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竹活佛弟子林聪结合20年来入藏100次、进拉萨30次的经历,历时五年撰写出了拉萨朝圣百科书。作者对朝圣准备事宜、如何朝圣,拉萨及其周围主要朝圣点均作了详细介绍,同时收录了不少藏族年轻人都不了解的典故,一线导游都没有见过的图片,并配有很多私房地图。衷心希望这本书可以成为朝圣者的指南,驴友们的灯塔。
色拉寺全名为色拉大乘洲,位于西藏拉萨北郊色拉乌孜山南麓,由于山下修寺时原野上长满了茂盛的野玫瑰花“色瓦”而得名。色拉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祖师宗喀巴委派其八大弟子之一的释迦也失(1354-1435年,曾被明朝封为大慈法王)于1949年建造。1962年被定为西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晋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色拉寺依乌孜山山脚走向因地制宜而建,规模宏大,占地面积达114,964平方米,殿宇错落有致重楼叠阁,金碧辉煌,甚为壮观,体现出藏传佛教寺院依山式建筑的鲜明特点。整座建筑群由佛殿、经堂、扎仓(僧院)、僧舍和康村及策墨林和热振等著名大活佛的剌章宫殿等建筑单元组成。其中措钦大殿、麦巴扎仓、阿巴扎仓、吉扎仓为该寺的主体建筑。早期建筑以麦巴扎仓和阿巴扎仓为中心修建。位于西南的教养巴扎仓遭雷击后于1761年重建,
《东来山—保国寺》进一步了挖掘了保国寺的文化内涵,是至今对保国寺古建筑群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诠释最为全面、学术水平的一部专著,为明确保国寺大殿在古建筑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奠定了基础。全书分为研究、保护、文献三部分,是在一系列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编著而成的。书中还配有绘制精美的实测图和细致入微的照片。该书作为2003年“纪念宋《营造法式》刊行900周年暨宁波保国寺大殿建成99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的献礼,受到外专家学者的赞誉,并被美国、澳大利亚、韩国、香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重点、图书馆等收录。
《中国省市区地理:西藏地理/“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以地理特征、区域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为主线,按照中国区域地理丛书提出的写作大纲要求,分为总论、分论和专论部分。总论部分系统论述了西藏在全国的地理位置、经济位置、文化位置,对西藏的自然特征、资源特征、生态与环境特征、文化特征等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综合地理分区;分论部分包括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北部地区,共四章内容,内容涵盖了每个分区的地理特征、区域开发和可持续发展;专论涉及五个专题,包括旅游业、珠穆朗玛峰、藏医药、雅鲁藏布大峡谷、西藏铁路等,反映了西藏在全国最突出的地理问题。
位于太原西南20公里的龙山山巅,是我国的道教石窟,开凿于元代初年,由全真教道士宋德芳(道号披云子)主持兴建。原来同时兴建的道观“昊天观”已经残破,但道教石窟保存完好,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山道教石窟共有八个洞窟。这八个洞窟是:虚皇龛、三清龛、卧如龛、玄真龛、龛、七真龛及另外两处道龛。这些石窟内,共有石雕像40余尊,雕像内容各不相同,而且保存完好。这些石雕,风格朴实、庄重,手法凝练,衣饰雕饰简洁、素净。与佛教石窟的雕塑风格有明显的差别。部分龛内,石窟顶部雕有莲花、龙凤等图案,有的龛内两侧、前壁上留有元代题记,这些都是研究元代道教发展史以及石窟艺术的重要资料。
色拉寺全名为色拉大乘洲,位于西藏拉萨北郊色拉乌孜山南麓,由于山下修寺时原野上长满了茂盛的野玫瑰花“色瓦”而得名。色拉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祖师宗喀巴委派其八大弟子之一的释迦也失(1354-1435年,曾被明朝封为大慈法王)于1949年建造。1962年被定为西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晋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色拉寺依乌孜山山脚走向因地制宜而建,规模宏大,占地面积达114,964平方米,殿宇错落有致重楼叠阁,金碧辉煌,甚为壮观,体现出藏传佛教寺院依山式建筑的鲜明特点。整座建筑群由佛殿、经堂、扎仓(僧院)、僧舍和康村及策墨林和热振等著名大活佛的剌章宫殿等建筑单元组成。其中措钦大殿、麦巴扎仓、阿巴扎仓、吉扎仓为该寺的主体建筑。早期建筑以麦巴扎仓和阿巴扎仓为中心修建。位于西南的教养巴扎仓遭雷击后于1761年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