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轶庶,1973年生,辽宁锦州人,在甘肃长大,现居浙江。《王轶庶/中国当代摄影图录》部分作品收藏于SFMOMA(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 很显然,这个世界在表面形态后面仍有惊人的秘密。 人生是一段旅程,摄影是通过可见之物抵达不可见之境的方法之一。通过观看,我试图建立一种属于自已的“想象”,来探讨一些基本的事物和规律,照片则是“举例说明”。这些照片拍摄于2003—2005年,来自几乎整个中国,这些照片是我对一些秘密的提问,也是它们给我的回答。
《骆丹/中国当代摄影图录》里,骆丹早期的摄影创作延续了“在路上”的传统,在《318国道》《北方南方》中,他以电影导演的视角掌控和编辑着摄影作品的特质和节奏,展现了当代现实生活中一幕幕的荒诞戏剧。在路上漂泊的岁月让骆丹相信,人的一切问题都来自于信仰的缺失和灵魂的堕落,基于这种想法,他转向拍摄云南怒江的傈僳族,将人物拍摄得有如仪式感的雕塑,仿佛置身于天地间劳作、生息。为了将镜头凝固的瞬间拉长,展示灵魂时间的永恒,他通过古老的湿版火棉胶摄影技术,将人的灵魂和山石之气印刻在相纸上。
美国籍摄影师埃里克·索斯与意大利策展人弗朗西斯·扎诺特开始了一次长时间的、友好性的交谈。通过客观分析自己所拍摄的知名作品,尚未公布的,甚至是无人所知的其他作品,索斯深入地回顾了自己的摄影职业生涯。 埃里克·索斯拍摄了大量的边缘人,但这些人并不是埃里克·索斯有意拍摄的,他们构成路上所见的一部分。他用镜头捕捉着这些人常人的一面,走进他们的生活,甚至进入他们的房子,于是,房子和房子内部的细节都袒露在摄影师的镜头中。 在本书中,针对每张照片而展开的对话都被独立成一部分。索斯的这些作品在书中都被完全打乱,并按照以下两个方面重新排列开来:追溯记忆的开端、探讨相关的文化问题。之所以采用这样的排列顺序,作者只是希望能够建立起一种从未预见到的、不可预见到的内在联系。
在过去的近四十年时间里,开放的中国造就了的艺术发展环境。就摄影艺术而言,中国有着众多的创作者涌现,他们与各地的摄影艺术家一起努力地探索和实践,成为世界摄影艺术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中国摄影家的作品及其价值远远没能为所认识和关注。中国当代摄影的学术体系和发展脉络还未得到的梳理,摄影者的创作也经常被各类观点模糊的奖项所影响。《中国当代摄影图录》意在呈现众多的个体摄影创作案例,描绘出一幅中国当代摄影创作的全景画卷。这是一个必须去做的基础学术项目,也是一次充满挑战和未知的艰辛尝试。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这套图录的意义将逐步显现出来,而且必将对今后中国摄影的创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理想主义的践行者、摄影家严明,二十年如一日,跋涉在苍茫大地、山河旷野,宁夏镇北堡影城的假桃花、泰山之巅微弱的小灯箱、嘉峪关雪中翩然的舞者、四川安岳因千年风化而面目模糊的佛像、湖北宜昌长江边独自怅望的青年……严明用他独特的表达方式,拍下无数令人动容的画面,这些作品自然端庄,无不流露出摄影师对这个国家传统人文景观、精神风貌的悲悯和思辨。了解严明以往作品的读者还可发现,新摄影集呈现了摄影家近年来新的视觉探索和新风格的演进走向。 作为侯登科奖得主严明的诚挚新作,本书收录了2007年—2021年严明拍摄的、从未正式结集发表过的108幅作品,这些作品是严明走南闯北多年用摄影诠释人生的典藏,是他用生命中的光景置换的定格瞬间,是严明亲手交还时间的礼物——他的过往、他的昨天堂。
本书介绍了20—21世纪19位的新闻摄影记者,集合了他们具代表性的作品,旨在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他们及他们的理论。他们中的每个人都是有国际代表性的摄影大师,包括玛格丽特。伯克-怀特、亨利。卡蒂埃-布列松、美国传奇女摄影记者多罗西亚。兰格、塞巴斯提奥。萨尔加多、沃纳。比肖夫等。在本书中,你将了解他们如何记录历史,如何将个人审美融入历史洪流,如何通过他们所拥有的主题、技术、风格传达某种具体的现实愿景。
西湖边上随便一个景,随便切一块下来皆是公园。不管是杭州大树,还是杭州小草,在都在告诉我:杭州这个地主,进去容易别离难。现代社会行色匆匆,好像只有到杭州,才会放慢脚步,一个个在西湖边上傻傻地握着傻瓜式相机。还有,西湖边一回头一美景,在西湖摄影不要回头看,否则就走不动了。
这套丛书所选择的摄影家,是不摄影家,是不懈地执著于某一有意趣的摄题材,并以自己的摄影语汇比较深入、完整地表现了这一题材的摄影家。每册选取一位摄影家的摄影笔记和摄影作品,以图文并茂、图随文走、相互照应的形式,将叙述的文字和形象的图片有机结合,让广大读者多维度地了解到确实的信息。
罗伯特·杜瓦诺迷人的黑白照片让巴黎的魅力永世流传。杜瓦诺为巴黎所深深倾倒;这座城市既有安谧静美的怀旧感,也有熙熙攘攘的现代感,这为他的摄影创作提供了一个万花筒式的背景。杜瓦诺在捕捉日常生活的诗意方面有着非凡的天才,从一个优雅地遛着狗的女人到一群过街的小学生,再到那个的市政厅前的亲吻,他有着一双善于捕捉幽默感和辛酸感的眼睛,正是这种眼力使他的作品具有了经久不衰的魅力,为大众所喜爱。 本书由罗伯特·杜瓦诺的两个女儿安妮特·杜瓦诺与弗朗辛·德鲁迪耶精心编选,她们从继承的40万张照片中精选出560张照片以飨读者,其中许多照片都是次得到出版。全书还穿插了从杜瓦诺的私人笔记中摘选出来的语句,这些文字富有智慧,让人一窥杜瓦诺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