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地理地图》是一本以地图为特色的中国国家地理类百科图书,内容涉及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自然地理、社会经济、历史文化、旅游民俗、著名城市等各方面的地理百科知识。每个板块的内容都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
科学:地图绘制科学、严谨,经权威机构审定,适宜儿童阅读的国家版图知识绘本 实用:一套为孩子量身打造的趣味中国地图集,更是一部中国人文地理百科绘本 手绘:38幅手绘地图,1000多个的趣味插图,展现中国地理、历史、人文风貌 创新:超大幅面4开折叠地图,易翻阅,直观清晰,视野更开阔 全面:涵盖中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国四大海域图,及中国、世界全图 详尽:全面展示中国各地的自然景观、历史古迹、名人、动物、植物、美食特产;城市、高原、山地、沙漠、草原、河流、海洋等风貌。
本图集是综合性区域自然地理图集,主要是供高等学校地理专业学生学习《中国自然地理》使用,并兼顾中学地理教师和有关科技人员学习和研究中国自然地理时参考。图集比较全面系统地反映了国境内各种自然要素分布规律、相互联系和各个自然地理区域的基本特征;反映了我国利用、改造自然的成就和最新科研成果,并适当地吸收了一些不同学派的代表性作品。 全图总图,划分为地貌和地质、气候、陆地水、海域、土壤、生物、自然环境的演变、资源、综合自然区划、环境问题、主要改造自然工程、中国自然保护等十二个图组。每一图组按照自然要素分为若干单元,每个单元又由几幅地图、图表和统计资料组成。 本图集内容丰富,资料翔实,表示方法多样,区域特征明显,是我国目前公开出版的本比较系统的中国自然地理教学图集,它不仅内容能基本上
本项目对黄河舆图的研究,在中国地图学史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已经出版的古旧地图集,可谓极其丰富,但迄今仍无一部对黄河舆图进行整理研究的著作,因此,本书整理现有各大藏图机构以及古籍中的黄河舆图,分黄河全图、黄河专题图两个方面进行整理研究。黄河对于中国史的影响深远且宏大,自《尚书 禹贡》以山川为脉络罗列中国疆域以来,史籍中对黄河的记载不绝于书;而在 左图右史 的史学编撰原则之下,黄河舆图的谱系也与中国地图学史日益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2019年9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出台之后,沿黄地区的历史地理研究成为一项亟待展开的工作,如何通过历史时期的地理、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研究,为当前该项国家战略服务,也需要一个合适的切入点。黄河舆图承载了大量的历史地理信息,并有着 一图抵千言 的功能
近代日绘鸟瞰地图,是指近代以来在日本形成的一种新式鸟瞰地图画法,此种鸟瞰地图多为日人绘师在习得西洋透视法鸟瞰地图的基础上,糅合日本浮世绘等传统绘印技艺所创制的独具特色的绘图。此类鸟瞰地图绘制准确、立体感强,且印刷精美,因此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而且也有着相当的实用功能,故在当时常被作为旅游指南地图而得以流传。 本书收集了60余幅中国都市鸟瞰地图,均由日本绘师绘于上世纪二十至四十年代。全书按地域分为四部分,展示了北京、天津、济南、青岛、大同、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上海、南京、苏州、杭州、武汉、重庆、广州、香港等二十四个城市在那个年代的面貌。这些鸟瞰图大都作于20世纪上半叶日本大陆侵略政策实施时期,其所描绘的我国东北、华北、长江流域及华南地区的都市鸟瞰地图大多以沦陷的城市为
地图是初始信息的科学加工。随着对地观测技术的进步,传感器的分辨率日益提高,遥感图像已成为人们获得地面信息的最主要来源。但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遥感图像需要解译,经过定性、定量分析和分类分级处理,将数据变成信息,将有用的内容以标准的符号与色彩标志出来,依用户的要求而制成各种各样的地图。这是一个科学加工的过程。我们不能要求大多数的用户从像片判读开始建立自己的“心象世界”,而应该将做好的地图提供给他们,把初始信息的首层加工交给制图专业人员去完成。
由俄罗斯作家格 尼 波塔宁等编著的《蒙古纪行/欧亚历史文化文库》本文库所收大别为三类:一、究专著;二、译著;三、知识性丛书。其中,研究专著旨在收辑有关诸课题的各种研究成果;译著旨在介绍国外学术界高质量的研究专著;知识性丛书收辑有关的通俗读物。这三类著作对于一个学科的发展都是不可或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