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景是享誉全国的“流派”之一,山水盆景幽、秀、险、雄、高、悬、陡、深,树木盆景苍古虬曲、飞垂倒挂,造型师法自然、高于自然。川派盆景艺术家潜心悟道、细心体察、精致技艺,形成了川派盆景独有的审美造型格律、技法,以鲜明的艺术特征区别于其他盆景流派。《中国盆景艺术系列:四川盆景艺术》全面介绍了四川盆景的创作概况,展示了四川盆景的精品佳作,是目前收录四川盆景最多的一本盆景艺术画论。
国人对国兰兰叶的观赏发展至今,是有一个历史过程的,其知识也是逐渐积累起来的。起初,赏兰叶,主要还是赏其线条美,这同中国人对国画、对中国书法的审美同出一源。国兰的柔韧坚实的抛物线形的碧绿叶片,的确有一种潇洒美、韵律美。关于叶上的色线、色斑,古代兰书少有记载,偶有涉及,也常是作为一种品种之鉴别来说,少有作为一个赏点来描述的。对兰叶上的色线和色斑的观赏还是始于日本。各种国兰的叶艺、株艺,其赏点已日见丰富,为方便爱好者识别、鉴赏、玩味,笔者应福建科学技术出版之约,编了这册书。尽管品种的搜集尽量全面、系统,编写尽量注意其逻辑性,让读者容易检索,但品种的或缺,行文的欠周的情况还是在所难免。特别是对各种叶艺的分类,只能是个大概,其分类的各个概念,在形式逻辑上也多只能是些模糊概念。即各种叶
兰花的栽培技术是兰花玩赏和产业发展的关键。只有把兰花栽培好,培育得茁壮健旺,兰花才能品赏、贸易,从而玩赏者得其乐,从业者得其利。基于栽培的重要性,2004年,笔者选编了《兰花栽培百家经验》一书。此书出版后得到广大兰友的肯定与喜爱,一版再版,还被评为“全国书”。鉴于此书已出版多年,此次对此书进行了修订,对原有文章进行精选,同时增补了一些文章。经过修订,本书的实用性、可操作性更强了。 图书修订完稿后,仍有三点必须特别强调说明的: 一、感谢各位作者。是他们将自己从实践中得来的养兰经验撰写成文章发表于兰花刊物,从而才有本书。他们的经验将成为广大兰友养好 兰花的指南。也感谢本书各帧兰花照片的提供者,他们也为海内外兰花品种信息的交流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二、为避免内容的重复,一些文章在收入本书时内
《把大自然搬回家》是一首献给大自然的十四行诗。它乐于见证一切美好的事物,特别是一花一木的千姿百态,房间里的四季变化与春华秋实。吴玉明笔下的文字和富有诗意的照片诠释出了本书的精华。她的作品还展示了她对不同文化和历史时期下各种插花艺术的深刻理解。 n 正因为生活摄影大师吴玉明,以及尼可蕾特 欧文位于布鲁克林的小小花艺学校,《把大自然搬回家》成为了一部令人惊叹的作品集。书中的插花作品崇尚自然的安排,其花料均来自花市、花园和郊外草地。全书通过丰富而精美的原创照片,呈现出插花作品的美好内在。这是一本插花指南,也是一本室内装饰宝典。 n 与大多数不辨季节的花艺图书不同,这本书给出了另一种选择,号召大家回归自然。首卷展示了四季更迭所带来的灵感,有心之人可以通过插花这种艺术表现形式把自然带回
本书文字部分系统而全面地介绍了月季的发展与展望、生物学特性、园艺分类法、繁殖、育种技术、欣赏与评比,重点为月季对环境的要求和常规管理以及盆栽月季、切花月季、露地观赏月季等的栽培;彩版部分400余幅彩照,配以简要的文字说明,直观而形象地展示了香水月季、壮花月季、聚花月季、微型月季、藤本月季、地被月季、中国古老月季与自育月季品种的色、形特征,既可欣赏,又可供鉴别品种时参考。全书理论联系实际,内容全面,突出“栽培”与“鉴赏”,适合广大花卉爱好者和有关专业人员参考。
本书会给你带来一些技术数据作参考和最完整的设计案例作为灵感。本书分为垂直绿墙技术理论和案例2部分内容。理论部分详细地介绍了各种垂直绿化系统的特点、设计方法、需要考虑的各种因素,比如系统构造、生长介质、植物的配置、灌溉要素、补充照明等方面内容,阐述中列举大量实例和技术图,清楚明了,并简要的评价了垂直绿化的鼻祖帕特里克?布朗克的成功秘诀。案例精选了帕特里克?布朗克、VerticalGarden Design、隈研吾建筑事务所等设计大师的作品,更难能可贵的是,每个案例都配有详实的节点图,供设计师参考。
人们赏兰花是赏一种品格高洁的花,一种纯粹而一尘不染的花。其散出的文化和道德的魅力,在很大程度上使其成为历代追求自我人格完善者追捧的对象。不同地域,文化生态不同,其鉴赏观赏也有差别。如江浙传统兰区,受传统影响较大,较偏爱瓣形色:云贵川地区,兰花大量开发较晚,较喜爱奇花、色花、蝶花,闽粤地区……
《中国盆景名园藏品集(修订版)》精选34家中国盆景名园500件珍贵盆景藏品,每件藏品均有精美的彩图展示和简明的说明及赏析文字。这些藏品艺术价值极高,有的已有百年历史,极其珍贵。很多藏品都是在本书中次公开发布。此外,每家名园的历史及藏品特色,书中也有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