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是作者在台湾大学讲授同名课程二十余年的累积成果。 这部书延续了课程的特点,以现存的、看得见的作品为基础,分主题、按时间讲授了中国美术的方方面面,包括绘画、书法、雕塑、陶瓷等。 作者终身从事传统艺术研究工作,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任职数十年,接触了大量珍贵的美术作品。他学养深厚,在讲解时不限于作品本身,还涉及作品相关社会背景、人物、故事种种方面,甚至通过与西方画对比,在东西方文化的比较中碰撞出新观点、新火花。 -------- 延续阅读:李霖灿《李霖灿读画四十年》
耶胡达·阿米亥(1924—2000)是以色列当代、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诗人,共出版过23本诗集及其他多种著作,被译成33种语言。《开·闭·开》是阿米亥一本诗集,这本诗集大量引用希伯来《》,富有浓厚的历史感,而诗人又将现代社会的意象叠加在这种历史背景之上,形成一种带有民族特色并富有意蕴的对比,具有深刻的反讽色彩。另外,这本诗集的整体结构也深有意味,各个篇目的标题只作为主题的发展动机,并不代表该篇的内涵,大多数篇目都由数首无题短诗构成,各短诗之间又互有关联;语言平实如话,但富于机趣,而且结构精巧,既可作单首诗看,更应从整体考察。由是,整本诗集并非零散诗篇的拼凑,而成为一个融洽的整体。
本书讲解了胎儿超声结构异常相关的检查技术规范,涵盖胎儿神经、呼吸、循环,消化、骨骼、颜面等常见的先天畸形,并着重于对疾病的基因筛查和遗传咨询。鉴于胎儿并不是小儿的微缩版,为加深对胎儿疾病的理解,每个都介绍了胚胎的发育、正常的影像解剖病变的机制和超声表现、临床的处理策略以提高读者对疾病的认识,更好地掌握各种胎儿发育异常的基础和临床要点,满足出生缺陷的需求。
本书是在英语世界广受欢迎的一部人口学著作。自英文原版面世以来,多年数次再版。这是本书首次出版简体中文版本。 本书系统性地讨论了世界人口有史以来的变化,进而探讨了具有代表性的重要理论框架。为了帮助读者建立人口学观念,本书深入介绍了人口学者如何进行思考,以及人口学所依赖的各种资料及其分析方法。本书以变迁为线索,探讨了人口学的三大主题——生育、死亡、迁移,以及由此引发的年龄结构改变与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 本书为读者提供了用以理解人口学的历史视角、经济视角、社会视角、生物学及流行病学视角。既可以作为大专院校通识教育及相关专业的理想教材,也是大众理解人口学思维的有趣读本。
本书共分为三部分。部分考察了理解男性气质的方法,回顾了本世纪以来,通过精神分析研究和社会研究来创建男性气质科学的主要尝试。第二部分阐述了我在实地研究中获得的有关男性气质的观点,它们是在与四组男性进行了生活史访谈的基础之上形成的。这四组男性在极不相同的环境中努力面对社会性别关系中的变化,在此,我试图系统地将个人生活与社会结构联系起来。我认为它既展现了男性气质中变化的复杂性又展示了变化的多种可能性。第三部分在更大范围考察了近几个世纪中男性气质的全球历史,分析了当代“西方”男性政治的具体形态,揭示了在其他事物中当前“男性运动”的实践背景和媒体对男性气质的旨趣,并且后从性别关系中社会公正的观点出发,思考了当今有关男性气质的知识中的政治含义。
本书是实用性的版画技法指南,包含七个部分:?丝网版画?凸版画?凹版画?拼贴版画 ?石版画?独幅版画?综合版画。跟随印版的制作过程来探讨每一项技法,从调试印刷机到为特定的版面调墨,本书有清晰的步骤图。实地采访当代版画家,以宽广的视野选用了最前卫的当代版画作品。广泛的内容包括数码技术、版画实验室的布局、疑难排解和版画材料及工艺的各类表格等,是版画初学者包括有经验的版画家的一站式工具书。全书657幅插图,彩色566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