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每一个选择背后都有经济学在起作用。 从租房到拼车,从经济增长到消除贫困,达龙 阿西莫格鲁、戴维 莱布森、约翰 A.李斯特三位当代著名经济学家确立了优化、均衡和实证这三个关键概念,用以解释人类的各种行为。优化帮助我们理解个人和企业如何做出最佳选择,均衡展示了经济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实证主义则利用数据来检验和支持理论。 本书以现代生活的诸多真实事例为起点,摒弃了传统经济学教材中那些令人望而生畏的数学公式和陈旧案例,并加入博弈论、不平等、拍卖和议价等现代经济学的重要概念,帮助读者更轻松地掌握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形成经济思维。 读完本书,你将发现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学会分析和预测他人的行为,比如该花多少时间浏览短视频,和人谈判时如何获得最好的结果,怎样叫网约车更划算,明白哪种政策更有
书号:9787543235526 书名:经济学通义 定价:188 注:预售品种请单独下单,与预售品种一起拍的品种默认和预售品种一起发货!
**印刷机产业、高级轿车、化工产业为什么集中在德国? 世界重要的药厂、巧克力食品与贸易业的基地,为什么在瑞士、瑞典等小国? 在个人电脑、软件、信用卡、电影等领域独占鳌头的企业,为什么大多在美国? 在瓷砖、雪靴、包装机械以及工厂自动化设备产业中,为什么是意大利的企业*强势? *导了家用电器、照相机、传真机以及工业机器人等的产业,为什么在日本? 这一连串的“为什么”,应该如何解释呢? 基于10个主要发达国家的研究,根据企业凭以竞争的生产率,迈克尔?波特**次对此给出了全面的理论解释,也就是他在本书中提出的“国家竞争优势钻石理论?”。 企业必须了解,它的发展限度与所处国家的优劣势息息相关。国家也是企业在国际间创造或保持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 这个钻石模型——一种理解国家或地区**竞争地位的全新方法,现在已经
本书是一部关于平台劳动的人类学民族志作品,深入探讨了中国平台经济背景下外卖骑手的劳动形态及其社会意义。通过在19个城市历时7年的田野调查,作者带着行动主义的热情,记录下骑手悬浮于正式与非正式劳动之间的真实状态,关注到平台从对劳动者本身的控制转向对劳动过程的精细控制的关键转变,提出了“过渡劳动”这一颇具解释力的劳动概念,反映出劳动者对未来职业发展的关切。书中深入探讨了算法技术对骑手劳动的影响,特别关注了女骑手在家庭和工作中的双重挑战,并为此提供了丰富的田野数据和新的研究视角。如今,平台化正在形塑全新的社会关系。外卖、家政、物流、打车等数字平台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与此同时也催生了大批依附平台的零工劳动者。本书在对骑手零工进行记录反思的同时,相信个体在不确定性中塑造生活的经验和勇气
《资产负债表衰退》首先提出企业在面对资产负债表危机的时候,经营目标会从利润优选化转向负债最小化。然后顺着这个思路去解释,在资产负债表衰退的情况下,什么政策是有效的,以及什么政策是无效的。另外,本书试图论证:当企业是以利润优选化作为经营目标的时候,政府干预越少,对经济体就越有益。在一个正常的经济世界中,货币政策就足以驾驭整个经济的运行,但是当企业以负债最小化经营时,前瞻性的政府对经济体而言十分重要:不仅仅是保证经济的稳定运行,同时,对货币供应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而言也是不可或缺的。此外,对财政刺激而言,本书对“财政赤字是否会造成收入在代际间的转移”也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作者辜朝明认为,任何人都有义务为下一代留下一个健康的经济,健全的政府财政,以及良好的社会基础设施。
传统经济学的思想框架和知识谱系越来越难以解释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复杂经济学”创始人布莱恩·阿瑟认为,当今世界面临的既不是市场失灵的问题,也不是政府失灵的问题,而是理论失灵的问题,确定性思想是这一切的根源。阿瑟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复杂经济学”这一经济思想新框架,指出经济不一定处于均衡状态,不确定性才是经济世界的主旋律。这是一本见证“复杂经济学”成长的著作,你将看到“复杂性思维”在经济学领域是如何发展起来并形成一门崭新的学科。本书通过“爱尔法鲁酒吧问题”和“圣塔菲人工股票市场”两个重要项目,将复杂思维和经济学系统的融合过程娓娓道来,对于我们理解当今所处的时代环境具有深刻的启示。复杂性思维造就复杂经济学,复杂的经济需要复杂经济学。
书号:9787521760156 书名:被追赶的经济体 定价:98 注:预售品种请单独下单,与预售品种一起拍的品种默认和预售品种一起发货!
本书以维特根斯坦哲学思想为指导,在经济学、金融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各种概念之间建立了联系。作者认为本书试图打通各条崎岖小路,为生活中各种真实的场景建立丰富的多学科索引。但是,本书不试图寻找普遍规律或构建估值模型,却能在本书里建立了一个类似报价系统的框架,帮助读者理解经济现象的同时理解与之相关的社会现象。这本书仅仅就是建立了各种经济社会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有些现象在金融学领域,有些在社会学和人类学领域,还有些在口口相传的田野调查和风言风语中,把这些东西融合在一起,将其视为一场全社会参与的集体游戏。其实,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思想和投资银行家们的信条是一致的。维特根斯坦哲学强调看出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从而认识统一的整体。在这个整体之内,各概念都“物归原处”,各个事物都“井井有条”,相
《人的行为》是米塞斯的扛鼎之作,也是继亚当·斯密《国富论》之后思想目前难得的对经济学理论进行全面整合的著作,为奥地利经济学派奠定了系统而清晰的理论基石。米塞斯认为人并非原子式的个人,而是运用其自由意志做出行为的人,他假定有一个“先验的”人的行为之“公理”,在此基础上一步步推导出人类社会经济的种种安排和运作原理,将建立在个人行为逻辑上的经济学理论提升到社会哲学或人类行为通论的高度来处理,由此开创出“人的行为学”方法论。
《人的行为(精)》是路德维希·冯·米塞斯的扛鼎之作,也是继亚当·斯密《国富论》之后思想 难得的对经济学理论进行全面整合的著作,为奥地利经济学派奠定了系统而清晰的理论基石。米塞斯认为人并非原子式的个人,而是运用其自由意志做出行为的人,他假定有一个“先验的”人的行为之“公理”,在此基础上一步步推导出人类社会经济的种种安排和运作原理,将建立在个人行为逻辑上的经济学理论提升到社会哲学或人类行为通论的高度来处理,由此开创出“人的行为学”方法论。
2021年被誉为“元宇宙”元年。毫无疑问,元宇宙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巨大热潮,国际互联网巨头公司纷纷布局元宇宙,其中就有苹果、Facebook、微软、英伟达、百度、腾讯、网易等,Facebook更是一举将名字改为Meta Platforms,彰显其进军元宇宙的决心。这些席卷而来的热潮正在说明一个事实,那就是:我们正在从大数据时代真正迈入元宇宙时代,元宇宙已经在颠覆我们的生活、工作与思维方式。谁蕞先进入元宇宙,谁就将蕞先赢得未来。 随着元宇宙热潮的进一步发酵,人们对元宇宙是什么以及它将会带领人类走向何方众说纷纭。2022年,元宇宙商业之父,也是全球蕞早系统介绍元宇宙的趋势家,影响了马克·扎克伯格、比尔·盖茨、杰夫·贝佐斯等科技商业大咖的元宇宙定义者马修·鲍尔,带来了他的开创性新书《元宇宙改变一切》。在这本书中,鲍尔给出了元宇宙
精/确,不仅从源头上“定义”了现代世界,更一步步“塑造”了现代世界。诸如今日火热的智能制造,便是由我们对精/确的不断追求所构建起来的。《追求精确》是一部250年精/密制造的沧桑巨变史,一部恢宏的机械交响史和一首激荡人心的智能制造交响曲,是关于人类不断逼近精/确JI限的创造史、创新史。精/确是一切的关键。它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日常生活中对我们而言非常重要的物品,例如手机、相机、电脑、自行车、汽车等,里面的零件都需要相互匹配,才有可能完/美运转。然而,尽管我们的生活充满了精/确,但我们往往忽视了精/确的存在。关于精/确度的思考是历史上一个伟大的转折点,如果没有对精/确的重视,制造业的崛起就不可能发生。作者西蒙·温切斯特带领读者回到工业时代的起源,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独到的视野,穿
本书是“中华文物览胜”丛书的第一本,既是一部有关碑林的图录,收录的均是碑林收藏的历代著名珍品,如《熹平石经》《集王圣教序碑》《玄秘塔碑》《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等;又以视频和音频的形式,配有通俗易懂、极富趣味性的文物介绍和讲读,为大家讲解碑林珍品的来龙去脉和重要价值。这既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的讲话精神,也是对陕西文物精华的集中宣传和展示。
本书是厦门大学赵燕菁教授多年来研究成果的凝结。本书从城市和与城市最密切相关的“土地财政”入手,解释中国经济增长,分析了从高速度增长到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中国经济面临的关键转型,并把转型问题拓展到全球视野中。本书探讨了中国在增长过程中的财富分配问题,最后提出了增长理论上的创见。对于希望理解中国发展、关心中国未来的读者,本书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世界上多数发展中国家都实行了改革开放,但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陷入了“迷失的20年”,而中国却在1979年到2019年间实现了平均9.4%的经济增长,且没有发生过系统性的金融经济危机,堪称人类经济目前的发展奇迹。2019年后,中国供应链经受冲击,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 中国40年经济增长的动因何在?中国经济的韧性从哪里来? 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强大韧性,核心因素就是我们常说的“改革”和“开放”。 中国经济发展的制度特殊性在于,在市场化改革的基础上,引入了为增长而竞争的激励机制。在这样的激励机制下,地方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开始主动地不遗余力地发展当地经济,努力做大经济增量,并主动诱导出更多的市场化改革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抓手,形成GDP的转化机制。其中的两个抓手,一是土地,二是改革开放时期的全
在本书中,作者讲述了在第五消费时代即将到来之际,人们的消费模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提出了社会将更加孤独和分裂,并指出了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这些研究不仅针对日本,对我们探索中国社会的发展都有很强的启发意义。作者在书中指出,少子化、人口老龄化让日本步入了孤独社会,而疫情更加速了这一进程。作者曾在《第四消费时代》中提出第四消费时代是“走向创造链接的社会”,但近些年,作者研究认为日本社会正在往孤独与分裂发展。作者认为应该探索现代意义上的“必要的链接”,因此提出诸如“单身社会”“共享照料”“共享住宅”等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
《狄俄尼索斯的劳动:对国家-形式的批判》是哈特与奈格里合作的第一本专著,既收录了奈格里本人在20世纪60、70年代基于西欧革命实践批判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政治理论和法学理论的论述,也收录了两位作者在90年代初合著的批判资产阶级法理学与法哲学、指认当代资本主义新形态并重构共产主义理论的著作。本书为我们了解奈格里的早期思想(国内鲜有译介)以及两位作者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转型的认识(这种认识也为《帝国》的写作奠定了基础),提供了重要线索,同时也为我们认识当下资本主义形态变化(尤其是劳动形式的变化)、从马克思主义立场展开批判,奠定了理论基础。本书以劳动问题为核心,处理了政治经济学、政治理论和法理学等诸多领域。一方面,“劳动是活的、塑造形象的火,”也是塑造和表达生命的活动,另一方面,在现代资本主义
书号:9787010263717 书名:新秩序的肇启:中国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诞生(1940-1946) 定价:112 注:预售品种请单独下单,与预售品种一起拍的品种默认和预售品种一起发货!
本专著共分为三篇,分别是政策研究篇、实践分析篇、理论探索篇。第一章介绍中国扶贫开发历程,以期让读者了解中国扶贫开发事业的发展进程;第二章介绍中国的贫困状况,让读者了解中国脱贫任务的重点和难点。第三章介绍新时代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让读者了解在当时的背景下为什么要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作为扶贫开发行动的根本遵循,以及基本方略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