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掌控大趋势(如何正确认识掌控这个变化的世界)(精)》中,作者多丽丝·奈斯比特、约翰·奈斯比特从新的世界秩序和贸易秩序形成、前沿科技的发展、应对教育挑战、掌控大众传播、摆脱思维惯性等角度曲丝剥茧,系统而深刻地解读了这个世界的现在与未来。 对于优选未来发展变局的判断,作者认为,未来几十年时间里,单一的大趋势将转变成系统的、整体的、优选性的变革——政治意义上的、经济意义上的、社会意义上的以及规则和程序意义上的。
当今社会,分享成为一种重要的经济理念。分享经济有效激活了过剩产能,对社会资源充分利用,以互联网为依托,发展十分迅速。由杨珈瑛著的《分享经济》从分享经济的概念、实现条件着笔向广大读者普及分享经济的基础知识,让读者对分享经济有一个相对全面的认知。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是西方经济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部巨著。它问世于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时期,以其独到的“有效需求理论”与“乘数理论”,解释了生产水平倒退及失业率骤增等传统经济学无力解答的现实问题。今天,我们每个人的资产甚至命运依然会随着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而涨跌,通胀率、利息、央行货币政策中的任何一项不仅会影响我们所拥有资产的实际价值,也将影响持有者选择投资时机的策略。而《通论》所论述的正是这些现代人不可不知的经济学知识。 本书一改传统经济学著作刻板的面孔,配有大量精美插图。即使没有任何经济学基础的人,也可以在轻松愉悦中阅读这部世界名著,以前所未有的方式体验经济学。
《炒股的智慧》是一本教授炒股技巧的书。作者出生于中国,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后赴美留学,取得机械工程硕士学位,又在商学院 金融专业学习,研究世界各地的金融市场和 金融,现专职基金管理。作者在美国生活了35年,和来自全世界的不同种族和文化背景的人打过交道,体会是人性共通。因此,这本书没有什么复杂的理论和公式,大多是从人性的角度来分析股票价格的涨和跌。作者认为,人性中根深蒂固的恐惧、希望、贪婪影响着炒股者所做的每一个决定,使他们常常做不到自己知道应该做的事,要 克服人性中的弱点是很困难的。 《炒股的智慧》从 版到现在已经十几年了,平均每年销量上万册,是一本长期畅销的炒股经典著作。2019年 版本中,作者添加了 近几年的诸多感悟,并对以往的一些经验进行了全新的解读,告诉读者自己对一些炒股理念进一步的
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是世界上的经济学教材之一(本书后面附有“外经济学经典教材简评”,可以参考)。作为该教材的配套辅导书,本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本书每章的复习笔记对本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并参考了名校名师讲授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的课堂笔记,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经典教材的知识精华。 解析课后习题,总结知识考点。外教材一般没有提供课(章)后习题答案或者答案很简单,本书参考国外教材的英文答案和相关资料对每章的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我们在不违背原书原意的基础上结合其他相关经典教材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必要的整理和分析。 采用中英对照,强化专业英语。为了更好地学习经济学专业英语和深刻理解每一道习题的原意,课后习题一般采用了中英对照的方式,而
教科书应该是成熟的内容与经典的思想的有机结合,应该是对人类文明思想文化的传承、传播和发扬光大。《经济学:回归亚当·斯密的幸福和谐框架(下)》以主流经济学成熟的内容回归亚当·斯密的“幸福和谐”框架,在促进经济学教科书内容安排进一步逻辑严密的同时,也得出了一些创新性的结论。 《经济学:回归亚当·斯密的幸福和谐框架(下)》通过主题五大部分八大篇,构建给学生一个体系较为完整的、逻辑较为严密的经济学的知识结构。本册包括两大主题两大部分篇,即全册第二大主题关于人类“幸福和谐”三个实现途径中的未来财富的充分增长,由第五篇至第七篇构成,属于宏观分析的内容;全册第主题,是关于经济运行的效果评价与改进建议,由第八篇构成,内容包括帕累托分析、博弈论分析及其相应的经济理论发展前沿。 《经济学:回归
由于西方经济学所处的基础地位以及其作用极为重要,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有效率地进行学习和复习就成为编写这本《西方经济学学习指导》的目的。本书每一章均从名词解释、选择题、判断题、问答题、计算题五类题型对西方经济学的整体知识框架、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进行分析、总结剖析并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本书共有44个题目,各成体系,作者用每个人都可能有的经验来说明国民经济核算、总量均衡、通货膨胀、价格与资源配置、外部效应、国际贸易等基本理论。尤其着重讨论了经济制度和交易费用,注意介绍市场经济的文化、法律、道德观念的背景,它们是市场规则得以遵守的基础。它引导读者思考分析,含英咀华,从而是体会出自己能掌握的经济学来。
某人在说服自我的同时,也在向别人“说教”。没人敢肯定经济学家或永远正确。作者更不敢断言自己所犯的错误低于经济学家的平均错误。这本题为《说服自我》的杂文集,收录了作者自1992年岁末至1996年4年多的50多篇短文。它们中的绝大多数,散见于十几种报刊之中。只是有的已记不清发表在何种刊物上,或何时发表的。所以,这些的文章后统统记上了写的日期。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已成为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 创新是一种系统现象。熊彼特式创新从“创新规则”的角度,打开“创新”这一黑箱。本书以熊彼特式创新为研究对象,进行概念分析、理论研究、延伸讨论。
总结日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特点可知,不仅其研究起步早、长期的坚持积累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至今拥有一大批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而且还具有较早地远离前苏联的意识形态影响、浓厚的东方色彩以及独特的研究视角等特点。因此,笔者认为,了解研究日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于丰富我国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将具有重要意义。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丛书:日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派史》选取“学派史”作为研究课题,是因为日本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一个很主要的特点即是学派研究的特色鲜明,由此出发是希望从另一个视角对日本的相关研究的成因、特点予以梳理和考察,使我国学界对于日本的研究有更多的了解。
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让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不得不接触更多的信息、和更多的人沟通、处理更多的事情。毫无结构、没有章法的思维方式往往让我们在思考、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退维谷,难以为继。 怎样的思维方式可以让思考更清晰、表达更高效、工作效率提升得更显著?波音、惠普、可口可乐等跨国集团,哈佛大学、牛津大学等知名学府,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用金字塔思维来培训员工和指导教学。 金字塔思维是由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应用的一种重点突出、逻辑清晰、主次分明的思维结构,因状如金字塔而得名。其主张自下而上思考,自上而下表达,实用性强,易于掌握应用,很快在职场和学校普及开来,成为备受欢迎的思维方式。 本书根据作者多年对金字塔思维的深入研究,详细介绍了金字塔思维的原理和方法,并依照更适合中国人思
本书以通俗经济学知识为主要内容,以轻松、休闲、高雅为风格,关注民生,关注现实,关注学问,关注学界万象,是一流专家学者以优美的文字撰写的科普读物。
《比较》已经陆续出版了五辑,我们收到了不少读者的来信,其中既有不少前沿理论的爱好者,也不乏中国改革的关注者。他们既给予了我们极大的鼓励,同时也向我们提出了许多建议。为满足读者的需求,《比较》第六辑除了提供理论前沿外,责无旁地将重点放在具本的改革方案设计和讨论上。吴敬琏主编曾在第四辑文章中说道:“在新一轮改革的春雷滚动的形势下,我们必须加紧我们的工作”……
由关注经济领域内的个体案例到研究社会重大问题,郎咸平的关注方向及研究领域正在扩展。2006年,他呼吁跳出经济学范畴,更多关注社会问题。 从2005年9月份到2006年4月份指导150个学生进行案例研究。在背山面海的香港中文大学校园中,郎咸平这样介绍自己研究团队。而他自己,也每周三天在他中文大学的办公室里面潜心研究。由1994年起至今,他在这个略显凌乱的办公室里已经进入了2个年头。 很多人说郎咸平是“反改革”。 郎咸平却说:“我从未反对改革,但要反思改革路径。作者呼呈要重新树立起以公平为核心的价值观,任何改革都应当以公平为前提。” 2004和2005年郎咸平成功预言德隆系、格林柯尔现今之结局。 2006年,郎咸平的愿望是呼吁公众共同关心社会问题,想方设法构建和谐社会。
由关注经济领域内的个体案例到研究社会重大问题,郎咸平的关注方向及研究领域正在扩展。2006年,他呼吁跳出经济学范畴,更多关注社会问题。 从2005年9月份到2006年4月份指导150个学生进行案例研究。在背山面海的香港中文大学校园中,郎咸平这样介绍自己研究团队。而他自己,也每周三天在他中文大学的办公室里面潜心研究。由1994年起至今,他在这个略显凌乱的办公室里已经进入了2个年头。 很多人说郎咸平是“反改革”。 郎咸平却说:“我从未反对改革,但要反思改革路径。作者呼呈要重新树立起以公平为核心的价值观,任何改革都应当以公平为前提。” 2004和2005年郎咸平成功预言德隆系、格林柯尔现今之结局。 2006年,郎咸平的愿望是呼吁公众共同关心社会问题,想方设法构建和谐社会。
本书是环境经济学方面的经典之作,通过完整的理论分析和有力的经验证据,清楚地向人们阐述了当今世界面临的复杂的环境和自然资源问题,并详细讨论了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关政策问题。本书是一本经济学著作,但又了单一的经济学范畴,结合了经济学、生态学、政治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并且几乎涉及了目前该领域的所有前沿问题。 本次修订,作者除了根据近几年该领域的发展变化对原有的数据和内容进行了更新以外,还增加了“生态系统服务”一章,该章包括生态系统服务的状态、评估生态系统服务、保护和维持生态系统服务的政策机制。 本书涵盖内容广泛、知识丰富,理论与实证、理论与政策、理论与应用相结合,深入浅出,是一本高水平、高质量的教科书,可作为高年级本科生和低年级研究生的教材。
本书从经济史学的角度介绍了资本在其进化的过程中,所涉及的社会背景、基础理论、研究进展和关键历史事件,旨在为读者提供解资本及其进化过程所必须的知识。本书涵盖五个主题:商品的起源与进化;货币的进化与职能;货币转化为资本与相关理论研究的进展;资本的职能与运用;国家资本的博弈。本书希望通过对资本进化历史深入浅出的介绍和论述,使读者在透彻地理解资本进化历史的同时,能够对资本进行更深入的思考。既为广大读者提供理论和经验的参考;也可使公众全面了解充分合理利用资本这一重要的经济资源的重要性。从这个角度讲,本书不仅具有的实践指导意义,也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