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尝试将社会资本理论引入对我国行业组织的研究。作者通过分析历史上的广东会馆、商会,以及现时代不同类别、不同层级的广东行业协会,指出它们不仅承担了内部的协调功能,促进了成员的认同和参与,也推动了组织以外的区域社会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这既印证了社会资本理论的研究视角,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为现实中如何看待行业协会的角色、更好地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提供了一个有意义的思路。
“新苏南模式”是苏南人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新的区域发展模式。它成功探索了一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小康之路。与原来“苏南模式”的“三为主,两协调、一共同”特征相比,“新苏南模式”正以“一个目标、两手并举、三创精神、四大超越”为鲜明特征的创新实践,朝着我们党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想前进。
本书是作者在其博士论文的基础上拓展、修改而成的。具有以下四方面的重要理论和应用创新:,提出了空间结构分析的较为严谨的理论框架。空间结构是区域发展研究中的基本方向,也是地理学的重要学派。第二,提出并较为全面论证了区域发展中的双核结构的理论模式。所提出的由区域中心城市和漚城市组合而成的又核结构的理论模式,是本书特色的研究成果和理论创新。第三,提出了空间结构演化的新的理论模式。第四,提出了我国区域政策实施的基本思路。 本书在空间概念、区域效应、发展轴、区域增长极等多个方面,也作了大量的理论探讨,并提出了一系列的应用建议。
近年来,大数据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充斥着概念的炒作,面临着诸多困境。那么,有什么方法能够促使大数据突破困境,获得更高层次的发展呢?这就是本书的核心思想及价值所在。 《区块链与大数据:打造智经济》提出了运用区块链技术解决大数据发展中所面临问题的思想。本书分为8章,首先通过对大数据发展所面临困境的分析,引出了迅速崛起的区块链技术,比较了两者的技术沿革及异同;然后通过分析数据流通中存在的问题,揭示了区块链技术带来的改变;之后介绍了区块链技术在相关行业中的应用,并对区块链技术与大数据的结合展开了畅想。总之,本书站在科技发展的前沿,对区块链与大数据的融合发展进行了深入阐述,力求为行业发展提供可行性的指导建议。
亚洲的区域经济合作正进入一个全方位的大整合时期,大整合是亚洲国家应对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两大主要趋势的需要。在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区域经济合作是实现共同繁荣和发展的成功之路。亚洲正在从次区域和分领域两个方面加强经济合作。本书向读者全景式地展示了亚洲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其特点,揭示了全球化进程中区域合作的动因和规律,提出了对中国作用和战略的前瞻性思考。
《未来30年的中国梦:顺德北滘的再城市化》讲述了:2005年,美国城市史学家科特金在《全球城市史》中说道:从人类城市的历史来看,未来最富魅力的地方一定是一些地处大都市圈内的小城市。北滘提出“智造北滘,魅力小城”,恰恰符合其自身的特点,也是迄今国际上较为先进的城市规划和设计理念:北滘提出的建设“魅力小城”与其自身特点恰恰有异曲同工之妙,北滘的工业设计探索也可以看做是顺德再城市化的先导。
许鸿基编著的《十四个沿海城市开放纪实(广州卷)》收录了70余篇文章,作者们以亲历、亲见、亲闻回顾了作为全国首批十四个沿海对外开放城市之一的广州市三十年来的改革发展情况。书中精选了广州市对外开放时期各级决策者的亲笔文章,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广州改革开放后的沧桑巨变。他们的实践经验也为我国改革开放提供了极其宝贵的经验。
从全书的布局可以看出,作者把主要注意力集中在搞清楚西藏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与历史经验,正视西藏社会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与障碍,分析西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对优势与劣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总的战略措施,首先是制度创新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建设,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发展,地区布局调整与重点地区开发,赵曦教授特别强调人力资本投资与教育事业发展,认为这是西藏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除此以外,人口发展与城镇化建设、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也是不可或缺的战略措施。可见赵曦教授是从西藏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条件出发,理清西藏未来发展的战略思路,抓住西藏未来发展多方面的战略措施来展开论证,而不陷入繁琐的具体事件的叙述,这就构成了本书的特色。
《电子商务背景下的农村快递发展问题研究》以电子商务背景下的农村快递发展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电子商务背景下的农村快递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从而找到电子商务背景下农村快递发展存在的问题,*后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