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首次从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的多视角对律师事务所及其税务筹划进行了研究。在系统总结外税务筹划研究成果并深入分析律师事务所特点的基础上,对税务筹划的理论体系、税务筹划原理、律师事务所的经济管理特性及其税务筹划法律环境、律师事务所税务筹划的理论模型和方法体系、基于税务筹划的律师事务所会计制度和管理制度进行了系统研究和实证分析,旨在建立起符合我国律师行业特点的律师事务所税务筹划理论和方法体系,为律师事务所税务筹划提供科学指导。 可作为高等院校法学专业、律师管理专业、会计专业及相关经济管理专业师生学习和参考用书,更可用作律师事务所管理者、律师事务所财会人员税务筹划的指导性用书,律师行业主管部门、税务管理部门的参考用书,也适用于税务律师以及其他所有对税务筹划有兴趣的读者阅读。
OECD范本即《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关于对所得和财产避免双重征税协定》,是划分国际税收管辖权的重要法律依据,关系到缔约国之间的经济、技术与人员交流,涉及主权国家的财权利益。本译本可供有关人员在工作中参考。
《浙中会计见闻录》是一份记录清代浙江地区各类财政及税收信息的档案,时间跨度很长、内涵相当丰富。就规模和完整性而言是 无仅有、 罕见的。经过影印出版后,可以成为学术界共享的资源,不仅对历史学,而且对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甚至生态学等领域的研究都有重要的价值。基于此书,我们有可能设定、复原、重现清代浙江某些特定时段的财税状况;将此书和方志、族谱等基本材料相结合,则可以长时段地研究浙江的地方历史,反映社会经济的变迁情况。
本书是公共经济学两位智者之间展开的引人入胜的对话一个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另一位是应该获得诺贝尔经济学的人士。布坎南和马斯格雷毕生都是思考国家的作用这个问题,但是他们关于政府这个公共机构的潜力和危险性的观点存在着深刻的分歧。这本书将令人士获得极大的乐趣,激发初学者学习财政学的兴趣,对两者而言都很有价值,这是因为这本书采用的论文答复这种结构安排可以使读者深刻地理解政府的哲学以及当前的生果的政策问题,例如财政联邦制,单一税以及税收竞争等。《公共财政与公共选择》必将成为一本经典著作,值得反复玩味。
《国际税收辞汇(第7版)》是荷兰国际财税文献局(IBFD)出版的定义和解释税收和税收相关术语的工具图书,首次出版于20世纪80年代,历经7次修订,是全球财税领域公认的工具性图书。 本书收录的词条主要涵盖税务方面全新的理论、法规、制度、预算、会计、统计、审计、管理、仲裁以及电子税务等内容。新修订的第7版附录中在原有英文术语所对应的荷兰语、法语、德语和西班牙语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了中文、波兰语、葡萄牙语和俄语。 本书的引进出版有助于税收从业者理解复杂的税收术语或概念,同时也将给予税收专业人士更多关于税收原则和理论方面的详细指引。
“免费赠送市场价值188元的睡衣”一年赚了7000万,这种商业模式背后的税务逻辑和风险是什么? 本书立足“开展企业经营活动必须要了解的税务常识”这个基本点,生动讲解企业管理者和经营者,如何正确认识和运用税务游戏规则。 快速自测 经营者的税务责任有哪些?(参见章) 你为什么要缴税?(参见第2章) 多缴税就会太平无事吗?(参见第3章) 公司采购物资,要发票付10万,不要发票付8万,哪个更划算?(参见第3章) 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增值税,核算和缴纳的关键点有哪些?(参见第6~9章) 更多有趣问题,马上翻开阅读!
本书通过梳理WTO框架下处理跨境数字化产品估价征税问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争议焦点问题, 点明了WTO框架下现行海关规则对解决跨境数字化产品估价征税问题的难点 对此类产品归类的意见分歧;并结合WTO《海关估价协议》在解决跨境数字化产品估价征税问题上的法律局限性,主要国家和地区对数字化产品征税情况的分析,以及国际社会数字化产品相关议题的其他改革,剖析了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针对跨境数字化产品征税的必要性,进而提出了数字化产品估价征税与监管的政策建议。
《桐乡市财政税务志(1996-2010)》作为1998年版《桐乡财政税务志》的续志,共设30章121节,计116.4万字,真实客观地记载了1996—2010年桐乡财税工作的各方面全貌。 《桐乡市财政税务志(1996-2010)》以财税管理为脉络,各章内容相对独立又互相照应,既有面上材料的铺叙,又不乏典型事例的分析。该志的面世,是桐乡地方志工作又一硕果,有利于桐乡二轮修志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对部门志编修工作的全面铺开具有重要意义。
出版本书,旨在通过对理论与实践问题方面的一些探讨,丰富我国财政学理论,探究财政实践中的问题,从一个独特的角度来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这几年,作者主持并参与多项省部课题和厅局课题的研究,发表了若干学术论文,取得了一些成果;在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与同事讨论过相关问题,在课堂上也向学生讲授过一些观点,并获得好评。本书主要在此基础上,总结自己在最近几年主要的学术成果,其中既有一般的理论问题的探讨,也有实践过程中遇到问题的思考。虽然谈不上有完整的学术理论体系,但也有其亮点之处。自己认为,应该对一些问题表达自己的看法,应该为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若干对策或思路,以引进学术界的共鸣。
《税收分权研究》通过扩展市场交易的契约理论,研究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税权分配的契约问题,结论是清晰而有弹性的税权边界划分能限度地提高制度运行效率。中国的分税制改革实质上是以分税合同为主契约替代分成合同和定额合同契约,这种改变虽然对经济增长和提高财政汲取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但存在强化地方政府收费偏好、扩大地区财力差距、锁定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等负面作用,因此有必要对现行税收分权体系进行大幅度改革。
《广州市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是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专题研究报告系列之一种。该课题由来自财政改革一线的实践者和高校研究人员负责完成,他们本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围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完善这一过程开展研究讨论。本书的内容多来自于具体的改革实践,比如“预算绩效管理”或“财政支出绩效管理”与“绩效预算”概念的区分。本书为我国其他省市开展财政改革提供了经验借鉴。
本书是经济管理出版社21世纪重点大学财税精品教材《税收理论与实务》2006年版的修订本,介绍了税收基本理论、税收效应理论、税收制度改革、消费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税收征收管理制度等。
税收信用体系建设是我国未来较长时期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的重大课题。国家经济体制转轨使原有的税收信用约束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这个阶段,适应市场经济条件的,以健全高效的法律体系为依托的税收信用体系远未建立起来;而原来的具有明显人格化特征的经济体制与社会管理模式已逐渐解体。
《宁夏财政年鉴2009》分为重要财经文献、全区财税工作概况、市县财政工作概况、财税法规选编、财经文选、财税机构人员、财经统计资料、财政大事记这八个部分,对于宁夏在2009年的财政状况进行了全面的介绍,由《宁夏财政年鉴2009》编撰委员会编写,为你呈现2009宁夏全面的财政情况。
OECD范本即《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关于对所得和财产避免双重征税协定》,是划分国际税收管辖权的重要法律依据,关系到缔约国之间的经济、技术与人员交流,涉及主权国家的财权利益。本译本可供有关人员在工作中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