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经略海洋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国商人(亦称华商、海商)围绕海洋的创新创业活动也由来已久。其中苏门答腊岛及其周边地域对中国海洋事业的支撑不可或缺。本书立足于苏门答腊岛及其周边海港的时代变迁、兴衰起落及商品要素的变化,梳理了中国商人在此地域的海洋拓展与海洋创业,展现了他们在此地的互动联合、网络建构与文化融合,凸显了中国官方、民间在该地域悠久而丰富的海洋经略事业。
《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对中南半岛国际经济合作走廊的国家与中国的关系进行梳理和分析。章主要介绍地缘经济与跨国经济走廊产生的理论基础;第二章从地缘关系、历史关系、发展制约因素对中国同各国的关系进行介绍。第三、四、五、六、七、八章分别从通道建设、贸易往来、产业合作、金融合作、文化交流、政治与经济的角度进行分析。由于著者水平有限,本书在结构和内容上仍然存在许多不当或疏漏之处,还望方家批评指正!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在21世纪——太平洋经济世纪来临之际,冷静地回顾和反思200多年来中美贸易走过的艰辛历程及其所经历的风风雨雨,客观公正地记载这段历史,对于保上进两国人民的友好交往和经贸 发展,对于推动环太平洋区域国家的合作与繁荣,无疑都是大有裨益。 在考察中美贸易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时,作者不仅把镜头对准该阶段中美经贸交往的重大事件、重要交易活动和主要经贸政策,而且透视的中美贸易发展的经济环境、环境背景及其社会氛国围,以此来把握中美贸易演变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脉络。不可否认,这部书是一位中学者站在中国立场,用中国人的眼光观察和分析中美贸易的产物,难免存在的局限性。 本书共27万字,共分7章,讲述了中美对外贸易关系的经济史,内容包括早期中美贸易,
海关总署监管司编的《中国海关通关实务(2017)》在2014版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度修改和完善,将海关监管业务所涉及的工作流程、业务要求进行了系统梳理,对各项监管法规制度进行了深入阐述和解读。该书涵盖了近年来监管通关领域的所有重大业务改革内容,解答了当前通关业务中的热点问题,收录了当前通关监管领域的近期新法规,实用性、性和时效性更加突出,是一本介绍进出境货物、物品、运输工具等监管通关流程、实务及相关政策法规的工具书。
《中国国际贸易史/专题史丛书》主要叙述汉代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历史,共分中国国际贸易的“启蒙期”、“进展期”、“闭关主义时期”及近代中国国际贸易的发展等6章。全书搜集了大量中西交通及有关商业的史料,具有的参考价值。《中国国际贸易史/专题史丛书》初版于1928年4月,出版后在学术界引起了较大的关注,被当时的多所院校列为专业书。
反走私领域具有史话性质的地方性反走私通史。本书以通俗的语言、史话的形式讲述先秦至今济南反走私历史和故事,对历史人物、文献、遗迹进行重新发掘和认识,并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在保证内容真实严谨的同时,力求故事性、可读性,从而起到丰富反走私文化、提升全民反走私意识的作用。
《专业服务合同与使用指南》主要介绍了部分内容:专业服务合同条件、专业服务合同的使用指南,专业服务合同的工作流程图。《专业服务合同与使用指南》为国际工程项目中专业服务合同的订立及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提供了合同依据。读者对象:从事国际工程咨询与管理的专业人员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
在19世纪50年代末期,马克思曾准备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总标题下,分六册著作来阐述他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研究成果,其中第五、六册分别是《对外贸易》和《世界市场》。但是,马克思在有生之年,没有能够完成他的写作计划。建立国际贸易的理论体系,成为了马克思的遗愿。本书试图以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范畴、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来分析国际贸易问题,构建马克思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本书从国际分工出发,通过国际价值、国际生产价格和国际垄断价格等范畴,阐述了国际贸易的原因和流向,分析了生产要素和竞争优势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探讨了组织内、产业内和企业内贸易的现象,剖析了国际贸易利益分配的格局,最后在国际贸易条件下研究了资本积累和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揭示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历史命运。
本书全面解析联合国贸易便利化与电子业务中心(UN/CEFACT)发布的贸易便利化建议书、标准及技术规范,总结实现贸易便利化的应用领域、实施路径与实施工具及从事贸易便利化的国际机构,阐述贸易便利化的协调机制、便利化措施及标准化方法。主要内容涵盖贸易便利化概述、从事贸易便利化的国际组织与贸易便利化的应用领域、贸易便利化的实施路径与实施工具、贸易便利化的协调机制、贸易程序简化措施、国际贸易单证标准化、国际贸易电子数据交换(EDI)标准化、基于XML电子商务标准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的基本概念与发展过程、联合国关于“建立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的建议书、联合国关于“国际贸易数据简化与标准化”的建议书、联合国关于“建立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的法律框架”的建议书、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实施分析、部分国家和地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