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 新供给经济学 研究群体(作者所在的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和中国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提出了从供给侧发力应对现实挑战、破解瓶颈制约的一整套认识和建议,力求形成对主流经济学理论框架的反思,并对为实现从邓小平提出的 三步走 到*表述的 中国梦 现代化目标提供理论支撑。相关认识的切入点,是需要对已有的经济学成果有 破 有 立 。而引出的基本认识,就是中国为完成十三五 全面小康 决胜阶段的任务并乘势跨越 中等收入陷阱 ,实现现代化伟大民族复兴的 中国梦 ,必须紧紧抓住并处理好 理性的供给管理 与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这一命题。
《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增订版)》是一部关于中国改革之道路与经验的读本,系统地立足于中国国情,从发展战略选择与资源禀赋之间的矛盾出发,分析中国传统经济体制模式形成的逻辑,建立起了基于中国改革与发展实践的转型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分析框架。 《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增订版)》初版于1994年,在2014年出版20周年之时,林毅夫为新一版撰写了近3万字的长篇序言,系统地总结分析中国经济增长奇迹、存在的问题、解决的路径和未来发展的前景。正如序言中特别指出的:“出乎主流经济学界预料的是,中国经济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增订版)》出版后20年却基本沿着我们在书中所预测的增长轨迹前进。”
本书集中了作者在中国央行工作逾十几年期间所发表的五十多篇论文。中国金融改革及金融市场建立所必需的理论思考基础、政策制定考量、实践操作经验,尽在本书中做出了详细阐述。 作为中国金融改革这幕活剧的亲历者,本书作者称自己就像是坐在剧场里的“排”,以独特视角对中国金融改革进程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在这场金融改革中,成果及收获只属于昨天,未来还需要更多人的倾力付出,理论的思考和经验的总结不仅是对昨天的回顾,也让今天受益,并指导明天。
本书是上海社会科学院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研究团队的系列研究成果之一,是关于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第三部研究报告。 全书聚焦体制机制创新问题,以激发科技创新活力为导向,围绕政府管理制度框架、科技与经济融合、国际创新合作模式、人才发展、科研院所分类改革、产学研协同创新、科技中小企业创新活力、张江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八大议题,坚持问题导向与对策导向,针对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各个相关领域面临的瓶颈问题和短板问题,在借鉴国际、国内经验的基础上,给出多角度分析报告。
收入分配是攸关当前中国社会经济结构转型的核心议题之一。过去30多年中,在取得举世瞩目的经济增长的同时,中国居民的收入不平等水平也急剧上升,居高不下。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居民收入最不平等的国家之一。过大的收入差距,成为社会舆论讨论的焦点,也成为政府治理亟须解决的问题。 收入差距过大有其深刻与复杂的制度根源以及深远的社会后果。调整收入分配,牵一发而动全身,绝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经济或再分配问题。这一问题的复杂性也使得人们的认识层次各有差异。学术界对于收入分配的讨论,也从来没有象当前这么热烈过。一个基本的共识是,收入上的过度不平等已经成为进一步改革的阻碍,甚至会引发政治、社会与经济的动荡,因此不得不将收入分配改革提上议事日程。 然而,对于收入分配的讨论与研究还没有完全清晰透彻,对于改革收入分
《探路之役:1978—1992年的中国经济改革》把1978~1992年的经济改革定义为“探路之役”。所谓探路,包含两层意义:一是对改革目标的探索,一是对改革路径的探索。从国际经验看,社会主义国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成功转轨,是一个小概率事件。中国改革何以能够突破种种约束,成功地越过市场化的临界点,而且保持了经济高增长?《探路之役:1978—1992年的中国经济改革》作者通过对历史进程的细致梳理,作出了自己的解释。
本书的研究对象是新创造出来的财富及其价值作了必要的社会扣除之后,在财富的创造者之间的分配,是在个人收入分配领域这一层次上所进行的探讨。研究的中心是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要素贡献和产权分配的制度及理论基础,问题的直接来源是我国的改革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