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能够在过去的30年里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从一个贫穷的国家跃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今天面临的问题是怎么造成的?如何应对这些问题与挑战?中国怎样才能实现顺利转型,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国家?这些问题关系到每个公民的福祉,《重启改革议程:中国经济改革二十讲》将与读者朋友一同思考,共同为重启改革议程、创造中国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
本书从全球视野与中国视角出发,在对《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进行评估及与历史上可持续发展议程对比的基础上,重点分析贯穿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以人为中心(People)、全球环境安全(Pla)、经济持续繁荣(Prosperity)、社会公正和谐(Peace)和提升伙伴关系(Partnership)的“5P”理念,解读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对全球未来15年可持续发展的引导与变革,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历史进程、基本格局、重大挑战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展望了2030年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前景。
什么导致了中国的低工资?为什么我们总是觉得钱不够用?中国长期通货膨胀背后的真相是什么?中国民生的难题是什么?中国未来十年的经济将走向何方? 从证券市场,到宏观经济;从货币战争,到国际风云,直至近代中国盛衰。全书高屋建瓴、视野恢宏、分析深刻,全面涉及经济、政策、时事、历史等诸多领域,具有极强的可读性,不仅抽丝剥茧般厘清复杂社会现象的内在规律,而且点明了未来的发展的方向与战略。
江小涓编著的《经济转轨时期的产业政策(对中国经验的实证分析与前景展望)》在以全球视角评介推行产业政策理论与背景的基础上,分析中国20世纪80、90年代推行产业政策的理论与实践,揭示产业政策在中国广泛推行的原因、演变过程和实际效果,并分析在市场经济进一步发育和完善的条件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机制、产业政策的重点和政策手段的选择。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发展史》是我社为纪念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组织的重点图书。作者在长期研究的基础上,用大量的历史资料认真梳理总结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历程和宝贵经验,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划分为中国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探索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构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完善期,分别考察了不同时期认识市场经济、选择市场经济和完善市场经济的改革特征和改革内容,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改革要情参阅》直面社会发展转型和改革所面临的挑战与危机,提供全面、实用的国内外政治、经济资讯,挖掘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探讨改革过程中隐藏或者可能爆发的种种重大问题。 《改革要情参阅》关注改革热点与难点,汇集各阶层对改革的诉求,借鉴海外启示,梳理改革经验,探讨改革路径,讲真话、切时弊、出对策、为各级决策者和产官学媒搭建起信息交流以及探索和推动改革的平台。 《改革要情参阅》以中央研究机构和宏观决策部门的专家学者、高级智囊和政府官员为作者群,这也是决定了其内容的性、科学性和广泛性。
本书是农村改革前段历程的真实回顾。农民的创造,如何转化上升为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决策?某些地方的创新如何经过集中完善推广于全国各地区?本书的撰稿人都是当时的知情者、参与者,他们以其亲身经历,提供了具有研究价值的史料,澄清了一些事实真相。本书近一半作者为省部级领导干部和当时几个农业大省的农口主要负责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