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1星以上
  • 50-10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3折3折-4折4折-5折5折-6折
筛选:
    • 现代工业社会与经济体制选择-(当代六大工业国的经济成长与体制演进)
    •   ( 55 条评论 )
    • 赵伟 /2025-02-27/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本书以中世纪末期市场经济的萌发与工业化前提条件的形成为起点,以现代工业社会的步步成长和经济体制的选择及演化为主线,追溯了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日本及苏俄当代六个工业化大国过往数百年的社会经济发展史,梳理了这六个国家近现代经济成长与经济体制演进之间的互动关系。本书的基本立论是现代工业社会是人类迄今所创造的最辉煌而伟大的文明,现代工业社会从萌发到每一步发展,都面临经济体制的选择问题;这六个国家的历史证明,市场经济是人类迄今找到的最有效率的一种资源配置形式,也是唯一与现代工业社会相适应的一种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部生命来自不断的创新,创新的动力是内生的。相比之下,工业社会动荡时期产生的计划经济体制是一种僵化的体制,这种体制缺乏创新的内在动力。恰是这种体制导致了第一个社会主义

    • ¥69.3 ¥126 折扣:5.5折
    • 大转型:中国经济改革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   ( 522 条评论 )
    • 张军 王永钦 主编 /2019-01-01/ 格致出版社
    • 40年来,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履不停,解决了大量的社会各个领域的沉疴积弊,经济更是迅猛发展。但是,回顾40年的改革历程可以发现,中国的改革依然存在不少痛点和新的难点。当前的经济增长放缓是否会持续,新的增长点在哪里?户籍制度改革为何仍未能解决城乡二元分割格局,如何缩小贫富差距?怎么才能使创新力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 引擎 ?金融、税制、对外贸易、环保等领域改革的方向又在哪里? 本书名为 大转型 ,一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的非凡成就,使中国从贫困的发展中国家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完成了一个巨大的转型;二是当下改革面临的各种机遇与挑战,让中国再次处于一个大转型的时期。那么,中国未来的发展会如何?作者们从严谨的学术角度出发,通过剖析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逻辑,解释了新常态下经济稳定发展、转型升级

    • ¥59 ¥118 折扣:5折
    • 上海与改革开放研究
    •   ( 56 条评论 )
    •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2020-01-01/ 当代中国出版社
    • 本书为《纵观上海》丛书之一,是中国社会科学院 当代中国研究所国情调研(上海)基地 的课题研究成果。在当代中国研究所的指导下,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课题组花了将近5年的时间梳理、分析、研究了上海改革开放中的若干重大问题,论证了改革与开放的辩证关系,阐明了改革开放与体制完善的关系,同时对 上海经验 中折射出的 中国模式 作了相关考察,*终完成这部客观中肯、史料丰富的上海当代史。作为一部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专著,它不仅为上海研究提供了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地方史资料,同时也为中国改革开放相关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 ¥61.4 ¥128 折扣:4.8折
    • 秘境之国 寻找消失的古格文明 西北大学出版社
    •   ( 82 条评论 )
    • 张建林 /2019-07-01/ 西北大学出版社
    • 本书以笔者考察的亲身经历和数十年研究的心得为基础,试图以较为通俗的语言描述阿里地区独特的自然风貌、古格王国传奇般的历史、雄伟的古格故城和其他古格王国时期遗址的概况;详细介绍古格王国时期都城发展的曲折过程,特别是佛教艺术的独特风格;梳理古格王国与周邻国家、地区的交往与战争;剖析古格人的生存状况和生活方式;复原古格文明的实面貌,带领读者认识古格王国和古格王国遗迹、遗物,领略古格文明的神奇与辉煌。

    • ¥52.7 ¥96 折扣:5.5折
    •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吴晓波 浙江大学出版社【正版书】
    •   ( 3 条评论 )
    • 吴晓波 /2013-08-01/ 浙江大学出版社
    • 两千七百年前,春秋时期的管仲改制变法,使得齐国一跃成为霸主,傲视群雄;公元1069年,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推行新法,一时国库充实,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为之缓解;公元1978年,邓小平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百年积弱的中国经济再度崛起,重回强国之列。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经历了十数次重大的经济变革,每一次变革,都顺应社会发展而发生,也都对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今,新的社会发展又提出了继续变革的要求。 本书是作者近年来研究中国经济变革史的集大成之作,对中国历史上十数次重大经济变革的种种措施和实践作了系统的概述和比照,指明因革演变,坦陈利害得失,既高屋建瓴地总括了中国式改革的历史脉络,又剖析了隐藏在历代经济变革中的内在逻辑与规律。辩驳得失,以史为鉴,实不失为一部简明的“中国经济史”。

    • ¥63 ¥134.25 折扣:4.7折
    • 《首席经济学家论坛》1-3辑
    •   ( 70 条评论 )
    • 夏斌 主编 /2013-12-01/ 东方出版社
    • 辑:《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中国靠什么继续繁荣》 几位首席经济学家给我们专业地解读了未来中国经济形势的演进和具体经济层面的改革路径选择。对于中国金融方面的人民币汇率问题、资本项目开放问题及影子银行的问题作了专题论述。在有关产能过剩问题的论述中和有关经济发展模式的文章中会透露出相关的受益行业。 第二辑:《 首席经济学家论坛: 中国经济如何化险为夷 》 本辑的主题是“寻找守住系统性风险底线的对策,寻找稳定今年健康增长的对策”。首席经济学家们就宏观经济未来走势做出研判: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决定了今后的经济增速必然趋缓,对此我们应当理性看待。 经济增速趋缓的同时,更大的考验是风险的逼近。“中国经济大震荡”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由于过去诸多矛盾和问题的积累,今后

    • ¥54.5 ¥109 折扣:5折
    • 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   ( 112 条评论 )
    • 魏后凯 著作 /2014-07-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是以魏后凯为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终成果。项目组成员先后赴多个省区市调研(含专题调研)和实地考察,收集了大量有关城镇发展与城镇化的手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数据和资料支撑。终成果共分为16章,其中章为总体研究报告.第二至第十六章为专题研究报告,主要从不同角度深化和支撑总体研究。附录一至附录十为向中央、国务院提交的各种政策建议和相关成果。 《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的演变历程和基本特征,剖析了传统城镇化的弊端和主要存在问题,提出了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思路、模式选择、长效机制和政策措施,并从不同层面、不同领域、不同角度进行深入研究。作者认为,当前中国城镇化已经进入重要的战略转型期,必须全面提高

    • ¥84 ¥168 折扣:5折
    • 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绿皮书(2011-2012)
    •   ( 24 条评论 )
    • 诸大建何芳霍佳震 著 /2013-08-01/ 同济大学出版社
    • 本书基于中国城市化进程,在梳理可持续发展评估理论背景的基础上,通过城市发展与生态的“两个半球”思路及其匹配判断分析,构建了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基本模型,并就其中涉及的数据收集与处理的具体方法进行详细说明。聚焦中国35个大中城市和l6个长三角城市,解读各个城市的生态投入指数、人类发展指数和可持续发展指数,分析城市可持续发展分类与发展效率,提出进一步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改进模式和各指标要素的优化路径建议。同时选取不同投入产出类型的典型城市作为案例加以深入剖析。 本书理论扎实、立足实际、体系完善、数据翔实、解读到位、案例丰富、分析深刻、表达形象直观。 适合政府管理人士,从事城巾-管理、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等相关专业人士阅读,也可供科研院校相关 领域研究者参考

    • ¥53.9 ¥98 折扣:5.5折
    • 变革的逻辑——制度决定发展的经济学原理
    •   ( 28 条评论 )
    • 范必 著 /2022-04-01/ 人民出版社
    • 这是一本阐释经济制度与经济发展关系的专著。本书回顾了经济学对制度研究的历史轨迹,并指出其局限性。作者利用交易费用和交易模块工具构建了新的制度分析框架,提出用时间度量交易费用、用交易费用阐释制度演进,并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政府间的权利交易纳入经济制度研究范畴。书中分析指出,我国改革开放从高交易费用体制起步,经过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体制竞争,选择了低交易费用的市场经济体制,解开了所有制、资源配置方式、分配方式与社会制度的 三个绑定 ,可以说这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 秘密 所在。本书也揭示出,在路径依赖、效率递减、制度异化规律的作用下,我国经济体制出现了由点及线、由点及面的约束蔓延现象,正蚕食着改革红利,对发展形成约束。书中选取投资、建设用地、能源、营商环境等领域为例,分析

    • ¥59 ¥118 折扣:5折
    • 大转型(中国经济改革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   ( 1 条评论 )
    • 编者:张军//王永钦 /2019-01-01/ 格致
    • 40年来,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履不停,解决了大量的社会各个领域的沉疴积弊,经济 是迅猛发展。但是,回顾40年的改革历程可以发现,中国的改革依然存在不少痛点和新的难点。当前的经济增长放缓是否会持续,新的增长点在哪里?户籍制度改革为何仍未能解决城乡二元分割格局,如何缩小贫富差距?怎么才能使创新力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金融、税制、对外贸易、环保等领域改革的方向又在哪里? 张军,王永钦主编的《大转型(中国经济改革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名为“大转型”,一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的非凡成就,使中国从贫困的发展中 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完成了一个巨大的转型;二是当下改革面临的各种机遇与挑战,让中国再次处于一个大转型的时期。那么,中国未来的发展会如何?作者们从严谨的学术角度出发,通过剖析中国经

    • ¥58.41 ¥118 折扣:5折
    • 全面深化改革的中国
    •   ( 18 条评论 )
    • 李伟 著 /2014-12-01/ 中国发展出版社
    • 2014年3月22~24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4年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召开。中国政府高层、世界一流企业CEO、学者、国际组织负责人等,围绕“全面深化改革的中国”各抒己见、热烈交锋,发表了对新型城镇化、财税体制改革、社保体制改革、开放型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重大主题的看法并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 ¥88 ¥160 折扣:5.5折
    • 改革开放40年研究丛书-新时期中国社会史学
    •   ( 218 条评论 )
    • 常建华 /2018-10-08/ 天津人民出版社
    •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 中国社会史学 开始复兴,四十年来取得辉煌成就。本书 详细论述了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社会史研究从发轫、成长到壮大的过程,以每十年为一阶段,呈现这一过程的演变。从中可以了解中国社会史研究的理论论争、流派形成以及各类研究成果。 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学者具有学术研究的反思精神,以开放、多元的胸襟与探索,尝试了跨学科的研究。在断代与通史性的综合研究、婚姻家庭与家族宗族、社会分类与结构、城市与乡村、民间信仰与宗教生活、礼俗与社会习尚、人口与社会保障等方面,贡献了丰富多彩的学术成果。本书呈现了新时期中国社会史研究的繁荣景象,印证了近四十年中国学术界的发展变化。

    • ¥63 ¥126 折扣:5折
    • 乡村振兴温州样本——产业融合之路
    •   ( 36 条评论 )
    • 陈国胜? 主编 /2019-03-01/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作 为 温州模式 的发祥地和全国农村改革的试验区,温州这个敢为天下先的地方,为中国农村改 革提供了鲜活的样本。本书编者深入温州十一个县(市、区)实地开展调查研究,按照一产为主 导的 一二三 融合模式、以二产为主导的 二三一 融合模式及以三产为主导的 三二一 融 合模式,图文并茂地展示温州在产业融合方面的典型案例,为推进产业融合提供经验。

    • ¥69 ¥138 折扣:5折
    • 经济转型和民生(学部委员专题文集)
    •   ( 11 条评论 )
    • 赵人伟 著 /2015-01-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经济转型和民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专题文集》汇集了作者赵人伟关于经济转型与民生问题的经典论文,全书收集了作者关于经济体制转型于经济发展转型、经济转型中的计划和市场以及经济转型中的收入分配、财产分布和社会保障三个部分的论文,作者就经济转型和民生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许多有见地的观点,这些观点对于我国经济改革和转轨,居民收入分配改革等,都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对于后世学者也具有参考价值。

    • ¥59.4 ¥108 折扣:5.5折
    • 房汉廷文集
    •   ( 17 条评论 )
    • 房汉廷 著 /2010-11-01/ 经济管理出版社
    • 本套书为房汉廷先生的文集,共包括5卷:卷《制度创新的空间》收录的28篇文章,大多集中在1984~1998年,篇篇都在求证制度创新的空间;第二卷《资本驱动与金融创新》收录的18篇文章,从一个侧面也印证了中国那个时期的发展动能是资本驱动与劳动红利;第三卷《创新投资:政府的责任与行动》收录12篇文章和报告;第四卷《科技金融的兴起与发展》收录文章25篇;第五卷《谋国与持家》收录文章74篇。

    • ¥99 ¥198 折扣:5折
    •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文选)高波自选集
    •   ( 4 条评论 )
    • 高波 著 /2020-10-01/ 南京大学出版社
    • 高波教授自20世纪90年代起持续致力于发展经济学等领域的研究,本书将其有关中国经济发展的研究论文,按主题编辑出版。 本书聚焦企业家精神与中国经济发展,系统地阐释了培育企业家精神,深化企业改革,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本书从微观和宏观的视角,深度探讨了企业家精神的形成机制及其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情景机制,并试图构建动态演进分析框架。以史鉴今展未来,我们应坚持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统筹推进风险投资、社会信用、市场与政府行为边界等方面的体制机制改革,进而优化企业家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限度释放经济发展活力。 本书是一部系统阐述中国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的学术著作,重点从企业家精神的视角剖析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为促进中国全面建成

    • ¥59 ¥118 折扣: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