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泡沫经济与美国次贷危机的比较--基于金融体系视角的分析》编著者郑秀君。 《日本泡沫经济与美国次贷危机的比较--基于金融体系视角的分析》内容提要: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美国住宅泡沫的背景,都会让人想起日本的泡沫经济,两者有很多相同点;当时日本经济和现在美国经济不同,危机后问题的发展趋势也会不同,两者也有很多不同点。那么,中国在资本市场火热的今天又能从中吸取什么样的经验和教训呢?本书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首先对日本泡沫金融危机和美国次贷危机进行概述,然后从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监管、信用制度来比较日本泡沫金融危机和美国次贷危机,进而总结出对中国金融体系改革等方面的启示。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巴西的经验教训(2013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专题报告)》中所有文章都围绕“中等收入陷阱”的主题展开讨论。我们看到与从贫困到中等发达阶段的成功转型相比,后者向更高水平的跨越则少之又少。这一主题本身就颇具争议,甚至对于“中等收入陷阱”是否存在也受到不少学者的质疑。无论如何,中巴两国同处中等收入阶段,并以向世界成功跨越来巩固自身在国际社会中的主角地位,因此,“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可作为深入探讨的一个好的出发点。
本书是萨米尔·阿明的主要代表作,曾对一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和阿拉伯国家的发展实践产生显著影响。作者认为,资本主义世界是由一个由“中心”和“外围”两种“社会经济形态”构成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中心”利用不平等的国际劳动分工剥削“外围”,从而实现其世界规模的资本积累;而“外围”的经济发展则因此被“滞阻”,并处于对“中心”的依附地位。这是发达与欠发达的根本原因,欠发达国家只有摆脱这种依附关系,才能获得经济发展。
《东西方经济发展比较研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十五章对东西方经济发展进行比较研究。全书从自然条件不同对东西方经济发展的影响谈起,阐述了农村公社、亚细亚生产方式以及的“跨越卡夫丁峡谷”设想在东西方的不同实践,从而提出束来理想社会主义的模式将是高级韵农村公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