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失去的三十年:平成日本经济史
    •   ( 14351 条评论 )
    • 野口悠纪雄 /2022-07-11/ 机械工业出版社
    • 作者亲历了日本战后发展的全过程,而且在大藏省的工作经历让他能够亲身经历其间日本经济运行的过程。同时,作为学者,作者见证了日本平成时代(1989年至2019年)的三十年间日本政府经济决策的失败。 2019年是平成时代结束的那一年,也是1990年日本泡沫经济崩溃后的第二十九年。安倍经济学虽然起初被寄予厚望,但积重难返,日本经济本质上没有丝毫的改变,而作者提出的 失去的三十年 基本上可以为平成时代的日本经济盖棺定论。 在经历了广场协议后的盲目贬值、激进的货币政策与泡沫经济崩溃以及政府的经济政策缺乏稳定性等一系列经济问题后,终于,有经济政策连续性的日本政府出现了,但此时的日本却又面临着严峻的老龄化、社会阶层固化以及制造业、高新产业凋敝等问题。 与美国的贸易战、汇率战,以及少子化、老龄化、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植、制

    • ¥32 ¥59 折扣:5.4折
    • 逃不开的经济周期(珍藏版)(300年的经济周期历史、人物、故事栩栩如生,关于经济周期的那些事儿,读这一本书就足够了!)
    •   ( 63734 条评论 )
    • [挪威]拉斯.特维德 /2012-11-01/ 中信出版社
    • 《逃不开的经济周期(珍藏版)》内容简介:我们一生都会历经数次经济的增长、衰退、停滞和危机,对于未来生活的看法总是从乐观的高峰跌落悲观的深渊,又在某种契机下重燃希望。如此循环往复的经济波动,就是经济周期,对于经济周期,我们该如何理解和把握呢? 为解开经济周期的奥秘,作者拉斯 特维德带领我们翻开经济周期的历史,从苏格兰赌徒兼金融天才约翰 劳所生活的时代开始,一直到今天的计算机时代,回溯300年来财智精英对经济周期理论和现象的解密之旅,包括经济学之父亚当 斯密、股票经纪人李嘉图、投资银行家桑顿、志得意满的熊彼特、美国 恶交易员 古尔德等人,探索各派经济理论与模型,帮我们揭开经济循环的真相。 这趟历史之旅的目的并不仅仅是回顾过往,而在于帮助读者将对经济循环的理解正确运用于预测经济波动、因应形势、

    • ¥40.4 ¥69 折扣:5.9折
    • 人工智能时代与人类价值
    •   ( 150 条评论 )
    • 亨利·基辛格,埃里克?施密特,克雷格·蒙迪 /2025-03-31/ 中信出版社
    • 2022年以来,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取得了划时代的飞速发展。ChatGPT以及GPT-4发布,DeepMind的AlphaFold一举解决困扰科学界几十年的蛋白质折叠问题,自动驾驶技术的重大突破,进一步拓展了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以及能力,也使人类也更加重视AI伦理和相关法规的制定,2024年的诺贝尔奖更是体现出了不容忽视的 人工智能含量 。在这一过程中,人类对人工智能也有了更为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在本书中,基辛格、施密特和微软前首席研究和战略官克雷格 蒙迪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审视了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进展,直面人工智能带来的关乎人类生存的最为紧迫的问题: 如果被迫与机器妥协,我们的底线是什么?在判断如何跟上AI步伐时,人类需要更清楚地断言我们与机器的区别。如果不能就我们是谁达成一致,人类就有可能完全把定义我们价值、因此证明我们存在的生存

    • ¥48.3 ¥88 折扣:5.5折
    • 时运变迁:世界货币、美国地位与人民币的未来(修订版)
    •   ( 8345 条评论 )
    • (美) 保罗·沃尔克, (日) 行天丰雄 /2018-12-31/ 中信出版社
    • 二战 后,现代社会的全球经济基本规则和制度安排正处于改革和尝试期。作为战后20世纪七八十年代政策制定和国际谈判的核心参与者,两位作者回顾了诸多世界经济事件,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到崩溃,从广场协议到卢浮宫协议,再到几次石油危机引发的通货膨胀。除此之外,再版新书也增加了对当前世界经济趋势的解读。深入了解战后世界经济的历史,对思考目前全球化面临的问题、世界货币动荡、人民币的地位和未来、以及居民个人的资产配置选择都有启示性意义。

    • ¥37.4 ¥68 折扣:5.5折
    • 繁荣的背后:解读现代世界的经济大增长
    •   ( 1699 条评论 )
    • 威廉 /2022-05-07/ 机械工业出版社
    • 本书讨论了现代经济增长的根源,认为科学方法、繁荣的资本市场、交通与通信技术,以及清晰的产权为现代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全书梳理了现代科技、资本市场发展的脉络,同时分析了当下不发达经济体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

    • ¥43.5 ¥79 折扣:5.5折
    • 资本全球化:一部国际货币体系史(原书第3版)
    •   ( 2752 条评论 )
    • 巴里 埃森格林 /2022-06-01/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并非孤立的,深受国际政治、经济风云变幻的影响,如果要深刻理解国际货币体系演变路径的成因,就一定得基于当时的具体情境,而这正是本书的特色所在。本书简明扼要而不失生动地梳理了过去150年间国际货币和金融史上可圈可点的重要事件,从古典的金本位制到当今的后布雷顿森林的“非体系”制,以及希腊紧急援助、欧元危机等。

    • ¥38 ¥69 折扣:5.5折
    • 平行与竞争 双循环时代的中国治理 翟东升 著 B站名师翟东升 解读后疫情时代世界政治经济大趋势
    •   ( 72 条评论 )
    • 翟东升 /2021-06-08/ 东方
    • 所谓平行,是指2010年夏以来美国在科技、经贸、资本等各个领域与中国的“脱嵌”进程不断加速,愈益决 ,导致原本统一的世界市场体系正在逐步分裂为两个相互平行、相互竞争的体系。平行时代的到来为中国崛起提供了机会之窗,也对中国的治国理政提出了挑战。 化时代的“美元之梦”再也无法持续,出口导向型的 化道路已经疲软,只有建设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才是参与平行时代 竞争的根基。本书是作者多年来逐步形成的政治经济战略思想精粹,为下一个三十年的中国治理选择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 ¥32.4 ¥65 折扣:5折
    • 拥抱不确定性:新经济时代的商业法则
    •   ( 1526 条评论 )
    • 查尔斯 /2022-12-20/ 机械工业出版社
    • 本书以汉迪自己的工作、管理咨询与生活经历为素材,通过对社会、组织与生活的细微洞察和理性审视,从组织规划、个人发展及未来趋势,论述了不确定性对社会、企业与个人造成的影响,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措施。 这是一本管理哲学之书。 注重不同管理文化的融合,倡导利润与道义兼顾,组织与个体并重,文化引领管理,管理滋养文化。 这是一本关于变革之书。按照是否可以找到 答案 ,世界上的问题可分为两种,一种是 收敛性问题 ,另一种是 发散性问题 。真正的商业问题都是发散性的,没有固定的答案。 这是一本关于未来之书。重塑企业与重建经过战火洗礼的城市一样,当按部就班的规则被打破,需要将责任与决策同企业总部剥离或下沉,以应对快速变化的环境。 这是一本关于人性激励之书。激励人性才是管理的真谛。企业是联系紧密的集体与

    • ¥32.5 ¥59 折扣:5.5折
    • 镜厅
    •   ( 57 条评论 )
    • [美]巴里·埃森格林Barry Eichengreen) /2024-12-19/ 中信出版社
    • 过去百年中发生了两次严重的金融危机,分别是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和始于2008年的大衰退。为什么在我们认真反思了大萧条之后仍然没有预测到,更没有准备好应对2008年这场严重的危机呢? 当今国际学术界颇为活跃和富有影响力的知名经济学家巴里 埃森格林,一针见血地指出:失败的根源恰恰在于对大萧条的乐观解释。身为金融史知名学者,埃森格林强调,在雷曼兄弟破产之后,对于大萧条再现的恐惧影响了欧美的政策应对,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后果。 为更好地理解这两场危机和金融体系,埃森格林在不同的年代(20世纪30年代和21世纪)与大陆(北美和欧洲)之间切换,将两次金融危机高超地交织在一起,更将两个年代的风云人物和重大事件一一对应,从而深入探讨了20世纪30年代和21世纪宏观政策的失误表现、失误起因及危害程度。 他精

    • ¥48.3 ¥88 折扣:5.5折
    • 龙卷风暴
    •   ( 252 条评论 )
    • [美]杰弗里·摩尔(Geoffrey A. Moore) /2021-09-05/ 机械工业出版社
    • 本书是《跨越鸿沟》的延续,介绍的是成功跨越鸿沟后,企业将如何发展,制定什么样的策略。高新技术市场营销,与地球上任何事情一样,都是由进化力量塑造的。你的使命还是:创新或死亡。 在近几十年里,我们亲历了计算机行业的发展,它深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这些变化都是怎么发生的?这种市场发展现象,本书称为龙卷风暴,特指在一定的高速发展时期,市场保持三位数的增长率,新产品以燎原之势蔓延开来。 市场发展的风暴阶段植根于技术采用生命周期之中,在生命周期的开始阶段,很少有人采取行动,导致整个实用主义群体畏缩不前,造成了市场 鸿沟 。与此相反,如果已经赢得足够的顾客,从众效应会带来大量跟风,产生风暴。 根据本书提供的模式,你完全可以抓住技术采用生命周期带来的无穷的创新机会和市场机会。

    • ¥43.5 ¥79 折扣:5.5折
    • 战争中的经济学家
    •   ( 363 条评论 )
    • 艾伦·博拉尔德 /2023-11-30/ 中信出版社
    • 通常,战争被认为是军队之间的对抗,战场是政治家和军人的舞台。然而,本书则要给出另一种叙事,讲述在硝烟弥漫的战场后方,一群经济学家如何运用他们的学识和专长制定经济政策、参与军事决策。 1935 1955年是又一段改变人类历史进程的关键时期,其间不仅爆发了空前惨烈的二战,也开启了全新的世界秩序。在这段历史中,有六个国家的七位经济学家,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以传记式的体例简要概述了七位经济学家的成长历程,他们在1935 1955年这段时间扮演的角色,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在这些鲜活的故事背后,我们可以看到人性的较量、不同制度和价值观的对抗。这些较量和对抗不仅深刻影响了当时的战争进程和战后秩序,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预示了当前的世界格局。书中还展现了经济学和经济政策在这段时期的颠覆性突破和发

    • ¥46.3 ¥79 折扣:5.9折
    • 美国的经济问题
    •   ( 243 条评论 )
    • [美]安格斯·迪顿 /2024-04-11/ 中信出版社
    • 美国真的是充满梦想的乐土吗?在鲜为人知的另一面,美国的弱势群体正暴露在巨大的风险之中。美国的黑帮臭名昭著,医保系统复杂而孱弱,医疗服务则充满浪费,贫富差距日益悬殊,因为绝望而自杀的人越来越多 在本书中,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安格斯 迪顿将自身经历与经济学视角相结合,审视了美国的医保体系、养老金、收入分配等重要议题中的诸多不平等现象,讨论了压在美国百姓身上濒临失衡的权利与义务,以及美国政府对气候问题和大国责任的漠视与松懈,直言美国正在帮助富人掠夺穷人的财富。 同时,本书也展现了经济学界内部在这些社会议题上的交锋,并对经济学给美国社会造成的影响进行反思,折射出经济学家与政客之间紧张而脆弱的关系,揭示了美国政府的施政成就与失败。

    • ¥42.9 ¥78 折扣:5.5折
    • 美国怎么了:绝望的死亡与资本主义的未来
    •   ( 127 条评论 )
    • 安妮·凯斯Anne Case),安格斯·迪顿Angus Deaton) /2024-04-07/ 中信出版社
    • 这是一个关于绝望的死亡、病痛、成瘾、酗酒和自杀的故事,开创性地记述了资本主义的缺陷如何对美国工人阶级造成致命伤害。 安妮 凯斯和安格斯 迪顿发现,在25 40 岁年龄段的美国白人中,大约一半的死亡要归咎于自杀、酒精性肝病和药物过量使用;在40 岁左右的白人中,这些原因导致的死亡约占1/3;在50 岁出头的白人中,这一比例则为20% 左右。 这三大原因导致的死亡,被他们称为 绝望的死亡 。 这不仅是一次公共健康危机,还是一场经济危机:美国工资增长缓慢,而医保费用负担沉重,工人阶级在经济上正面临越来越多的不安全感。美国的资本主义和民主制度已经不再服务于那些没有学士学位的人口 曾经让人生充满意义的支柱 一份好工作,一个稳定的家庭生活,以及在社会中的一席之地 已经统统崩塌。 在这本书中,两位作者根据大量数据和材料探究了

    • ¥42.9 ¥78 折扣:5.5折
    • 超级技术:改变未来社会和商业的技术趋势
    •   ( 184 条评论 )
    • 梅琳达·盖茨 丹尼尔·富兰克林 /2023-05-31/ 中信出版社
    • 洞察未来30年技术发展趋势,前瞻2050年的科技大爆炸。 机器学习的狂飙突进将极大提升我们的工作效率;量子计算为突破摩尔定律的限制提供了更多可能;储能技术的突破性变革让无限的清洁能源不再是梦想;基因测序开启个性化医疗时代;数字技术让教育更高效、更平等 未来已经到来,只是分布不均。只有充分了解和使用超级技术,在正确的方向上不断努力,才能洞察先机,把握机遇。

    • ¥37.9 ¥69 折扣:5.5折
    • 平行与竞争 双循环时代的中国治理 东方出版社
    •   ( 0 条评论 )
    • 翟东升 /2021-07-01/ 东方出版社
    • 所谓平行,是指2010年夏以来美国在科技、经贸、资本等各个领域与中国的“脱嵌”进程不断加速,愈益决绝,导致原本统一的世界市场体系正在逐步分裂为两个相互平行、相互竞争的体系。平行时代的到来为中国崛起提供了机会之窗,也对中国的治国理政提出了挑战。全球化时代的“美元之梦”再也无法持续,出口导向型的全球化道路已经疲软,只有建设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才是参与平行时代国家竞争的根基。本书是作者多年来逐步形成的政治经济战略思想精粹,为下一个三十年的中国治理选择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 ¥30.1 ¥65 折扣:4.6折
    • 美国怎么了:绝望的死亡与资本主义的未来
    •   ( 1577 条评论 )
    • 安妮·凯斯安格斯·迪顿 /2020-09-11/ 中信出版社
    • 简单地说,这是一个关于绝望的死亡、病痛、成瘾、酗酒和自杀的故事,开创性地记述了资本主义的缺陷如何对美国工人阶级造成致命伤害。 曾经让人生充满意义的支柱 一份好工作,一个稳定的家庭生活,以及在社会中的一席之地 已经统 统被削弱了。 安妮 凯斯和安格斯 迪顿研究发现,在25~40岁年龄段的美国白人中,大约一半的死亡要归咎于自杀、酒精性肝病和药物过量使用;在40岁左右的白人中,这些原因导致的死亡约占1/3;在50岁出头的白人中,这一比例则为20%左右。 这三大原因而导致的死亡,被他们称为 绝望的死亡 。 他们指出,这不仅是一次公共健康危机,还是一场经济危机:美国工资增长缓慢,而医保费用负担沉重,工人阶级在经济方面面临越来越多的不安全感。美国的资本主义和民主制度已经不再服务于那些没有学士学位的人口。 然而,富裕国家

    • ¥37.4 ¥68 折扣:5.5折
    • 钛经济
    •   ( 34 条评论 )
    • 阿苏托什·帕迪 /2024-10-25/ 中信出版社
    • 我们认为制造业的进步才是21世纪更强劲的增长引擎 , 钛经济 是美国工业复兴的秘密武器 。 过去几十年,美国制造业经历了起伏,一度被视为夕阳产业。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制造业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涌现出一批具有颠覆性的 钛经济 公司。这些公司名声不显,但实力强大,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创造并生产对电子商务、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等前沿趋势至关重要的突破性产品;不断追求创新,通过技术进步和商业模式创新,为现代社会提供不可或缺的产品和服务。 本书通过深入机械制造、再生能源、食品加工等多个领域对 钛经济 企业进行调研,展示了这些高科技制造企业是如何获得长足发展的,其特点包括:技术驱动,即利用人工智能、机器人、自动化等先进技术,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为客户创造新价值;利用微观垂直市场,即专注于特定细分市

    • ¥37.9 ¥69 折扣:5.5折
    • 大分流(中国欧洲与现代世界经济的形成)(精)
    •   ( 387 条评论 )
    • (美)彭慕兰|责编:卢丹丹|译者:黄中宪... /2021-04-01/ 北京日报
    • 《大分流》是加州学派代表人物彭慕兰的代表作,畅销20年而不衰。 在这本书中,基于大量的材料,彭慕兰考察了旧世界欧亚两洲各个主要 及其核心地区经济发展,探讨了一系列影响现代世界经济形成的关键问题:为什么英格兰没有成为江南?为什么中国和欧洲为什么走上了不同道路?在彭慕兰看来,1750年,英格兰和中国的经济核心区,在人均预期寿命、农产品市场、劳动体系、土地利用、资本的积累和技术等方面 相似。中国和日本核心地区的生态环境也并不比西欧差,整个18世纪旧世界的核心地区都面临着土地密集型产品的局部短缺。东西方走在大体相近的经济发展道路上,西方并无明显优势。 欧洲在19世纪与旧大陆的分道扬镳,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欧洲在煤炭资源方面享有地利,煤炭替代了木材,有利于能源密集型产业的增长。同时,由于跨大西洋贸易

    • ¥49.5 ¥88 折扣:5.6折
    • 美联储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   ( 139 条评论 )
    • (美)威廉·格雷德(William Greider) /2013-04-01/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 美联储是私人的?美联储是政府的? 美联储是一个怪胎,它是国家政府的一部分,却又小心翼翼地置于选举程序之外,它是华盛顿与华尔街之间的旋转门。作为资本的政治代言和监管者,美联储决定了谁将贫穷,谁将富有。 这是一本开创性的畅销书,记录了保罗·沃尔克任职美联储主席的8年中,强势扭转美国被通货膨胀吞噬的命运,奠定了迄今为止世界经济的基础。本书在最很好经济玩家大量采访的基础上,第一次带领我们深入了解这个在某些方面甚至比中情局更机密、比总统和国会更强大的神秘机构。 这是一本经典却通俗的著作,让你可以轻松学会真实世界的经济学。华尔街的金融大佬,是不是普通人的敌人?他们遵循什么样的金融动力学?为什么说货币是一个神秘的心理操纵术,每个人都深受它的影响?央行通过什么方式影响全国经济系统,美联储为何能够

    • ¥48.5 ¥128 折扣:3.8折
    • 当世界停止消费 当世界停止消费,生活会变得更糟还是更好?一场针对“全人类停止消费那一天”的大胆思想实验
    •   ( 225 条评论 )
    • J.B.麦金农 著 /2023-04-30/ 中信出版社
    • 当前,全球经济前所未有地取决于我们的消费。 经济状况告诉我们,我们必须不断增加消费,哪怕人们的支出稍有下降,也会导致大范围的失业、破产和房屋止赎。 地球却在警示人类消耗得太多 尽管我们已经在努力进行 绿色 消费,但全球碳排放量仍未下降。 消费,应该停止,却不能停止? 面对这个悖论,这本书的作者 加拿大知名调查记者J.B.麦金农展开了这样的设想: 如果我们干脆停止购物,会发生什么? 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在不引发经济崩溃的情况下,使我们的消费与节约地球资源的需求平衡? 在这本书中,作者遍访五大洲,向读者描述了处于不同历史背景和生活水平下的人们的消费文化,分析了人们的购买习惯如何形成,各地消费文化有何差异、如何相互影响,以及消费与否如何和身份认同、向往、公民意识和心理满足结合,体现了当代 欲望与需

    • ¥41.2 ¥75 折扣:5.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