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成功真正的核心点,除了人力资源体系,还有是财经体系。华为财经管理的核心思想和商业逻辑主要表现为:追求长期有效增长;追求有利润的收入,有现金流的利润;业务为主导,财经为监督;成为值得信赖的伙伴和价值整合者。具体到管理方法,华为构建了集成作战的计划、预算、核算体系,打破了法人实体概念的责任中心管理系统,以及防腐败促经营的内控系统。对于企业人力资源经理不懂财务、财务经理不懂人力资源的现象,本书可以帮助读者明白财经管理的本质,理解业务和财经的关系,从而做到业财融合。
暂无内容简介。。。。。。
为更好地引导广大煤炭企业履行好社会责任,全面提升煤炭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水平,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组织有关单位编制了这本《煤炭行业社会责任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目的在于为我国煤炭企业树立社会责任建设的标杆,引导煤炭企业科学、持续、系统地履行好社会责任,促进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 《指南》从社会责任概述、社会责任实践、社会责任管理、社会责任报告编写等方面明确了我国煤炭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主要内涵与核心要求,涵盖了能源供应、安全生产、企业经营、环境责任、和谐矿区等社会责任方面的重点议题。《指南》的编制,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以煤炭行业已有的社会责任理论和实践为现实依据,以提升煤炭企业的社会责任管理能力为目标,推动煤炭企业全面、合理
......
......
《织锦产业平台商业模式新论》从理论层面给出传统产业现代化改造的原因和方法的统一分析框架,具体研究纵向链整合与垂直型垄断平台模型、“非正式第三方治理”模型,探讨织锦产业链重构的动因,平台经济对织锦商业模式改造的影响以及织锦作为第三方平台治理的原因、条件及治理绩效的变化;在经验研究层面,分析织锦产业链的整合和织锦平台商业模式的构建,并对织锦平台治理和治理绩效进行深入的系统研究。
次工业革命大约从1760年延续至1840年。由铁路建设和蒸汽机的发明触发的这次革命,代领人类进入机械生产的时代。总之,18世纪中期,经济社会从以农业、手工业为基础转化为以工业和制造业为主,进而带动经济发展。这一时期如今被称作工业1.0。 第二次工业革命始于19世纪末,延续至20世纪初,随着电力和生产线的出现,规模化生产应运而生。这一次工业革命为20世纪的人们开创了新世界,这一时期如今被称作工业2.0。 第三次工业革命始于20世纪60年代。这一次革命通常被称为计算机革命、数字革命,因为催生这场革命的是半导体技术、大型计算机(60年代)、个人计算机(七八十年代)和互联网(90年代)的发展。这一次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今被人们称作工业3.0。 第四次工业革命始于这个世纪之交,是在数字革命的基础上发展起
......
本书的主要内容:介绍何谓大数据,大数据的产生背景和特点,以及大数据带给人类的变革,通过列举文本挖掘案例阐述大数据产业发展史,大数据产业链,包括大数据的产业周期和产业政策变迁;科技成果与大数据的转化模式,列举中美大学科技成果处置权与收益权的比较,中国大型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研究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水平与区域经济协调关系的具体实例,通过对大数据产业政策的梳理,以及对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发展现状的调研,为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提出具有前瞻性的产业政策。书中内容紧扣目前学术研究前沿领域,知识体系清晰,通俗易懂,注重知识与技术的系统性。
《中国农产品加工业重点行业研究报告(2017)》详细介绍了2016年我国农产品加工重点行业情况。全书共有10个部分,分别为:总论、粮食加工、饲料加工、植物油加工、肉类加工、乳品加工、蛋品加工、果蔬加工、茶叶加工、水产品加工。《中国农产品加工业重点行业研究报告(2017)》重点研究分析2016年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及其重点产业的发展运行情况,分析结果为全面、准确、及时掌握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趋势及特点,了解重点行业发展动向,反应行业热点、难点问题,制定和完善农产品加工业政策规划提供了依据和重要支撑。
什么是碳中和?为什么要耗时40年之久? 实现碳中和,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大到跨国贸易,小到细胞呼吸,碳排放无处不在,与我们息息相关。气候变化可能是人类有史以来面临的最大威胁,任何一个个体都无法逃避全球变暖的现实。 为应对这一巨大挑战,各国正在开展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合作行动。基于此,我国提出“30·60”双碳目标(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对全球减排的战略意义重大。 本书将从碳中和的提出背景开始,逐步为你讲解究竟什么是碳中和,实现碳中和的关键要素有哪些,我国各行业碳中和的实现路径与转变机遇是什么,以及政府、企业、个人该怎么做。 让我们一起,探究中国经济社会未来40年的发展脉络,
产业升级是一个系统工程,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理论和实践尚待持续创新。吴刚编著的《全面创新战略导向下产业升级模式研究》深入探析产业升级的内涵机理、理论演进趋势;深度解析全面创新理论内涵、创新的表现形态;从理论和案例层面分析归纳技术创新、生产模式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组织模式创新、管理变革、业态创新导向下产业升级的不同模式;并就支撑全面创新战略实施的试验区、孵化器、创客空间等创新载体平台建设提出相关思路对策。本书将进一步丰富和创新产业升级理论,对指导实际工作提供新的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