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公司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基础性法律。我国现行公司法于1993年制定,1999年、2004年对个别条款进行了修改,2005年进行了全面修订,2013年、2018年又对公司资本制度相关问题作了两次重要修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加强产权保护、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等方面作出重大决策部署,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市场主体积极探索,创造了丰富的公司制度实践经验;司法机关根据公司法和公司纠纷裁判活动,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司法解释和裁判规则;公司法理论研究不断深入,取得丰硕成果,为公司法修改完善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支撑。设“国家出资公司的特别规定”专章;完善公司登记制度,进一
刑法是国家的基本法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保障性地位。我国于1979年制定刑法,1997年全面修订刑法,形成了一部统一的、比较完备的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二)》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于2023年12月29日通过,自2024年3月1日起施行。(刑法修正案十二)共修改补充刑法7条。这次修改主要是就行贿和民营企业内部人员腐败相关犯罪规定作进一步完善。
中国越来越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并受益诸多,但由此凸现的经济安全形势也日趋严峻。本书研究国家经济安全的理论,涉及国家经济安全的界定、立论基础、保障制度及其分类,国家经济安全法律保障制度的法理基础等内容。安全、合作、发展是本书分析国家经济安全法律保障制度的理论基础,以安全为研究重点,兼顾合作与发展两个主题,立足于当代国际经济关系现状,以我国的现实情况为归结点。本书着眼于当前国家经济安全的发展,将国家经济安全作狭义理解,特指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政府意义上的国家履行其经济职能时,克服来自国际层面的危机,以保证发展为目标的一种稳定而有秩序的状态。
民事诉讼法的此次修正共16处,其中新增7条,修改8条,此外还对“诚实信用”“节假日”“抚育费”“合议庭组成人员”“意外事故”“民法通则”“物权法”“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等个别表述进行了修改。修改的主要内容主要是五大类:一是优化司法确认程序;二是完善小额诉讼程序;三是完善简易程序;四是扩大独任制适用范围;五是完善在线诉讼及送达规则。 最高人民法院根据本次修正,严格对照新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对《民诉法解释》条文序号和条文表述进行适应性修改,共计16个条文。
本书是国际比较法学学者、法国比较法学家勒内·达维(RenéDavid)的著作之一。作者首先比较了英国与法国的法律传统、思维方式、结构与分类,随后从宪法、行政法、合同法、侵权行为法、商法、劳动法以及法院组织与诉讼程序等方面,对英国法与法国法进行了具体比较分析,并以英国与法国作为典型,对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的异同及发展趋向进行了研究。作者论述具体,行文简洁,深入浅出。本书适合法律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师生以及法律实务部门的工作人员,也适用于对法学特别是比较法学饶有兴趣和特别关注的一般读者。
近些年来,我国的立法进程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而相应的法律法规的英文译本翻译出版工作却一直没有做到紧随其后。法律法规的英文翻译出版工作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必须承担的法律义务;而法律的英文译本是世界各国了解中国法律的重要路径之一,是增强中国法律透明度、让想在中国进行投资的外资企业更好地了解中国法律环境的保证.也是法学专业学生学习法律英语的范本和涉外律师办理涉外业务的工具。目前,市场上可用的法律英文译本图书不是比较分散,就是比较昂贵的精装本。为了让更多对法律英文有需要的人士有一套使用方便的工具书,我们编辑整理了本套“中国法律法规中英对照系列”丛书。本丛书共分七册出版,分别为《中国刑法与刑事诉讼法》、《中国民事法律法规》、《中国行政与劳动法律法规》、《中国公司企业法律法规》、
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常见问题与法院裁判观点具有典型、专业、QUANWEI、实用四个特点。编者从基层法院审理的2500多件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中提炼焦点问题,问题具有集中性、普遍性、典型性;该书专门研究金融借款合同这一类纠纷,在分析上做到了内容详实全面、问题系统深入;本书引用裁判观点多是最高人民法院和各省高院的生效判决,观点依据具有QUANWEI性;本书提炼的问题是金融机构高度关注的争议焦点,对其处理具体案件提供了现实的可操作性指导,同时对于案件的当事人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2006年1月1日实施的新《证券法》对原法作出较大修改,修改幅度达到40%左右,不仅涉及众多条文的变动,而且在立法理念上也有重大调整,其科学性、严谨度、适用性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本书依据新《证券法》出台后形成的证券法律体系,立足于我国证券市场实践,对证券法的基本理论和原则、证券品种、证券发行、证券上市、证券交易、上市公司的收购、证券信息披露、证券交易所、证券公司、证券登记结算机构、证券交易服务机构、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证券业协会、证券法律责任、涉外证券投资等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和研究,并结合国外(地区)成熟证券市场法律规制的先进经验,对我国证券法理论翻实践中的一些重大问题作了有益的探索。全书共十六章,具体论述视野宽泛、内容精细、分析缜密、逻辑严谨、易于操作,对于深入学习和理解证券法、加强我国证
本书由作者的博士论文改写而成,作者在这篇论文中将焦点置于破产程序中最复杂困难,也是最本质的问题——利益冲突及其协调。作者发现,在破产程序中,面对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和尖锐的利益冲突,同解决其他民事纠纷一样,所需要的也是明确的政策目标(或者说价值导向)、合理的平衡利益的方式,以及精致细密的制度设计。但区别在于,破产程序所需要的是与一般民事诉讼、执行程序所不同的政策目标、利益平衡机制和具体制度设计,这便是本文的研究主题和主要内容。作者很喜欢作者的职业为作者提供的视角,可以在最近的距离观察社会生活与制度运行的问题,同时又必须综合立法与司法两个角度考虑问题,这种综合性的视角多少影响了作者的思维,而中立的职业立场也往往迫使作者的学术研究立于超脱的立场。于是。作者想,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一些
《金融法苑》自1998年创刊至今,已经出版了50多期。在北京大学金融法研究中心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它逐渐从稚嫩走向成熟。为了回报学界、业界和读者对它的支持与厚爱,也为了避免使一些珍贵资料散失难见,我们特别从《金融法苑》到第50期中,精选出部分文章汇编成了《金融法苑》精华版丛书。本套《金融法苑》精华版共分3卷。卷《经济的法制框架》,选编了《金融法苑》"专论"栏目中诸多名家学者的文章,其中不少文章是经作者特别许可翻译而来.视角独特,阐析透辟,对我们金融领域的研究深具启发意义。第2卷《海外金融法》,选材于《金融法苑》“海外金融法”栏目。经整理分类,该卷集中介绍并评析了美国、欧洲、亚洲等国家和地区的金融法律制度。第3卷《金融法庭》,取材于《金融法苑》"金融法庭"栏目。为扩大信息量,此次对每篇文章重新
本书具体建构了BOT法的基础理论体系,全面系统地阐述BOT投资方式的法律含义和特征、法律性质、法律关系以及BOT特许协议的法律性质等内容。对于BOT项目融资与运作中的经济法律问题和行政法律问题予以深入的分析,对于采用BOT投资方式应如何适用法律以及发生的法律争端应如何予以救济予以详细的论述。同时,结合中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对BOT投资方式在中国的运作和发展进行全新的介绍和梳理,并提出中国制定专门BOT法的具体设想。作者注重将法律基础理论和具体的BOT投资方式运作实践相结合,对BOT运作中所涉及到的主要和重要法律问题进行深刻、全面而且系统的论述。对我国的BOT立法和实务两个领域都具有指导作用。
《释义》是我国第一部规范保安服务活动的行政法规。该法规的颁布实施,为公安机关有效加强对保安服务活动的监督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也为保安从业单位和保安员开展保安服务、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提供了重要的法制保障,对于改革和加强保安管理工作,建立和规范保安服务市场新秩序,促进保安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夯实公安工作经济社会基础,完善社会安全保障体系,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