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通史》是德国经济学家、社会学家马克斯 韦伯的代表作,内容是在慕尼黑大学所作的一系列讲演的笔记汇编,阐述了他毕生关注的课题 资本主义的兴起。全书分别考察了前资本主义的农业、工矿业、商业及现代资本主义兴起的经济导因与文化根源,探讨典型的日耳曼定居制度的传布、演变及其内容,也将日耳曼农村组织与苏格兰敞地制度、俄罗斯米尔(村社)土地制度、中国的井田制、印度的村落等做了比较研究,揭示了国家和民族发展和崛起的原因,阐释对资本主义的全局性思考和宏观解析。被誉为 研究资本主义理论方面的经典读本 。
吴承明编著,刘兰兮整理的《经济史理论与实证》内容丰富广博,是作者多年学术生涯的成果体现,树立了经济理论与历史实际紧密结合的典范。特别是对市场理论和市场史,作者运用大量的史料和计量方法,从商路、市政和商品运销等方面研究商品流通的宏观模式,分析市场的周期变化,讨论其对社会结构和阶级分化的影响。同时,对于中国现代化这个课题,作者提出不仅要考虑物质发展的量,还要考察制度变革的质,两者具体化为社会变迁。
关于1927-1937年公债的研究,学界的共识是“公债以军政费为*宗”。本文的研究对象是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共举借的73笔内债和106笔外债中,以经济建设为目的的公债(包括内债和外债)。主要探讨经济建设公债的规模、结构,包括债权人结构、期限结构、利率结构、债务用途结构、债务担保结构、币种结构等,经济建设公债投入行业的分布、效益以及对经济的总体影响和影响经济建设公债效益的因素。
曾磊、孙闻博、徐畅、李兰芳编的《飞軨广路( 中国古代交通史论集)》收录一些青年学者有关中国 古代交通史的学术论文20余篇,均切近学术前沿,多 采用新出土资料,讨论学术难点问题,实验新方法, 提出新见解。所论可以推进中国古代交通史研究,也 有益于深化对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全面认识。
明清五百年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个从昌盛到苦难的时代,既有大明帝国的辉煌,也有清朝康雍乾三代的盛世,中华民族在闭关锁国的时代里完善着自己的发展。明清时期中国的经济是延续了一千多年的小农经济,中国的传统农业两千年来几乎以一个模式重复着,从史书记载和考古情况来看,中国社会的制度模式、思想意识、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几乎没有多大转变。 《明清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从历史发展的轨迹中寻找现代社会发展的线索,探究明清兴衰的原因,总结历代改革的经验教训,以期为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绵薄之力。
日本如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废墟中迅速实现了经济复兴?是什么力量推动日本经济走上了高速发展之路?曾经喧嚣一时的“泡沫经济”到底是如何产生,又终究归于破灭?将近30年的沉寂之后,日本的未来,路在何方? 在日本举国上下都沉浸在辉煌盛世的狂热气氛中时,野口悠纪雄率先对“房地产泡沫”提出了公开警告。如今,当日本逐渐被世界经济的大潮抛在身后,而“安倍经济学”却收效甚微之际,野口悠纪雄又通过本书,将多年思索和追问的答案公之于众。 野口悠纪雄在书中追忆,其人生的最初影像始于1945年东京大空袭中的恐怖经历,他这一代人亲历和参与了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整个过程。他们曾为高速发展的无限风光而豪情满怀,也曾因经济失速后的衰落萧条而五味杂陈。他们中有很多人因时代的变幻而饱受命运的捉弄,或者被无情地湮没在时代的
明清五百年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个从昌盛到苦难的时代,既有大明帝国的辉煌,也有清朝康雍乾三代的盛世,中华民族在闭关锁国的时代里完善着自己的发展。明清时期中国的经济是延续了一千多年的小农经济,中国的传统农业两千年来几乎以一个模式重复着,从史书记载和考古情况来看,中国社会的制度模式、思想意识、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几乎没有多大转变。 《明清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从历史发展的轨迹中寻找现代社会发展的线索,探究明清兴衰的原因,总结历代改革的经验教训,以期为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绵薄之力。
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制度性因素是否导致了不同社会财富的差距?贫穷社会是否可以依靠外在的力量获得经济发展?错误的观念为何在创造误解,加剧差距?而在这漫长的历史上,是什么导致了人和经济走到如今的困局? 马尔萨斯陷阱、工业革命、大分流——人类告别施舍,摆脱残酷发展循环,重新选择贫富命运的前行之路。经济史学家格里高利·克拉克运用各个文明的经济史料,以人和文化的角度向我们解释制度与资源在社会中的合理角色,揭示文化在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中国海关学会、厦门海关学会、厦门大学中国海关史研究中心于2003年9月在厦门联合召开了赫德与旧中国海关理论研讨会。海关系统和高等院校的专业、非专业作者踊跃与会,围绕对总税务司赫德的评价、中国近代海关制度和海关参与的非海关业务活动等问题展开讨论。最后中国海关学会赵光会长作了会议小结。会议对于澄清事实,明辨是非,形成共识,深化中国近代海关史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会议共收到论文38篇,经本书编审组评审,以具有较高思想性和学术水平为标准,选择了26篇论文结集出版。入选论文大多按原文刊用,编辑时仅对个别文字或标点作了校正。
《宋代地域经济》的编写宗旨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在对宋代社会进行全面考察的基础上,突出对政治制度、经济形态、文化结构、社会风俗、民族关系等方面的研究,着重总结其社会变革的动因、特点和后果,力图做到选题新颖、内容充实、立论稳妥、以期对宋代社会研究的深入和发展有所推动。
经济学的核心,是“决策”。在经济思想目前,经济学家们为了应对约束、风险和稀缺的困境,致力于设计出精妙的很优决策理论。然而,人类的选择并非全然合乎纯粹逻辑。因此,人类行为的理性选择,和非理性选择,始终激
吴承明编著,刘兰兮整理的《经济史理论与实证》内容丰富广博,是作者多年学术生涯的成果体现,树立了经济理论与历史实际紧密结合的典范。特别是对市场理论和市场史,作者运用大量的史料和计量方法,从商路、市政和商品运销等方面研究商品流通的宏观模式,分析市场的周期变化,讨论其对社会结构和阶级分化的影响。同时,对于中国现代化这个课题,作者提出不仅要考虑物质发展的量,还要考察制度变革的质,两者具体化为社会变迁。
《广东老电力人口述史》通过寻访广东各地的老电力人,全面搜罗曾活跃在电网建设、革新、管理岗位上优秀的电力人的故事,以口述历史的方式,质朴且生动地呈现给读者。 书中36位老人用详实的细节叙述厘清了每一段电网老故事的轮廓,本书创新性地以用小人物的角度反观大时代,不仅记录下广东各地电力企业在创业、探索时期的艰辛历程,还可以重现企业在稳步发展和成就辉煌时期,电网员工的整体精神风貌。
《萧条异代》是黄恽先生的又一部掌故小品集,书名得自杜甫的《咏怀古迹》一诗,作者借写掌故抒发对异代的人与物、萧条的古与今的感慨。书分“缥缃摩挲”与“闲览偶得”两辑,共五十余篇。上辑“缥缃摩挲”中写到了章太炎、张爱玲、苏青、胡适、巴金、吴宓、穆时英、刘海粟、胡兰成等人的隐秘故事,以民国文人为主。下辑“闲览偶得”则以明清人事为主,涉及洪承畴、黄宗羲、吴大澂、顾文彬、翁同龢、曾国荃、胡林翼、郑孝胥、林琴南等人隐秘旧事。作者熟稔清代、民国人物的遗闻轶事,视角独特,善于从无故事的地方或材料中看出线索来,通过对旧资料进行新发掘,发人所未发,所涉人事能给人“旧人新事”的感觉。本书既有趣味性,也有史料性。
这本《清代社会经济史》由山本进著,李继锋、李天逸译,论述了中国被迫纳入全球化之前清朝的社会与经济问题。全书分七章,章概述了明末至清末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历程;第二章至第四章,通过批判性检讨以往有影响的学说,提出分析研究清代历史的新视角,第五章,比较了中国清代与日本江户时期两国棉纺手工业的发展水平,第六、七章,以接近江南地区的安徽省和商业不发达的云南省为例,考察了19世纪清朝地方财政结构的变化。《清代社会经济史》作者认为,清代中国虽然没有形成严格意义上的工场手工业或资本原始积累,但事实上已经存在商业性农业或地区间分工,已经存在以农业和手工业为基础的内在发展,其财政对商业的依存度亦有所提高。虽然这种发展没有终导致资本主义,但也足以说明:清代中国不是一个停滞不前的社会。
本书基本按照历史顺序,分七部分对中国古代农村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思想进行分析和考察。章对土地国家所有思想这一贯穿中国古代社会土地制度思想的主线进行了介绍,提出在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契约关系中,国家始终处于主导地位,这是传统中国社会农村土地所有权和 使用权关系的总体特征。这一章的主要任务是提供全书总的分析背景。 第二章主要考察了西周时期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分封制度下的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的思想,以及井田制度下的土地使用权共有的思想。 第三章主要着眼于春秋战国时期产生的土地所有权私有的观念对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及其关系产生的影响,结论是尽管在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关系中所有权发挥着控制的作用,但自此中国形成了二元的即土地所有权国有和私有并存的所有权观念。 第四章重点
《抗战时期的中国盐业》所选编的专论,全方位地直接反映了抗战时期中国盐业问题的全貌。所编文章大多是改革开放以来、依据新史料发掘而产生的研究成果。有些著者是高校或科研机关的资深学者,有的是新锐的青年学子专家,这支庞大的著者队伍,开拓了多元研究视角,丰富了文集的思想内涵与研究价值。所涉及题材,包括地处西南大后方国民政府的各项施策及其效果,还有地处西北、华北各地中共武装力量所控制的抗战根据地的盐业发展情况,以及战争发动者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决策与作战活动等等,都有相当程度的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