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拉美经济史》分为上下两卷,本译稿为下卷。作为享誉全球的剑桥史系列著述的一部分,本书沿袭了经典的编写惯例,由本领域的权威学者每位负责一个章节,共同构成一部汇集了近二十年来全球各国拉丁美洲经济研究领域涌现出的一批具有原创性,且有创新突破的专题研究论文的专业著述,旨在用当下前沿水准的知识分析拉美经济发展。本书论述的历史时间跨度绵长,始于西班牙征服时期,止于21世纪初期,大体以1850年(即现代经济的指数增长开始在拉丁美洲出现的时期,而非常规的以19世纪20年代,即拉美各殖民地相继独立这一历史转折期作为经济阶段的划分)分割两卷书稿。著作从不同视角、学科和方法论出发,不仅对拉丁美洲各项政策与制度进行定性历史分析,还涉及计量经济史、新制度经济学和环境科学等相关知识。下卷副题为 漫长的20世纪 ,从
本书系统回顾了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思想,对党在各个阶段的经济思想及其发展演进进行了深入研究。根据中国革命、建设及改革开放的时代特征,将党的百年经济思想史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经济思想、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党的经济思想、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曲折发展中党的经济思想、改革开放时期党的经济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经济思想五编,重点突出对各个时期党和国领导人经济思想的研究。对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思想史的阐述与总结,一方面以大量详实的史实资料为基础,充分体现 史 的底色;另一方面突出对经济思想的提炼与分析,充分体现 论 的特征。全书资料详实、史论结合、阐释深刻,是一部研究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思想史的力作。
本项目的研究对象为1937-1949年的中国经济史。本项目成果以新的观点和方法并在新的起点上对1937-1949年的中国经济作出精准描述和深入研究。本项目传承以“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与不发展”为研究主线的思路,紧扣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经济侵略与扩张(在本期主要是日本帝国主义的全面侵华战争和战后美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中国封建经济制度的延续(在本期主要是封建性的土地与农业制度的延续)、中国资本主义在各行业各领域的发展变化(在本期主要表现为工农商交金融及财政等经济行业部门遭到破坏而出现停滞及不平衡发展)等中国近代经济史的几大主题,探索其在1937-1949年的发展和重大变局。本项目按照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和政治、经济形势,终成果分为三大部分:日伪占领下的战争经济和殖民掠夺经济;抗日后方和国民党统治区的半殖民地半封
傅筑夫教授是我国负盛名的经济史学家之一,系中国经济史学科的重要奠基人与推动者,其论著深刻影响了四代学人,且今后还会深远影响国内外学术界尤其经济史学界。 傅筑夫文集 (辑)共五册,具体包括:《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西周、春秋战国卷);《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秦汉三国卷);《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两晋南北朝卷);《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隋唐五代卷);《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两宋卷)。《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是傅筑夫中国经济史研究的代表作,从西周起,历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直到两宋,论述了两千多年中国经济发展、经济制度演进、经济结构变迁的历程,以及就中国经济史的分期、一些重大问题的性质和原因等提出了独具色、自成体系的一系列见解。其核心观点包括:(1)中国奴隶制度的
这是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 中国城乡市场长期发展研究 (编号:05AJL004)的*终研究成果。 全书采用宽阔视域、长期角度和崭新方法,对中国城乡市场在过去2500年中的发展变化进行全面的研究,较为系统、完整、立体地展现中国市场自先秦至民国时期的活动及其规律,探讨中国市场长期变动规律及其与社会、文化、经济等主要因素的相互关联,勾画出中国历史上城乡市场长期发展的真实面貌。 全书共三卷,上卷论述先秦至宋元时期的市场史,中卷论述明至清中期的市场史,下卷论述晚清至民国时期的市场史。
十二五 国家重点图书。本书是在 十一五 国家重点图书《中国经济发展史(1949 2005)》和 十二五 国家重点图书《中国经济发展史(1949 2010)》的基础上向前延伸而成的多卷(册)本经济史学著作。全书全面研究和介绍了1840 1949年间中国经济发展的相关情况,并且延续本项目分行业进行研究和介绍的特色,共分为综述、近代农业、近代制造业、近代采掘业、近代轻工业、近代运输业、近代邮电业、近代商业、近代外贸业、近代金融业等十编
本书上篇:中国经济第四极,阐述了 物权数字化 理论,建构了 物权实物数字化,物权确权数字化,物权交易数字化,物权用益数字化 生态系统;中篇:数证经济共识未来,阐述了 数证经济 理论,建构了 权益资产数证化、权益价值数证化、权益流通数证化、价值创造数证化 生态系统;下篇:碳金经济未来可期,阐述了 碳金经济 理论,建构了 林业碳权投资物权化、林业碳权前置数字化、林业碳汇期权数证化、林业蓄储行动全民化 生态系统,三个生态系统建构了全新的商业模型: 产品利润购买碳权、产品销售赠送碳权;产品消费获得碳权、碳权增值普惠消费 。本书论述鞭辟入里,旁征博引,纵横东西,意在提升大众的认知维度。
这部九卷本《中国经济通史》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它原属全国哲学社会科学 * 规划中的重点项目,课题名称 中国古代经济史断代研究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经济研究所和首都师范大学、河北大学、郑州大学、山东大学的一批著名史学家担任各卷主编,组织各单位的学者参加,殚精竭虑,惨淡经营了十多个寒暑。部分分卷曾先行问世,饮誉海内外。现在九卷已全部完成,应经济日报出版社之请,一次付梓,除保留各分卷的名称之外,全书统一称《中国经济通史》。这实在是中国史学界值得庆贺的一件大事。我受嘱写这篇总序,荣幸之余,首先是向各卷主编和作者祝贺,再就几个有关问题略抒管见。 本书分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夏金、元、明、清九个分卷。自有文字的商代算起,亦跨越三十几个世纪。通古今之变,它是一部中国
《清實錄經濟史資料》是北京大學經濟學院组織编輯的一部大型經濟史資料彙編。本次出版的是輯,分為《農業編》、《商業手工業編》、《國家財政編》三個系列,收入《清實錄》中有關順治至嘉慶朝經濟的全部資料。其中《農業编》一九八九年曾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此次重印進行了一定程度的修訂。 《清實錄》是重要的清史文獻,連同《宣統政紀》在内,全書共四千四百三十三卷(不包括卷首四十二卷),卷帙浩繁,内容翔實,全面記錄了有清一代政治、經濟、社會、文化、軍事、外交等各方面的活動。所收史料,大多來自官方檔案,舉凡一國大政,靡不備錄,為研究清代歷史所必備。它是一部编年體史書,按年代、事件,逐日分條記載,在有關軍事、外交、用人行政等内容具體、時間地點明確的事件的記載方面較為清楚,檢索比較容易。而社會經濟方
暂时没有内容
上海市档案馆有关上海市银行业同业公会和钱业同业公会的藏档数量大、种类多,本书选编时以较能体现公会运作基本情况的会议记录为主,兼及部分公函。本书选编的档案史料,主要反映八一三抗战和孤岛时期上海市银行业同业公会和上海市钱业同业公会的基本情况。对于金融机构从业人员、高校金融专业师生,以及金融史爱好者都有一定的帮助。
2017年2月11日,商务印书馆迎来120岁的生日。120年前,商务印书馆前贤怀揣文化救国的理想,抱持 昌明教育,开启民智 的使命,立足本土,放眼寰宇,以出版为津梁,沟通中西,为中国、为世界提供最富智慧的思想文化成果。无论世事白云苍狗,潮流左右激荡,甚至战火硝烟弥漫,始终践行学术报国之志,无改初心。